甘肃省张掖市、陇南市2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张掖市、陇南市2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2 06:38:51

文档简介

张掖市、陇南市2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光闪烁的是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是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是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除金星外,还可能形成“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是(  )
A.火星 B.木星 C.水星 D.天王星
4.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
A.现代大气成分
B.月球的大气成分
C.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
D.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成分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回答5~6题。
5.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6.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 m的高度。据此完成7~8题。
7.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B.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防治牲畜啃食 D.防止冬春火灾
8.树木涂白后(  )
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据此完成第9~10题。
9.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岩浆喷发
C.生物的出现 D.海水蒸发
10.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
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
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
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
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12.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 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 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 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 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 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下图,回答下面14-15题。
14.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15.A处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
如图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
1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延河大桥
B.延安宝塔
C.延安宾馆
D.延河游船
19.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第20题。
20. 关于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表示海上内循环 B. 其动力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C. 对塑造全球地表形态不起作用D. 图中④表示地表径流,②表示下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填空题(40分)。
21.(10分)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所示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且正值________季。
(2)右图中水温分布符合左图中的________点。
(3)右图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
22.(14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C+D+E是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我国最干(年降水量<50毫米)、最热(极端高温>45 ℃)的地方,却创造了最绿(植被与作物)、最甜(吐鲁番的葡萄和哈密的瓜)的奇迹。
材料二 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 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方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最大水量出现在________季,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蓄水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5)坎儿井发挥的重要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掖市、陇南市2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答案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60分)。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光闪烁的是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是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是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2.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3.除金星外,还可能形成“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是(  )
A.火星 B.木星 C.水星 D.天王星
【答案】C
4.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
A.现代大气成分
B.月球的大气成分
C.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
D.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成分
【答案】4.D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回答5~6题。
5.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答案】B
6.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答案】C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 m的高度。据此完成7~8题。
7.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B.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防治牲畜啃食 D.防止冬春火灾
【答案】 B
8.树木涂白后(  )
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答案】 C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据此完成第9~10题。
9.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岩浆喷发
C.生物的出现 D.海水蒸发
【答案】B
10.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
【答案】C
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
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
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
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答案】D
12.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 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 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13.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 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 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 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读下图,回答下面14-15题。
14.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答案】C
15.A处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
【答案】 A
如图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
【答案】C 
1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延河大桥
B.延安宝塔
C.延安宾馆
D.延河游船
【答案】B
19.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C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第20题。
20. 关于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表示海上内循环 B. 其动力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C. 对塑造全球地表形态不起作用D. 图中④表示地表径流,②表示下渗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填空题(40分)。
21.(10分)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所示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且正值________季。
(2)右图中水温分布符合左图中的________点。
(3)右图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
【答案】 (1)北 冬 (2)A (3)递减 保持低温
22.(14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C+D+E是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幔
(2)莫霍界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2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我国最干(年降水量<50毫米)、最热(极端高温>45 ℃)的地方,却创造了最绿(植被与作物)、最甜(吐鲁番的葡萄和哈密的瓜)的奇迹。
材料二 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 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方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最大水量出现在________季,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蓄水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5)坎儿井发挥的重要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陆上内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2)高山冰雪融水 夏 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最大水量出现在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的夏季
(3)减少水的蒸发 调蓄灌溉水量
(4)由于新疆地区晴天多,光照强烈,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因此,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5)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防止土壤盐渍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