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5单元知识总结
目 录
01 基础字词
02 佳句分析
03 课文回顾
04 考试热点
CONTENTS
05 拓展提升
01 基础字词
基础字词——字
(1)难读的字
缩(suō) 甩(shuǎi) 蹦(bènɡ)
(2)难写的字
秧:左窄右宽,右部“央”的一横两边都要出头。
割:左宽右窄,左部“害”的中间部分是一个“丰”。
疯:部首是“疒”,里面是个“风”。
嘻:左窄右宽,右部是“十+豆+口=喜”。
基础字词——字
(3)多音字
蔓 缝
斗 嚷
西西老师聊语文:
多音字原理?
(1)必须掌握的词
基础字词——词语
后脑勺 本来 活生生 苞蕾 苔藓
丰满 甘蔗 瀑布 软绵绵 谚语
农作物 尽量 雨衣 袖筒 斗篷
情况 袖子 瓦蓝 遮盖 讲座
油锅 酱油 闹钟 逗引 嘴唇 预报
(2)近义词
基础字词——词语
生长~成长 本来~原来 苞蕾~花蕾
丰满~饱满 尽量~尽力 迅速~快速
飞快~飞速 菜畦~菜地 增加~增长
预报~预告 遮盖~遮掩 逗引~勾引
不声不响~一声不响
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小心翼翼~小心谨慎
西西老师聊语文:
找近义词的方法?
(3)反义词
基础字词——词语
丰满→枯瘦 迅速→迟缓 增加→减少
飞快→缓慢 遮盖→裸露 安静→热闹
不声不响→大吵大闹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小心翼翼→粗心大意
(4)词语归类
基础字词——词语
①ABB式词语:活生生、软绵绵、凉冰冰、明晃晃、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盈盈
②AABB式词语:窸窸窣窣、安安静静、满满当当、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
③描写夜色的词语:满天星斗、月光如水、月明星稀、月白风清
④描写说话有气势的词语:理直气壮、慷慨陈词、义正词严、严词厉色
⑤描写声音的词语:窸窸窣窣、滴答滴答、叽里呱啦、淅淅沥沥、嘻嘻哈哈
⑥量词:一块白石头、一件新雨衣、一层玻璃
⑦动词:敲着鼓点、跑到窗前、挺着脖子、甩着袖子
⑧修饰词:用力地长、扁扁的纸盒子、厚墩墩的云彩
02 佳句分析
比喻句
(1)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路面比作玻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马路的洁净。
(2)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滴比作珍珠玛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景色的美丽。
西西老师聊语文:
比喻句的作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拟人句
(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杨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见起风时的高兴心情。
(2)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雨点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心中的盼望实现后的喜悦心情。
西西老师聊语文:
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夸张句
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感受到下雨时狂喜的心情。
精彩句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夏天万物生长的景象。
(2)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表达了“我”对雨衣的极度喜爱之情。
哲理句
(1)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这句话引用俗语,来说明夏天与世间万物生长的关系的密切。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句话引用农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夏天与生物生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句话写明白的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尽量地长身体、长知识,努力地锻炼和学习。
句子考题点睛
比喻的修辞手法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03 课文回顾
单元导读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梁】萧统
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习作要求)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阅读要求)
16.《夏天里的成长》
课文内容回顾
17.《盼》
习作例文1:《爸爸的计划》
习作例文2:《小站》
16.《夏天里的成长》课文重点
1.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迅速生长的自然现象,告诉我们要把握时机、珍惜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
2.写作技巧点拨——选取典型事例,突出文章中心
17.《盼》课文重点
1.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一个孩子从收到雨衣盼着下雨,从前一天傍晚开始一直盼着下雨,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穿着雨衣去上学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
2.习作技巧点拨——通过合理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1.《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围绕着 这句话,写了 、 、 、 、 以及 的生长与成长,表现了夏天万物生长的季节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 ,告诉我们也 。
2.《盼》这篇课文紧扣“ ”字,具体写了“我”放学后好不容易等到了雨,兴冲冲地跑回家,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买的雨衣,却未能如愿……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让我们对“我”“盼”的心情感同身受。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04 考试热点
热点1:
1.《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引用的谚语较多,考试时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选择的形式考查。
热点2:
2.《盼》一课,心理活动描写很精彩,考试时常以句子仿写的形式考查。
热点3:
考试热点
《习作例文》二则和第五单元习作,考试时常围绕中心选择不同方面或事例的形式考查习作水平。
拓展练习
练习:假如让你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A.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B.他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
C.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D.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E.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F.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G.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H.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I.下雨天,他能因为一个问题跑到老师家。
J.他从不迟到早退。
K.他看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L.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拓展练习
练习:假如让你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A.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B.他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
C.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D.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E.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F.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G.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H.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I.下雨天,他能因为一个问题跑到老师家。
J.他从不迟到早退。
K.他看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L.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技巧一:
选有用的,不选没用的。
技巧二:
技巧三:
围绕中心选材·选材技巧
选典型的,不选一般的。
选新颖的,不选旧俗的。
技巧四:
写具体的,不写空泛的。
技巧一:
牵线法
技巧二:
围绕中心选材·点题技巧
点睛法
05 课外拓展
推荐阅读
推荐篇目:曹敬庄的《索溪峪的“野”》
推荐理由: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阅读方法:这篇文章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其谋篇布局时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
曹敬庄的《索溪峪的“野”》
一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一切意念便都净化了,单单地剩下了一个字野。
山是野的。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 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而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工的美,是“野”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石而惊心。什麽“一线天”,什麽“百丈峡”,闻名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刃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美;无所顾忌,不拘一格;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好似“窈窈涉女 "。
水是野的。索溪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一会儿缠着大山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去了。它特别受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 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请树木大叔帮忙,五根大树往索溪 身上一搭,反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帮忙,几快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
曹敬庄的《索溪峪的“野”》
中过去了。山路有更巧妙的办法,在弟弟的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它身子底下一个猛子扎过去。 这样的“路”,还可以过汽车。我们到黄龙洞去,六过索溪水,解放牌卡车就是从这水下的卵石路上开过去的。 汽车吼叫着,车身摇晃着,水花四溅着,卵石挤碰着,我们的心也怦怦直跳....平生没走过这麽“野”的路!
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那些大大小小的野猴子,大约是因为和我们人类同祖先的缘故,对我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来到野生植物园,一大群猴子在树枝间飞腾跳跃,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但当我们一行中的一们年轻女同志从树下面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作剧地撒起尿来,吓得这位同胞惊叫一声,慌忙逃了过去,而那只调皮的家伙,却快活地叫着,跳到了另一株树上去了。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子;上了年岁的老大姐居然摘下一朵艳丽的山花,插在斑白的头发上;年过花甲的老叟,在石块间蹦来跳去,重温着儿时的旧梦;遇上突然横在面前的山溪,一队人全部手提皮鞋、丝袜,踩着乱石,一步一咬牙,从平膝的水中趟过去......满溪的亲亲热热,满山的嘻嘻哈哈。人们,全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
回顾总结
技巧一:
选有用的,不选没用的。
技巧二:
技巧三:
围绕中心选材·选材技巧
选典型的,不选一般的。
选新颖的,不选旧俗的。
技巧四:
写具体的,不写空泛的。
技巧一:
牵线法
技巧二:
围绕中心选材·点题技巧
点睛法
谢 谢 观 看
西西今日分享: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