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京改版(2013)--燃烧的学问(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京改版(2013)--燃烧的学问(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12 09:5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京改版(2013)--燃烧的学问
一、单选题
1.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
2.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
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
3.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5.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
7.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A. B.
C. D.
8.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10.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1.下列有关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情景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A 酒精洒在桌上起火 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氧气
B 炒菜时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C 楼房着火 用水浇灭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森林着火 开辟隔离带 隔离可燃物
A.A B.B C.C D.D
12.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3.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14.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15.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隔氧又降温 D.产生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6.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
(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8.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厨房中都备有食醋,食醋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近年,河南许多农村也使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9.燃烧、能源、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是______、石油和天然气,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CH4)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份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该过程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抱薪救火 B.杯水车薪 C.卧薪尝胆 D.釜底抽薪
(4)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砺房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①上述反应过程中,可将煤饼加工成煤粉后再燃烧,有利于煤充分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砺房成灰”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5)氢气作为最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作为高能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领域。除氢能源外,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有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由该实验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图2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A中白磷不燃烧,B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3)图3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2.分别将盛有白磷、红磷的试管放入盛有80℃热水的,大烧杯中(如图),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实验过程中发现,试管1中红磷不燃烧,试管2中白磷燃烧,由此可验证的可燃物燃烧条件是_____。
(2)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需继续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
四、计算题
23.目前市场上畅销以木糖醇为原料的“口香糖”,对修复蛀牙有所帮助。木糖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89%,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2.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请回答:
(1)该有机物还含有的一种元素是______。
(2)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结果保留整数)
24.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下图。
(1)帕拉米韦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帕拉米韦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精确到0.1%)。
(4)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______支。
25.一家火锅店用某种材质的纸折成火锅,加上水,放在点燃的天然气炉上涮菜,如图所示。天然气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纸锅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该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若纸锅中水的质量为1kg,水温从20℃升高到100℃,则水需要吸收______J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B
6.D
7.C
8.B
9.C
10.B
11.C
12.D
13.A
14.C
15.C
16. 用锅盖盖灭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17. 天然气 CH4+2O2CO2+2H2O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O2+4H22H2O+CH4
18. CH3COOH
19.(1) 煤
(2)物理
(3)C
(4)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分解反应
(5)太阳能(或风能、地热能、核能、生物能潮沙能等)
20.(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21.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等合理表述
22.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另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80℃热水,再加入一小块白磷,进行对照实验
23.(1)碳 C碳元素
(2)解:设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则,x≈152
24. 4 7:1 有机物 19.5% 6
25. 不可再生 保持不变 33600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