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什么地址(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2.下面原始人类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3.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大米饭( )
A.北京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4. 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 和 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A.盘古、黄帝 B. 炎帝、黄帝 C. 黄帝、大禹 D.炎帝、大禹
5.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众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
A.尧 B.舜 C.启 D.禹
6.“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该制度是指( )
A. 王位世袭制 B. 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齐”、“鲁”源于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
A.吴王夫差 B.楚庄王 C.齐桓公 D.越王勾践
9.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而来的国家是: ( )
①燕国 ②赵国 ③楚国 ④魏国 ⑤韩国
A、①② B、②④⑤ C、③④ D、③④⑤
10.从地理位置上看,“战国七雄”中位于最东面和最南面的分别是( )
A.秦和燕 B.齐和燕 C.秦和楚 D.齐和楚
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12.下列成语与相关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退避三舍——齐桓公 B.远交近攻——楚庄王
C.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D.完璧归赵——纵横家张仪
13.从春秋时期成百上千的奴隶在一起耕作到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青铜器代替石器
C.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 D.奴隶获得自由
14.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管仲改革之时 B. 商鞅变法之后 C. 周平王东迁之际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15.有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记录下来,你认为这位天文学家所处的时代应该是( )
A.春秋 B.战国 C.商朝 D.秦朝
16.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教育办学中出现了大量的私人办学现象,开私学创办先河的是( )
A.韩非子 B.孙子 C.老子 D.孔子
17.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 )
A.《离骚》 B.《论语》 C.《孙子兵法》 D.《道德经》
18.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人物是( )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19.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适合担当《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
20.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 笛子 B.编钟 C.古筝 D. 琵琶
21.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此诗赞扬的是秦始皇( )
A.统一六国 B.进行变法 C.加强中央集权 D.焚书坑儒
2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的领导者是( )
A张仪 B陈胜、吴广 C刘邦 D项羽
23. 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咸阳 B.陇西一辽东 C.临洮一辽东 D.临洮一函谷关
24.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广东沿海收购农产品,他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 )
A B C D
25.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情的发生?( )
①焚书坑儒 ②车同轨,书同文 ③陈胜吴广起义 ④废分封,立郡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表题(每空2分,共10分)
26.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原始农耕文化。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原始人类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生产生活状况 不同点 主要农作物
房屋样式
相同点 主要生产工具:都普遍使用( ) 石器
三、辨别改错题(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每题2分,共10分)
27、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改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8、相传黄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因此号称神农氏。
改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夏朝。
改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0、春秋五霸中曾“问鼎中原”的国家是晋国。
改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1、西周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制工具、牛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改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夏商周断代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即已经把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个朝代每朝的年代断定清楚。
请回答:
①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是?(3分)
②请分别写出三个朝代的建立者。(6分)
③请分别写出三个朝代的亡国之君。(6分)
④你能把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2分)
33.和谐是人类社会的追求。按要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传说,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___________”。 (1分)
(2)下列图片体现了和谐的君臣关系。
图一:齐桓公与管仲 图二:秦孝公与商鞅
请回答:
两幅图片中的政治家在君臣同心之下,都进行了社会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
(3)战国时期,在水利工程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是什么?(2分)
(4)思想包容是人类超越物质文明,追求精神文明的和谐跨越。指出战国时期形成了怎样的思想活跃局面?(2分)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D B D A C C B D B C A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C D B A B C A B
二、填表题(每空2分,共10分)
原始人类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生产生活状况 不同点 主要农作物 种植粟 种植水稻
房屋样式 半地穴式 干栏式
相同点 主要生产工具:都普遍使用( 磨制 ) 石器
三、辨别改错题(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每题2分,共10分)
27.改正:将 二十世纪 改为 二十一世纪
28.改正:将 黄帝 改为 炎帝
29.改正:将 夏朝 改为 商朝
30.改正:将 晋国 改为 楚国
31. 改正: 将西周时期 改为 春秋战国时期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32. (1)夏、商、西周 (3分)
(2)禹、汤、周武王 (6分)
(3)桀;纣、周幽王(6分)
(4)统治者昏庸残暴。(言之有理即可)(2分)
33.(1)禅让制(1分)
(2)都使国家富强起来(2分)
主要措施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②、奖励生产; ③奖励军功;④推行县制;⑤承认土地私有;⑥统一度量衡。(6分)
(3)都江堰(2分)
(4)百家争鸣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