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3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2 15: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单元小结
社会性质: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阶级:资产阶级
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经济
(初期:资本主义萌芽)
(初期:早期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资本
技术
原料
市场
劳动力
西欧国家在
发展过程中
急需的要素
有哪些?
知识拓展
时间轴
世界古代史(上古时期→中古时期)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有钱
有权?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7-18世纪,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反对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为目的。
(法国大革命)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谁才是英国真正的统治者呢?
导入新课
2022年10月24日,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党首竞选结果出炉。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作为唯一一名候选人,自动当选英国保守党新党首,他将接替上任仅45天即辞职的伊丽莎白·特拉斯,出任英国首相。
现任英国国王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蒙巴顿-温莎(1948年11月14日-?),即查尔斯三世,也译为查理三世。2022年9月8日,查尔斯继承了王位成为新任英国国王。
风可以进,雨可以进,国王不能进。 ——英国政治谚语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英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他面前,他也不得不签字。”
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首相成为政府首脑,负责行政事务。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制度。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与封建君主制的区别是后者实行专制独裁,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掌握实际权力。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激斗后的妥协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学习目标:1.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2.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3.初步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西欧古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詹姆士一世本为苏格兰国王,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无嗣,作为女王的表外孙,詹姆士一世成为了苏格兰和英格兰共主,但两个王国并没有统一,它们相互独立,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等存在很大差异。詹姆士一世倒行逆施,推崇“君权神授”理论,不得人心。他被嘲讽为“基督教世界最聪明的大傻瓜”。
“国王创造法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
“君权神授”、王权专断、强行征税
1、斯图亚特王朝(17世纪)
结果: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好战的约翰王,也是一位屡战屡败的国王
约翰王为了他的战事,大肆征税和延长贵族的兵役时间,破坏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最终引发了贵族的反抗。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共有63个条款。
史料1:除封建义务所规定的贡款赋税外,王国内不可征收任何兵役免除税或捐助,除非得到本王国一致的同意。
若不经同等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自由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
由二十五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 ——《大宪章》
2、法律传统(13世纪)
“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法律传统(13世纪)
《大宪章》的颁布
1.时间:1215年
2.目的: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
3.内容: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议会的上院: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议会的下院:主要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自从有议会开始,想要加强王权的英国国王与限制王权的议会之间就一直存在矛盾。
3、政治传统(13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有何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场、牧场的贵族
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的壮大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
“黄金时代”
4、阶级壮大(15世纪)
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革命的发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道路曲折
“国王创造法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
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君权神授
推崇“君权神授”宣扬“王在法上”
擅自强征新税
詹姆士一世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掌握征税权
《大宪章》
(1215年)
议会制度
(13世纪末)
结果: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V
S
随意解散议会
查理一世
限制王权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1、革命的导火线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
(1)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
(2)不经法院判决不得随意逮捕人;
(3)和平时期不得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
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会 的意图。
限制王权
1、革命的导火线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导火线: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1、革命的导火线
新航路开辟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要求
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新兴资产阶级
新贵族
贸易中心
转移
斯图亚特王朝
竭力维持
封建专制统治
阻碍
矛盾
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革命的根本原因
查理一世(1600-1649) Charles Ⅰ
1640年4月,为筹措军费,查理一世被迫召开中断了11年之久的议会,会议期间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行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
筹集军费
限制王权
革命爆发
英国议会
1640年, 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3、革命的开始
马斯顿荒原战役
纳西比战役
内战(1640年——1649年)
4、革命的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后,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掌握了共和国的权力,议会有名无实。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
5、共和时代(1649——1660):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
人物扫描
克伦威尔(1599-1658)在内战中成为议会军的统帅,为打败王军立下赫赫战功,有很高的声望,内战结束后自然掌握了共和国的最高权力,但他同样凌驾于议会之上。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权利法案》
——既是革命的成果亦是妥协的产物
1658年9月,克伦威尔逝世,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国内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惶恐不安。
1660年5月,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被迎回英国做了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查理二世复位前曾许诺:赦免一切革命的参加者,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保证议会权力。但他即位后背信弃义,开展血腥报复,迫害拥护共和的革命者,连克伦威尔的尸体也被挖出来施以绞刑。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后,更是倒行逆施,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统治,更加激起人民的反抗。
6、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因为没有流血冲突,这场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
7、1688年“光荣革命”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和他的妻子玛丽
妥协一小步,进步一大步!
如何正确认识“光荣革命”?
(1)表面上是向封建贵族的一次妥协,但这种妥协是有必要的、有分寸的。
(2)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3)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4)避免了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7、1688年“光荣革命”
革命爆发 1640年
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1660年
时间
过程
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
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线图
光荣革命
1649年
革命爆发
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1640
1649
1688
48年
曲折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点(1640--1688)
不彻底性、妥协性
1660
反复性
长期性
  从过程中,我们看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妥协性。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目的:(2)内容:
(3)意义:
限制国王的权力
8、革命的成果——1689年《权利法案》
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议会定期召开、
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权利法案》内容: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
议会主权
国王权力受限制
限制立法权
限制司法权
限制财政权
限制王位继承权
(1)目的:
(2)内容:
(3)意义:
限制国王的权力
议会主权
国王权力受限制
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8、革命的成果——1689年《权利法案》
君权
神授
君权
?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材料二: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对世界: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
9、革命的影响
人 治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权力中心有何变化?
法治
专 制
民主
国王
议会
《权利法案》颁布后政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课堂小结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革命导火线
2.革命开始:1640年
革命
过程:
1689年《权利法案》
3.革命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4.共和国时代: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护国主”)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6.光荣革命:1688年
7.革命特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意义):英国+世界
目的
内容
实质
意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