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期末仿真卷
一、选择题(共24分)
1.我们拍篮球时,篮球能够弹得很高,这时因为( )。
A.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B.篮球里的空气会流动
C.篮球里的空气很轻
2.小明新买了个皮球,没充气前称质量是100g,充足气后还是100g,只是天平有点倾斜了,这说明( )。
A.空气没有质量 B.空气的质量很小 C.无法判断
3.比较相同体积的空气、水和石头,( )。
A.石头最重 B.水最重 C.一样重
4.小红要制作一个雨量器,可以选择的容器是( )。
A. B. C.
5.酒精灯使用完毕后,应( )火焰。
A.用嘴吹灭 B.用水扑灭 C.用灯帽盖灭
6.下列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数据收集 ②发布天气预报 ③生成数值天气预报 ④气象员做出预报 ⑤天气会商
A.①③④⑤② B.①⑤③④② C.⑤③①④②
7.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把下面哪组物体放在天平上与空气的质量进行比较?( )
A.绿豆和打气筒 B.绿豆和钢珠 C.回形针和绿豆
8.给水加热实验中,下列温度计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温度计可有可无 B.温度计始终插入水中 C.温度计要靠近酒精灯
9.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在叶光富的帮助下,把一个带柄圆环伸入水袋中,再小心翼翼地拉出来一个水膜。由于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水膜不会下垂。你觉得空间站的水和地球上的水不一样的是空间站的水( )。
A.无色无味 B.不会随意流动 C.看得见、摸得着
10.小明将烧杯的水里含有沙子分离出来,正确的做法是( )。
A.过滤 B.加水 C.加热
1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
A. B. C.
12.小鸿在操场上观察到旗子如图所示,此时的风速等级为(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二、填空题(共9分)
13.水有三种状态,冰是水的_________状态,_________是水的气体状态。
14.下雨过后,路面上的积水不久就会消失,这是因为水变成了_______。
15.空气受热后会_______,变冷后又_______。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_______。
16.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 )和风速来描述。
17.压杯入水实验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杯子里的水和纸之间被_________隔开。
18.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其中天气数值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这一阶段称为_________。
三、判断题(共12分)
19.在“蒸发食盐水”实验中,要等水完全蒸发后再熄灭酒精灯。( )
20.不断加热盐水,盐和水会一起蒸发。( )
21.湿衣服上的水会变成肉眼看不到的气体散发到空气中。( )
22.水烧开后,我们会看到大量白汽,这些白汽是水蒸气。( )
23.“孔明灯”的发明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善于观察生活现象并进行创造。( )
24.生活中大部分物体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它们的本质改变了。( )
25.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天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
26.气象学家通常把风力记为0~12级,一共13个等级。( )
27.天空中出现大团、堆积的云一定会下雨。( )
28.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弱。( )
29.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30.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自己制作的“热气球”过了一会儿会掉下来,最可能的原因是热空气下降逃走了。( )
四、连线题(共9分)
31.将下面测量工具与对应的作用连一连。
风向标 指示方向
气温计 测量风速
雨量器 测量气温
指南针 测量雨量
风速仪 测量风向
32.为下面混合物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铁屑和沙子 加水溶解后再过滤蒸发来分离
食盐和沙子 用筛子筛来分离
黄豆和沙子 放进水中用沉浮法分离
木屑和沙子 用磁铁吸引来分离
五、简答题(共15分)
33.星期六,小红和妈妈一起去冰雪大世界观看冰雕,形态各异的冰雕让小红叹为观止。参观结束后,妈妈问小美:“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成冰?水在结成冰后有哪些变化?它们还是同一种物质吗?”你知道该怎么回答吗?
34.空气具有哪些特征?
35.天气是冷还是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呢?使用这个工具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六、实验题(共11分)
小科同学不小心把食盐、沙子混在一起了,他想到了课堂上几项实验,如下图所示。
图1 图2 图3
36.图1是做( )的实验装置。
A.蒸发 B.过滤 C.溶解
37.为了将食盐和沙子分离,小科同学将混合物放进水里充分搅拌,使得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应( )。
A.先将混合物过滤再蒸发 B.先蒸发再过滤混合物
C.几个实验同时进行
38.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后,发现蒸发皿上留下了物质,此物质是( )。
A.食盐结晶 B.沙子 C.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
39.图3装置中的仪器有:( )、( ) 、( )、( )、( );这套装置是用来( )的。
A.加热 B.过滤 C.溶解
40.小科的爸爸拿来了一瓶海水,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真的溶解了盐,应该用( )。
A.图1的方法 B.图2的方法 C.图3的方法
41.小科同学还比较了水、水蒸气、冰,发现它们( )。
A.是同一种物质 B.不是同种物质
七、综合题(共20分)
探究天气
小明持续记录了自己所在小区一个星期的气温和降水量,如下图,请回答下面问题:
日期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中午的气温(℃) 12 13 13 14 13 1 2
降水量42. 0 3 4 0 5 0 0
43.小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在小区的( )。A.走廊上 B.房间里 C.室外树荫下
44.从表格中的气温可知,( )该地区发生了一次明显的降温现象。
A.12月29日 B.12月30日 C.12月31日
45.表格中,小明漏写了降水量的单位,应该是( )。
A.毫米 B.毫升 C.毫克
46.小明记录的一个星期天气中,下雨的天数有( )。
A.3天 B.4天 C.7天
47.除测气温和降水量,小明还测量了风向,12月30日他观察到小风旗往南飘去,则当天刮的是( )。
A.南风 B.西北风 C.北风
48.12月31日那天中午,小明发现小风旗一动也不动,因此判断此时是( )。
A.0级风 B.1级风 C.2级风
49.观察12月26、27两天的天气,发现这两天( )。
A.天气情况完全相同 B.都下雪了 C.测量的气温一样
空气的研究
下图是一个小天平,在左端放一个气不足的排球,右边放上红豆,使小天平保持平衡。请回答以下问题:
50.给排球充足气,再放回小天平,此时小天平( )。
A.左端上升 B.左端下沉 C.仍旧平衡
51.继续往排球里打进5筒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特征。
A.有质量 B.可以被压缩 C.摸不着
52.如果将上题排球中的气体用管子连通一个瘪的透明塑料袋,发现( )。
A.塑料袋会鼓起来了 B.塑料袋依旧是瘪的 C.排球完全瘪了
53.塑料袋开口向下,在底端给塑料袋里的空气加热,可能会发生( )。
A.塑料袋瘪了 B.可以看见塑料袋里的空气 C.塑料袋会上升
54.如果在上一小题中的塑料袋顶端开一个小口子,那么( )。
A.热空气从上面流走了 B.冷空气流走了 C.塑料袋升得更高
55.我们利用空气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下面事情中利用空气特征的是( )。
A.泡一杯糖水 B.温度计测量水温 C.点燃酒精灯
参考答案:
1.A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所以我们拍篮球时,篮球能够弹得很高。
2.B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小明新买了个皮球,没充气前称质量是100g,充足气后还是100g,只是天平有点倾斜了,这说明空气虽然有质量但是质量很小。
3.A
【详解】固体、液体、气体都占据空间,具有一定的质量,同体积相比较,固体最重,气体最轻。石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所以比较相同体积的空气、水和石头,石头最重,空气最轻。
4.C
【详解】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C为透明直筒容器,适合做雨量器。
5.C
【详解】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时,我们要牢记一些注意事项: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如果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子上并开始燃烧,可用湿布或沙土覆盖扑灭。
6.A
【详解】气象台天气预报数据收集的主要渠道有卫星、雷达、观测站等。制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所以A符合题意。
7.C
【详解】我们可以用天平称量质量,空气也有质量。我们在称量空气时用到的工具是简易天平,我们还可以借助豆子和皮球来验证空气有质量。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把下面绿豆和打气筒放在天平上与空气的质量进行比较,所以C符合题意。
8.B
【详解】A.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给水加热实验中,温度计是必须,错误;B.温度计始终插入水中,能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正确;C.温度计的外壁是由玻璃制成的,温度计不能靠近酒精灯,会使温度计炸裂,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
9.B
【详解】地球上的水的特征:看得见、摸得着、无色无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的液体等。太空站中,水不会随意流动。空间站的水和地球上的水不一样的是空间站的水不会随意流动,所以B符合题意。
10.A
【详解】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水物质可以通过过滤方式分离。小明将烧杯的水里含有沙子分离出来,正确的做法是过滤,所以A符合题意。
11.A
【详解】A.它表示的是阴天,正确;B.它表示的是阴转晴,错误;C.它表示的是小雨,错误;所以A符合题意。
12.B
【详解】观测风的时候,应该在较空旷的地方进行,利用自制的风旗测定风向与风速。观察风吹的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小鸿在操场上观察到旗子如图所示,此时的风速等级为微风,所以B符合题意。
13. 固体 水蒸气
【详解】 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冰是水的固体状态,水蒸气是水的气体状态。
14.水蒸气
【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下雨过后,路面上的积水不久就会消失,这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15. 膨胀 收缩 风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风。
16.风向
【详解】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指风的移动速度,也表示风力的大小,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17.空气
【详解】空气占据空间,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到杯子里,纸团不会湿。压杯入水实验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杯子里的水和纸之间被空气隔开。
18.天气会商
【详解】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其中天气数值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这一阶段称为天气会商。
19.×
【详解】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中,应该在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火焰,用余温将剩余水分蒸发掉。
20.×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蒸发结晶的方法是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不断加热盐水,水会蒸发,而盐是固体,会析出,不会随着水一起蒸发。
21.√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湿衣服上的水会蒸发,所以它是变成肉眼看不到的气体散发到空气中,题干正确。
22.×
【详解】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肉眼是看不见的。水烧开后,我们会看到大量白汽,这些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并不是水蒸气。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相传孔明灯用于传递作战信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孔明灯”的发明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善于观察生活现象并进行创造。
24.×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生活中大部分物体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它们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25.×
【详解】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风速是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6.√
【详解】风速指风的移动速度,也表示风力的大小,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0-12级,共13个等级。
27.×
【详解】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所以看到大团、堆积的云,说明很可能要下雨了。
28.√
【详解】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100毫升水能溶解约36克食盐,100毫升水能溶解约10克小苏打,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弱,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9.×
【详解】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杠杆尺的两侧平衡,刺破一个起球后,平衡就会被破坏。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虽然感觉不到空气,但是空气是有重量的,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0.×
【详解】热气球上升的原因: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热空气变轻,会上升。“热气球”掉了下来,是因为里面的空气变冷了,变冷后袋子里空气体积缩小变重又下降,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1.
【详解】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天气的量,比如风向标测量风向;气温计测量气温;雨量器测量雨量;指南针指示方向;风速仪测量风速。
32.
【详解】混合物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铁屑和沙子分离比较方便可行的分离方法是:将混合物放纸上,用磁铁在纸下将铁屑分离出来,剩下的就是沙子;食盐和沙子分离,因为食盐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可以加入水,食盐被水溶解,沙子会沉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盐水和沙子,盐水在经过加热蒸发,获得食盐;黄豆和沙子可以用筛子分离,因为黄豆颗粒比沙子大,用孔较大的筛子,分离出沙子;木屑和沙子的分离,因为木屑比较轻,在水中漂浮,沙子比较重,在水中下沉,放进水中用沉浮法分离。
33.水在温度降至0℃时会结冰。水结成冰后变成固体,同时体积变大,有一定的形状。水和冰仍然是同一种物质,只是一个是液态,另一个是固态。
【详解】水在0℃时会结冰,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水结结冰,密度变小,体积会增大。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存在的状态不同,水是液体,冰是固体。
34.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详解】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但是它充斥在我们四周,空气的特征有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35.我们可以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注意事项如下:气温计要放在阳光照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悬挂在空中;保持干燥;读数时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详解】天气是冷还是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去测量气温。使用气温计注意:把温度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36.A 37.A 38.A 39. 铁架台 漏斗 搅拌棒 烧杯 滤纸 B 40.A 41.A
【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过滤方法也就不同。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蒸发。
36.根据题干可知,图1的实验器材有蒸发皿、三脚架和酒精灯,这是做蒸发的实验装置。
37.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38.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蒸发皿上留下了物质,此物质是食盐结晶;
39.根据题干可知,图3装置中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搅拌、棒烧杯、滤纸;这套装置是用来过滤的;
40.由于食盐可溶于水,而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以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所以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真的溶解了盐,应该用图1蒸发的方法。
41.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42.C 43.B 44.A 45.A 46.C 47.A 48.C
【分析】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在小区的室外树荫下符合要求。
43.从表格中的气温可知,12月30日该地区发生了一次明显的降温现象,中午气温由前一日的13℃骤降到1℃。
44.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45.小明记录的一个星期天气中,下雨的天数有3天,可以根据降水量的记录来判断。
4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12月30日观察到小风旗往南飘去,则当天刮的是北风。
47.我们的风速等级通常分为0级(无风——风旗不动)、1级(微风—风旗微动)、2级(大风——风旗展开飘动)。12月31日那天中午,小明发现小风旗一动也不动,因此判断此时是0级风。
48.观察12月26、27两天的天气,发现这两天测量的气温一样,都是13℃。
50.B 51.B 52.A 53.C 54.A 55.C
【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通过天平可以证明空气有质量。
50.空气虽然很轻,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质量。给排球充足气,再放回小天平,此时小天平放排球的左端下沉。故选B。
51.我们可以再往气球里打入5筒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征。故选B。
52.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如果将上题排球中的气体用管子连通一个瘪的透明塑料袋,由于排球内的气压较高,会发现排球内的气体被压入塑料袋内,塑料袋鼓起来了。故选A。
53.塑料袋开口向下,在底端给塑料袋里的空气加热,塑料袋里的空气被加热膨胀密度变小,可能会发生塑料袋上升的现象。故选C。
54.如果在上一小题中的塑料袋顶端开一个小口子,由于塑料袋里的空气被加热膨胀密度变小能上升,那么热空气会从上面流走。故选A。
55.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能够充满任何形状的空间。我们利用空气还可以做很多事情,C利用的是空气支持燃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