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难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自主预习
阅读课文P26-P27有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部分,并用彩笔把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做上记号。各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课堂教学
【课堂导入】
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活离不开了。(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知识点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与空气成分的发现
【引入】空气如此重要,它的成分有哪些?是怎样发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二百多年前,一起看看科学家们当年是如何工作的,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多媒体展示】人类认识空气的历程,重点展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现在我们能否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呢?
(1)实验原理
【课前提供的信息】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讲解】五氧化二磷可溶于水。
(2)实验现象
【实验准备】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演示实验】2-3
【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讲解】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a.实验成功,描述现象;b.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交流与讨论】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
【分析讨论】,①描述实验现象。
②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
③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3)实验结论
【提问】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交流与讨论】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①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
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
②随着燃烧的进行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因此瓶中还有少量残余的氧气。
3.空气成分
实验表明: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提问】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呢?
【交流与讨论】分组讨论,归纳空气的成份。
知识点2:纯净物和混合物
【提问】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属于什么物?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又属于哪类物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7最后两自然段。
【交流与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回答,教师点评订正。
【小结】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布置作业
1.课本P32习题1、2、3、4题。
2.完成课后作业,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