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现代纸币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目录
课程标准:
(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据中,几十年来都不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有稻作的考古资料…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发现的稻作标本一共有17项…亲板遗址的水稻灰像,代表了渭水流域的关中地区;李楼遗址的炭化稻米,代表了黄河腹地的中原地区;壕城镇的炭化稻米,则代表了黄河下游地区。
——吴禅利《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稻作农业》
思考: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主要种植什么粮食作物?
粟
思考: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水稻来自哪里?为何出现在黄河流域?反映了什么?
长江流域
物物交换
思考:结合课本与所学,分析商业出现的原因?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早期商业的雏形
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社会分工
③剩余产品出现
④私有制产生
交换
部落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发展起来
古代中国,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为“市”,设在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
商朝
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各地;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工商食官”
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但商业仍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重农抑商政策
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加强
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隋唐到两宋
元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业进一步繁荣;
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自主学习1:梳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西市
东市
①宋朝:市坊制度逐渐瓦解——宋朝的市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史纲上】
②基层市场:宋朝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史纲上】
③边境市场:宋朝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史纲上】
④民间贸易活跃 【史纲上】
⑤北宋东京、南宋临安—人口多,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史纲上】
思考:从唐到宋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明清时期的商帮与区域长途贸易
商业市镇的兴起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明清的商业变化
白银广泛使用
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
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
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古埃及:历史悠久;国家控制对外贸易
古希腊各城邦: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
古罗马:
商贸繁荣;
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垄断商路
阿拉伯商人:
亚非欧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主要文明区域
特征:
①各地区商贸活动各具特色,存在明显的多源性和差异性;②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
古巴比伦商业繁荣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6,归纳各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总结古代商贸活动的特征。
2.世界其他地区的商业贸易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数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 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 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 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阿拉伯通史》
结合上面的地图和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并予以说明。
巴格达城本身繁华;
贸易范围是当时所知世界的极限;
贸易深入人们日常生活;
主要贸易通道 商品种类 中国出口商品
运往中国的商品
贸易方式 贸易管理机构 唐宋
清朝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
欧洲、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
朝贡贸易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方式
设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1757年在广州设“广州十三行”。
3.贸易通道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P37,填写下面表格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
陆海丝绸之路
【思考】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为例探讨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说明商业交流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原因
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政策:统治者相对宽松政策措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④交通: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水陆交通的便利。
⑤金融:古代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使用和发展。
(2)作用:
①对人类: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再生产,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兴起。
②对中国:中国通过海、陆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
③对世界:中国丝绸之路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
《群神宴》
对点训练1.(2022·北京高考)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对点训练2.(2022·浙江高考)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 )
A.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 B.富商大贾辟建会馆
C.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 D.“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
D
A
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三大
商业工具
商品经济发展
1.商业贸易的媒介——货币
2.商业贸易的工具——信贷
3.商业贸易的保障——商业契约
货币产生原因:
P38 学思之窗——上述材料可以用于佐证什么历史现象?
拜占庭帝国的金币属于实物史料,史料价值高,可用于研究魏晋时期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及西方国家的商贸往来状况。
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
成为财富的象征;
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生产力发展;商业规模扩大
中国---商朝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古埃及——公元前11世纪,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小亚细亚——公元前8—前7世纪,出现金属铸币。
货币的作用:
1.货币
2.信贷
世界信贷:
(1)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从事放贷。
(2)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较完备借贷合约。
(3)前4世纪,古希腊——货币经营(兑换、保管、汇兑)行业,汇票雏形。
中国信贷:
(1)《周礼》——有借贷纠纷的记载;
(2)春秋——实物借贷普遍,开始出现货币信贷
(3)唐代——存贷款发展到汇兑(飞钱的出现)
(4)宋代——纸币逐渐取代汇兑业务
(5)明朝中后期——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
(6)清——资本性借贷发展,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
唐朝飞钱 清朝庄票
3.契约
公元前3000年
商周
契约出现
汉朝
商业契约走向普遍化
唐朝
商业契约应用更为广泛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契约受到法律保护
公元前2600年
契约普遍化,详细规定了权利义务,且有了盖章签名
契约
国外
国内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商业契约孕育有哪些精神?有何作用?
材料1:民间产业,其祖遗者,自有先世置买文契并祖父分书为据。若新置者,自有卖主契、中证画押为据。此乃天下之通例也。
——[清]李渔《资治新书二集》
材料2:契约文书是进行交易和社会交往的见证和凭证,具有法律功能。人们相信“空口难凭,立字为据”,“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在各类契约中,经常出现“恐口(后)无(难)凭”“立契存照(证)”之类的套语。
——王云红《传统契约文书与中国人的契约观念》
契约精神:
自由、平等、守信精神,证据意识、财产观念。
契约的作用:
①有利于维护契约关系双方的利益
②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活动的有序进行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对点训练3.(2021·天津高考)凯撒执政时期,罗马发行的一些货币上,一面是凯撒的侧面头像,另一面记载着他的功绩,且内容时有变化,可见罗马货币( )
A.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
B.彰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显示了铸造工艺高超
D.体现了帝国实力强盛
A
货币本身具有经济功能,在罗马货币上刻印凯撒头像及其功绩,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显示凯撒的威严,以此来维护统治,故选A项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