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2 14: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晨读素材篇
名言警句
1、平心静气,一直都做不到。我想,不是缺少了什么,而是因为多了些什么罢。那么,多了些什么呢?
2、翩浮的惆怅,晃若细长的触角,肆无忌惮地钻入肌肤的毛孔,像藤蔓一样伸展,入心入肺地缠绕,让我们窒息,让我们疼痛,让我们麻木。
3、我真的很迷茫而且很纠结,实在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晓得了,然而那时不懂,什么都不懂,妈妈在好姐妹跟我眼前素来不禁忌。
4、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是在自觉不自觉的写书。写得好写得坏,写得厚写得薄,写得平庸写得精彩,全看你自己如何运笔。
感慨人生迷茫的经典句子
5、原来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是永远。一段友情,离开了就淡了。一段爱情,分离了就散了。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也许下一秒,就不再属于你的。
6、克服一个人性中的弱点,你就会多一份意想不到的运气,改掉一个与生俱来的恶习,你就会多一个走向成功的力量。
7、有一些人,他们赤脚在你的生命中走过,眉眼带笑,不短暂,也不漫长。却足以让你体会幸福,领略痛楚,回忆一生。
8、要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善待自己,让自己的生活精彩纷呈。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而不是要让某个人后悔。
9、只是,突然想要离开这熟悉,奔赴另一场陌生,没有顾虑,没定去哪。那里,可以将回忆截流。那里,可以从新开始。
10、你把性格交给星座,把努力交给鸡汤,把运气交给锦鲤,然后对自己说: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你过得不好,也是很正常。
11、世上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时间,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该怎么走,过什么样的生活全凭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12、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13、昨晚的梦境还在脑海,是否你能明明白白的说清楚自己梦境的来意,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泪有笑。
14、小时候以为最浪漫的事,是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去看另一个人,现在明白最浪漫的事,是一个人不管走多远的路,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同一个人。
15、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16、在有你的世界里我把自己定格,在没有你的空间里,我把自己埋葬,到了最后,我没有把你忘却,却遗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来到今生!
17、有时候,努力一点,是为让自己有资格,不去做不喜欢的事;是为了能让自己,遇见一个喜欢的人时,不会因为自己不够好而没能留住对方。
18、放弃是需要勇气的,但是在某些时候,人只有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才能更有价值地活着;放弃,有时是为了换取更大的空间。
19、人前一杯酒,各自饮完,人后一片海,自己为自己摆渡。终究,我们都会上岸,彼时,彼岸,花开万里,心里晴好!
20、希望也会带来失望,你找到了,可能他已经走在了别人的路途,彼此错过,留下失望的阴影终生遗憾。
21、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东西,总一天会变得面目全非。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地相信一个神话。
22、每次,当我注视那些焦急的、悠闲的面孔;每次,当我窥探那些高贵的、卑微的心灵。我就忍不住烦躁,忍不住不安。
23、平坦,不是最佳道路,起伏,才有丰富人生,只有跨越一个个挫折,才能够不断的超越。真正的勇者就是:任时间考验,依然岩石般坚固!
24、生命中有些残缺的片段会被遗落,时间有的是可以找回的,有的就永远消失在哪里,我们都不知道。
25、生活大概就是:偶尔充满希望、经常感到绝望、偶尔斗志昂扬、经常赖在床上。最舒服的状态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26、老实人心太软,不具备功利心,过于谦卑,太过善良,太过清高,缺少气场,极易原谅,没有城府,所以老实人很难有出息。
27、财富、兴趣、幸福、荣誉和成功是几乎每个人都想追求的。当你必须作出唯一选择的时候,自己的兴趣往往比名利更重要!
28、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和你背上行囊,看没有看过的山,走没有走过的水,挥霍没有挥霍完的青春,纪念无法纪念的纪念。
29、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
30、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31、迷茫是不分卑微高贵的,迷茫是不分失败成功的。它们唯有的区别,前者因它沮丧,后者以它为力量。
32、自我内心的缺憾并不是物质能够弥补的,如果求助于人,别人给的答案始终是别人的经验,除非自己能想清楚,否则终究会有遗憾。
33、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抬高了头顶仓皇的天,一季又一季的雨水冲刷了脚底混乱的城。乌云密布,天光逃窜。你说,世界会从此静止无声么?
34、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倒是一种进修的进程,该当在这进程中,进修笃定、冷静,进修如何从慌乱中找到负气盼望。
35、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恶战,给止疼药也好,给巴掌也罢,最终都是要单枪匹马练就自身胆量,谁也不例外。
写作指导篇
作文素材 | 《奇迹 笨小孩》素材积累
【适用主题】
1.面对困难 拼搏自强
2.坚持不懈 创造奇迹
3.改革开放 致敬奋斗者
4.平凡人生 幸福生活
【精彩标题】
1.面对困难,永不放弃
2.有坚持,有幸福
3.奇迹之花在困难枝头开放
4.顶破困难之土,绽放奇迹之花
5.站在时代风口,坚持迎接幸福
6.一路升级打怪,坚信奇迹会来
7.让奋斗定格在时代的天空
8.平凡成就伟大,坚持创造奇迹
9.学会勇敢站起来,你就不是笨小孩
10.老天自有安排,老天爱笨小孩
11.英雄不问出处,奇迹因你存在
12.奇迹的背后都是奋斗
【金句集锦】
1.创造“奇迹”的是每一个“笨小孩”。(适用话题:奋斗 拼搏 梦想 平凡)
2. 这个人很普通,但对于他的家,对于他在乎的人来说,他就能算是英雄。(适用话题:平凡 亲情 责任 英雄) ——文牧野
3.英雄不问出处,自信拿出来啊老铁。(适用话题:自信 家庭 勇气)——景浩
4.笨小孩创造奇迹,奇迹因相信而存在。(适用话题:信念 奇迹 希望)
5. 熊熊大火,点燃野草,乘风去追讨,用尽一分一秒。(适用话题:奋斗 拼搏 追求 激情)
6. 向前跑,直到太阳停止燃烧。(适用话题:前行 奋斗 执着 坚持)
7.每一个努力的普通人都值得拥有最绚烂的幸福(适用话题:奋斗 努力 幸福 价值 平凡)
【范文示例】
奇迹的背后都是奋斗
看完《奇迹 笨小孩》,我更相信一个道理:创造“奇迹”的是每一个“笨小孩”。因为“英雄不问出处”,有自信,去奋斗,谁都可以了不起。面对时间和金钱的双重压力,景浩这位个体英雄,正是通过奋斗拼搏创造了奇迹。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把梦想变为现实,将改革进行到底,无不呼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精神,无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无奋斗,不青春;有奋斗,创奇迹。奋斗是深藏于个人成功的攻略秘笈,是奠定城市崛起的稳固基石。
奇迹的背后都是奋斗,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由汗水和坚持来谱写。轻挹奇迹之水,慢品时代之茶,透过氤氲成功和幸福的过往云烟,我们可以发现,奋斗对于成功是不可或缺。一路升级打怪,景浩在深圳这片沃土扎了根,没有面对困难的永不放弃,就没有景浩的拼搏传奇;一路起伏跌宕,刘德华深情演绎笨小孩,没有困苦环境下的力争上游,就没有华仔的“天王花开”;一连五年成绩垫底,达娃卓嘎和射击较上了劲,依靠“坚持、坚持、坚持”六字真言,达娃卓嘎完成了自我人生突击。可以说,从来没有一种奋斗会被辜负,如果辜负了,那只有一种可能:奋斗的还不够。也许有人把成功归结于机遇、出身、天赋等,,但唯有奋斗取得的成功才可以称作奇迹,才最能体现人生的意义。
奇迹的背后都是奋斗,每座城市的崛起都离不了千千万万奋斗者的身影。涓涓细流汇聚浩瀚沧海,点点星辰汇聚璀璨银河。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到中国超一线城市,深圳,为何会在短短的四十年成了世界瞩目的“中国现象”?“来了就是深圳人”,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共同汇聚成了奋斗的基因。可以说,深圳之所以是深圳,不是因为深圳的崛起,而是因为坚持向前冲的奋斗精神。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不必歆羡于成功的明艳,更应该看到景浩们为之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乘着民族复兴的巨轮,迎着时代的浩浩长风,让我们一起向前冲,因为,奇迹的背后都是奋斗!
开卷有益篇
微时评:劝导文明还需要文明劝导
  1月20日,一段“上海地铁老人欲抢女子座位”的视频引发热议。拍摄视频的女乘客自述称,一名老人要求让座遭拒后,强坐自己腿上,并持续辱骂该女乘客。(《南方都市报》)
  公共交通让座问题经常成为话题,尤其是涉及到给老年人让座问题更是焦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无论是从有关行业要求来说,还是从社会公德来讲,给老年人让座都是应该遵循的原则,必须倡导的风尚,这是一个社会向善向美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这位女乘客在一位老人需要座位时,没有及时主动让座,或许多少欠缺一点风格。但这位老人采取坐在人家大腿上的报复举动,就显得有些过激而粗暴,实在有失一位老者的体面和尊严。
  在公共交通这样的公共场所,我们的确需要呼唤文明乘车、礼貌待人、主动让座,需要唤醒公共道德和善意爱心。只是,美好的愿望还需要合理的方法,劝善也需要善良的方法,劝导文明还需要文明劝导,不可简单粗暴,更不可“以毒攻毒”“以暴制暴”,否则,不但偏离文明道德的方向,甚至会涉嫌违法。曾经有位老人因为别人没有给自己让座,将滚烫的茶水泼他人脸上造成伤害,最后被判刑入狱。还有位老人因一位女孩没有给自己让座而殴打谩骂对方,被治安拘留和罚款。如此种种行为,都让公共文明“受伤”。
  回到这件事本身来说,那位女乘客没有给老人让座的行为虽然欠妥,但也需要多一点包容和谅解,或许人家也有什么特殊原因和难言之隐。即使是要提醒和劝导她给自己让座,也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可以用温和的语气、亲和的态度。假如这位老人能够以商量的口吻提醒一下,或许事情就会“峰回路转”。而采取坐人大腿、言语辱骂的方式,本身就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又如何能达到教育、感化他人的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一不小心还有可能被人投诉侵权,岂不是更加不该也不值?
  说到底,让座是一个道德问题,取决于每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公德意识,涉及到一个道德自觉的问题。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积极让座,是一种道德自觉,一种令人称道的风格。而在别人没有给自己让座时,不逼迫别人让座,也是一种道德自觉,一种令人赞赏的气度。所以,处于“弱势者”地位的人不能把让座看成像法律条文的规定一样严格,更不要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去要求他人给自己让座。如果人人都能彼此理解,相互尊重,都保存一种道德的自觉、行为的理性,公共交通让座问题自然就不成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公共交通文明需要如此,其他公共场所文明莫不如此。
拓展训练篇
①宋代历史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段特别的记忆。随着不同时期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的不同,人们对宋代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②元朝对宋的盖棺之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程朱理学高度肯定,这与元统治者将朱熹学说定为“国是”一脉相承。其二,元朝史臣在论宋代“其有弊”时指出,“大概声容盛而武备衰,论建多而成效少”。这两个方面大致也影响了明清的认识。
③明朝统治者特别强调对宋朝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继承。重修《宋史》和重视研究宋史成为明代史学的一大特色。有明一代先后产生了123种宋史著述,现存62种。明人对宋文、宋诗、宋词、宋画的褒扬和批评,更是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
④19和20世纪之交,中西学者均将宋代历史指向中国近世的开端。1922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系统阐述了宋朝是中国近世开端的假说。内藤的假说是建立在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分期方法基础之上的。而中国学者提出中国近世的文化主流源头起自宋,与日本学界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是从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王国维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寅恪对赵宋文化的高度褒扬:“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⑤那么宋朝“积贫积弱”的帽子从何而来?其实,早在南宋后期,有识之士就说“民穷”“财匮”“兵弱”是当时的三大弊政,元明清人一致认为宋朝“武备不振”和“积弱”。20世纪50年代末漆侠先生在《王安石变法》一书中将“积贫积弱”连用来概括宋神宗实施变法的主要社会原因,1962年邓广铭先生将这一概括引入《中国史纲要》宋代历史部分的书写,遂使“积贫积弱”成为20世纪后半叶评价宋代历史的代名词。
⑥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积贫积弱”说呢?根据目前的研究,“积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更正。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角度而言,宋仁宗朝形成的“财匮”延续到南宋,地方财政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境,“财匮”之说是有充分根据的。而从“民穷”的角度来说,宋代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与魏晋隋唐相比,不论是法律身份地位、迁徙自由以及谋生手段,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加之宋朝的社会救济制度不仅汉唐难以企及,元明清也没有超过,而宋代大中城市里五万贯家财的富户人数众多,所以要辩证地看待宋朝的“积贫”。
⑦过去对宋朝积弱的认识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势弱,二是军事能力弱。对于后者虽有争论,但对于前者,大多数研究者都不能认同,因为宋朝的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远不是辽、西夏、金、元所能比拟。
⑧进入21世纪,国际上开始重新认识明清以来中国在世界历史的地位,这也使得国内学者把宋代置于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下给予新的评价。目前,宋代经济革命说、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端、宋代是中国古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等观点散见于各类宋史论著。可预见的是,宋代历史的形象仍将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也是宋代历史的魅力。
(李华瑞《对宋朝历史为何有多样解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对宋代的认知有变化,是因为不同时期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有差异。
B.明朝统治者对宋代文化的认同和继承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
C.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都认为宋史中国近世的开端,但研究方法有本质区别。
D.元人对宋代“武备衰弱”“空言多实效少”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了明清两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逐层深入从多层面探究了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力求客观公正。
B.文章第四段通过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了宋代是中国近代文化主流的源头。
C.文章从“积贫”“积弱”两个层面来评价宋朝“积贫积弱”这一说法。
D.《中国史纲要》引入漆侠先生“积贫积弱”一词概括评价宋代历史,影响深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结合宋代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给予宋代新的评价。
B.研究认为,宋朝富户众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也更有保障,“积贫”说没有依据。
C.随着各种宋史论著的问世,宋代历史的形象还将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
D.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宋朝的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远超辽、金、元,国势并不衰弱。
答案与解析篇
1.(3分)D.【A人们对宋代的认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B原文是“明人对宋文、宋诗、宋词、宋画的褒扬和批评,更是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C19和20世纪之交的中西学者认为宋是中国近世的开端。】
2.(3分)B.【第四段论证的观点是“19和20世纪之交,中西学者均将宋代历史指向中国近世的开端”。】
3.(3分)B.【需要辩证看。宋代的确“财匮”,“‘积贫’说没有依据”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