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上海) 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上海) 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12 14:3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上海)--常用的金属和盐
一、单选题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小试管中的液体和烧杯中的固体可选用( )
A.水和氯化钠固体
B.稀盐酸和铁粉
C.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粉末
D.5%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
2.不同的物质溶于水后会形成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A.食醋 B.氨水 C.NaCl溶液 D.Na2CO3溶液
3.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aO(CaCO3) 水 溶解,过滤
B N2(O2) 碳粉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C 铁粉(铜粉) 足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D KCl(K2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B.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5.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的是
A.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直接掩埋废旧电池
6.《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能溶于水
C.“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
7.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8.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合金和塑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碳酸钙可以用于制作补钙剂
C.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溶解作用
D.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醋酸显酸性,可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生石灰 D.铝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铝合金应用广泛
11.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喷灯,再通CO
B.乙图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C.高炉炼制出的生铁是铁合金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一氧化碳是还原剂,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12.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1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2O3 + H2SO4=FeSO4 + H2O
B.2Ag + Cu(NO3)2=Cu+2AgNO3
C.CuO+ H2SO4=CuSO4 + H2O
D.2Fe + 6HCl=2FeCl3+ 3H2↑
14.把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无明显变化;再把X放到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固体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X>Z
B.Y>Z>X
C.X>Z>Y
D.Z>X>Y
15.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物质A-G分别由H、O、S、C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各物质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横坐标的数值对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方向。请回答: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填标号)。
A 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 火上浇油 D 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
18.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为歼﹣15战斗机在辽宁舰上起飞。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_____ 、 _____ 。
(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19.小华的爷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只记得该化肥成分是KNO3、NH4HCO3和(NH4)2SO4中的一种。小华为帮助爷爷鉴别化肥,设计了如下方案:
(1)取该化肥少量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氨味,推断该化肥成分一定不是_________。
(2)为进一步鉴别该化肥的成分,小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该化肥成分是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
(3)小华为了确认化肥成分中的阴离子,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①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先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③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上述三种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_,简述不合理方案的理由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4)请你写出使用铵态氮肥的一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__。
(5)实验室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NH4)2SO4溶液,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20.用适当的金属填空 :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2)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4)暖气片表面涂的“银浆”是 ____________;
(5)白铁皮表面镀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为探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将3枚洁净的铁钉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下中,观察铁钉锈蚀情况。
[实验现象]3天后,I、Ⅲ中铁钉不生锈,Ⅱ中铁钉明显生锈。
[获得结论]
(1)对照实验l、Ⅱ,可知铁锈蚀的条件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止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3)小明发现海边的铁器很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同学们在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发现磷燃烧逸出大量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想对实验进行改进。
(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钢丝绒生锈可以缓慢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不消耗其他气体。
②醋酸溶液润洗钢丝绒,会加快钢丝绒生锈速率。
实验目的:探究钢丝绒生锈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最佳条件。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Ⅰ:探究钢丝绒质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将 不同质量的 2 号钢丝绒浸泡在1.2%的醋酸溶液中,约 1 min后取出。挤出钢丝绒吸收的醋酸溶液,快速地将其放入 150mL 锥形瓶中,塞上橡皮塞。测量及计算数据如下:
表1 不同钢丝绒质量的实验效果
2号钢丝绒质量/g 1.5 2.0 2.5 3.0 3.5 4.0 4.5
耗尽氧气时间/s 2500 1800 1700 1200 1200 1200 1200
实验Ⅱ:探究钢丝绒型号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将3种不同型号的钢丝绒各3.0g,浸泡在1.2%的醋酸溶液中,约 1 min后取出。挤出钢丝绒吸收的醋酸溶液,快速地将其放入 150mL 锥形瓶中,塞上橡皮塞。测量及计算数据如下:
表2 不同钢丝绒型号的实验效果
钢丝绒型号 1 2 3
耗尽氧气时间/s 1000 1200 2000
实验Ⅲ:探究醋酸溶液的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将3.0g 2 号钢丝绒浸泡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中,约 1 min后取出。挤干钢丝绒吸收的醋酸溶液,快速地将其放入 150mL 锥形瓶中,塞上橡皮塞。
表3 不同浓度醋酸溶液的实验效果
醋酸溶液浓度/% 0.6 1.2 1.8 2.4 3
耗尽氧气时间/s 2000 1200 1200 1200 1200
分析与讨论:
(2)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
(3)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_。
(4)实验Ⅱ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5)若要采用钢丝绒生锈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达到最快的效果,所用钢丝绒质量最小、醋酸浓度最小的数值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钢丝绒生锈法与磷燃烧实验相比较,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如果要加快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四、计算题
23.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取12.5g干燥的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浓度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
(1)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25.小王同学想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合金粉末13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B
6.C
7.A
8.B
9.B
10.D
11.D
12.C
13.C
14.A
15.C
16. CaSO4 Ca(OH)2 S+O2SO2 SO3+H2O=H2SO4
17. A 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 分解反应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18. 密度小; 抗腐蚀性强; 氧气和水。
19. KNO3 硫酸铵 ③ 银离子也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无法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或引入了硫酸根离子,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 使用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量筒
20. 钙或 Ca 银或 Ag 汞或 Hg 铝或 Al 锌或 Zn
21. 与水接触 保持铁制品干燥(或涂油、喷漆、覆盖搪瓷等) 在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细铁丝,两天后观察,发现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锈蚀最严重
22. 与氧气和水接触 探究钢丝绒质量对钢丝绒生锈法测定空气中氧气消耗的影响 其他条件相同时,1号钢丝绒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消耗最快 3.0g、用1.2%醋酸溶液 加入其他催化剂(提高温度、增加醋酸溶液浸泡钢丝绒的时间等)
23.(1)0.4
(2)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g。
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4.(1)4.4(2)80%(3)7.3%
25.(1)0.1;(2)7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