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读书须有疑,方有进步。
活到老,学到老。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朱熹
——朱熹
——朱熹
——朱熹
——朱熹
语文园地八
学习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鉴
徘徊
为
?
7
半亩方塘一鉴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
鉴:镜子。
天光云影共徘徊。
徘徊:来回地移动。文中指闪耀浮动
天空的光辉和云影一起映入水塘,随波晃动。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渠:它,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如许:如此,这样。
为:因为。
要问池塘里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全诗都没有提到“书”,为何诗题是《观书有感》?
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们想要心智开阔,就要 ( )
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样,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心智才能更加开阔。
诗 旨:
说理诗
全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半亩方塘比喻自己的心智。源头活水比喻新的知识。
“活”与“清”是因果关系,塘水之所以清是因为源头有活水。
观书有感 (其二)
宋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①春水生:指江河里的春水涨起来了。
②蒙冲:是古代的一种战船。
③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④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⑤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⑥中流:江心。
思考: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你能知道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这里比喻大量的阅读。
这里用行舟比喻学习。
昨天夜里,江中春潮猛涨,搁浅在江边的大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羽毛一般,在江上轻快地滑行。往日水浅时,我们不知费了多少力气,这大船仍然移动得十分缓慢,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江心航行了。
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1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A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拓展延伸: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A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拓展延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不要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后悔。这正是:
A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拓展延伸: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A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拓展延伸: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这正是: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聚宝盆,给我们提供无尽的财富
登山靴,帮我们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高峰
1
4
2
5
3
方法: 1.先自由读一读这五句话,思考哪些句子是在讲同一个意思,哪些句子是在总述,提示主要意思。
2.梳理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义,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排出先后顺序。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