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08 08:3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某导演创作了一部电视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的有( )
①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④扩大基层民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2.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探究题)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90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这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直接的村民选举制度
4.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西藏作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区,党在此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是( )
A.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
B.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
C.国务院和中央民族委员会制定的
D.宪法规定的
5.海南省的行政区划中包括4个黎族自治县和2个苗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6.201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刘翔参加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会议期间,他不能参加的活动是( )
A.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B.列席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
C.向政协全国委员会递交提案
D.参加分组会议,讨论政协全国委员会工作报告
7.(易错题)邓小平曾说:“文化大革命是‘左’了,被坏人钻了空子……林彪这个人不能说没本事,就是伪君子,利用毛主席抬高自己”。由此可知,当时邓小平认为( )
A.“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有多种因素
B.“坏人”是“伪君子”林彪
C.林彪个人导演了整个“文化大革命”
D.“文化大革命”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8.“想不到远离家乡千里之外,还能投票!”远在广东珠海务工的村民蒙超,通过网络视频参加了村里“社区议事会”成员的选举。关于材料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约束力
③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④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宝岛台湾”彩车非常漂亮,除了有蝴蝶兰和水果,还有寓意两岸“三通”的七色彩虹。两岸“三通”不包括( )
A.通航 B.通商 C.通邮 D.通信
10.2011年10月20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天津就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继续推进两岸投资保障协议等进行协商和意见交换。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交流活动始于(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两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D.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1.2011年1月18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来自自治区财政厅的报告,反映出自治区经济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这一辉煌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
A.实行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政策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
12.(易错题)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即回归后的香港“股照样炒,马照样跑,舞照常跳”。这一说法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
A.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B.实行完全自治
C.人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13.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表明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③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内政和外交
④台湾的前途台湾人民自己决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温总理曾说:“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我很想去阿里山、日月潭等地方,想到其他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同他们交流。假如有那么一天,我即使走不动了,我爬也会爬去的。”这段话不能表明( )
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B.热爱祖国的情感
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
15.(2012·南京高一检测)台湾同祖国大陆一脉相承。下列有关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②《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③连战“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④“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达成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至今源远流长,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 (8分)
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 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8分)
材料三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3)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4分)
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召集举办,《浮生六记(卷五)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原件专家认证会2010年9月11日在北京召开。经海峡两岸学者研讨,认为《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因文中内容明确表示古钓鱼岛归属中国,为中国确认钓鱼岛主权又添铁证。
——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
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宣布正式成立。周恩来总理本来要到拉萨参加庆祝大会,到了成都后因故未能成行。由中央代表团团长谢富治在大会上讲话,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祝贺。张国华代表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作报告,总结了在西藏15年来的工作。阿沛·阿旺晋美做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工作报告。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峡两岸学者认证《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的主要用意,分析其主要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藏自治区宣布正式成立的意义。(6分)
(4)中国中央政府针对台湾和西藏实施的政策或制度有什么相同点?(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准确识记。“开国大典”宣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建立;1956年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推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②④不属于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成就的题材。
2.【解析】选C。由“1954年”“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等信息可知,政协已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其职能发生了转变。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1953年12月”和“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的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当时我国正逐步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项是新时期的民主制度,B、C两项材料中未体现。
4.【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显然A、B、C不符合要求,故选D。
5.【解析】选B。由“黎族自治县……苗族自治县”等信息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判断历史观点的能力。“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能。因为刘翔不是全国人大代表,因此没有该项权利。B、C、D三项均是全国政协委员的权利。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邓小平指出了“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并且是一些人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B、C说法不符合史实,D说法本身欠妥。
8.【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材料反映了村民自治制度,这一制度能够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约束力,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进程,①②④正确。基层民主政治不仅包括农民还包括街道居民等。故③不正确。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D项不属于“三通”范畴。
10.【解析】选C。1990年海基会成立,1991年海协会成立,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11.【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依据材料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B两项正确。依据“2011年”等信息可知,C项正确。D项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选D项。
12.【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香港回归后香港人原有的生活方式未发生变化,这是“一国两制”政策的真实写照,C项正确。香港特别行政区不是国家主权实体,它要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辖,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是不能拥有外交、国防方面的自治权,故B项表述错误。A、D两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
1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材料表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故选A项。
14.【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总理的话语体现出海峡两岸同胞的愿望和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也体现出领导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心。 “一国两制”的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项。
【规律方法】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原因
(1)它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我国实际。
(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
(3)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1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辨别能力。①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②出现在1979年,③是在2005年,④是“九二共识”,在1992年,因此选B。
16.【解析】本题以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主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第(1)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表现和影响,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可从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统治,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等方面回答。第(2)题要求判断美国民主制度对中国有无影响,并说明理由。美国民主制度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有重要影响,理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第(3)题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建设的成就有哪些,根据所学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影响: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统治,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不同意。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第(1)题注意这本书中的关键内容,即注意“文中内容明确表示古钓鱼岛归属中国,为中国确认钓鱼岛主权又添铁证”这句话,意图明显。其影响可从中日之争、“海峡两岸学者研讨”的角度分析。第(2)题从材料二来看,主要从经济方面来分析原因,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其他方面。第(3)、(4)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主要用意:确认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主要影响: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海峡两岸“一个中国”共识的形成;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2)主要原因: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根基;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台湾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
(3)意义: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有利于调动西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4)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