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退”“速”“迅”“宁”“官”“汪”“攻”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整合段落信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
教学重难点
读懂第2、3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反馈预习
1. 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交流了海洋知识,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老师却听到了许多有趣的分享,这位同学你刚才说得眉飞色舞的,来分享下。还有谁愿意分享?
小结:看得出大家非常喜欢大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齐读:《海底世界》。
2.梳理易错读音。
预习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容易读错的词语——这个词有5人认为难读,而这个词有12位同学认为难读,大家赶紧先自由读一读。
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出示词语:
警报 差异 储量 窃窃私语 蕴(yùn)藏 波涛澎(péng) 湃(pài)
(1) 小老师带读。
(2) 提醒易错处:这些词语在读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辨析多音字“差”。
(1)出示字典中对“差”读第一声的字义。
(2)给“差异”的“差”选择义项。这个意思的词还有——出示词语,齐读。
二、梳理方法,厘清脉络
1.初读全文,聚焦关键句。
导语:同学们字词预习得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想一想:大海深处是怎样的?请大家自由朗读全文,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1)指名汇报,课件显示句子。板贴: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这是大海深处的特点)
(2)读好问答。
你们看,作者在开头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结尾处又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样自问自答,真有趣。我们合作着来读出一问一答的语气吧。
(3)出示句子,师生合作读。
师问: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生答: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反馈预习,明确脉络。
(1)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个特点的呢?
(2)课前预习时大家试着解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看这四份预习单——出示四生预习单第4题答案。
(3)梳理4、5自然段的内容概括。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意见比较统一的是4、5自然段——齐读内容概括。
小结方法(板贴:抓关键句)。上个学期的第六单元,和这学期的第三、四单元都在学习这个办法,看来大家学得很不错。
(4)梳理第3自然段的内容概括。
稍微有点儿出入的是第3自然段。可细细读读,我们发现大家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在写?(海底有声音)——其实第三段的第一、二两句关键句就告诉我们这个意思了。
(5)明确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是概括出来的。
像3、4、5自然段,有较为明确的关键句点明段落意思,而有的段落没有这样的句子,比如第6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师板贴: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这句话课文中有吗?这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整合信息)
(6)聚焦第二自然段,明确内容指向——海底很宁静。
过渡:同学们意见最不统一的就是第2自然段了——读不同作业反馈。那这一段到底在写什么呢?请你默读这一段,想一想每一句话写了什么?
①第一句:这句话主要是在告诉我们海底?(很宁静)
②第二句:这句话告诉我们?(海面以下几十米很宁静)
③第三句:这句话告诉我们?(500米以下全黑)
联结生活,体会宁静: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晚上睡觉时把灯关掉,静静地躺在床上,周围是黑黑的,内心感觉?(很宁静)
④第四句:这句话告诉我们 (在一片黑暗的深海,有许多光)
⑤发现写作顺序。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海面到海底;或者从上到下)
是的,第1句直接写海底很宁静,第2句写海面以下几十米很宁静,第三句通过写海底很黑让我们感受到很宁静。大家有没有发现,四句话中有三句是描写很宁静的,那你知道这段话主要在写什么了吗?(海底很宁静)
我们通过整合四句话的信息,了解了这段话主要在写?(海底很宁静)
师板贴:整合信息 海底很宁静
(7)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交流,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这五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那么,这个填空你会做了吗?(完成课作本77页第四小题)
三、研读宁静,感受奇异
过渡语: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宁静的深海,去感受海底的奇异景色吧!
1.指名读学习提示,自读思考。
2.体会海面波涛澎湃和海里宁静无常的反差之大。
(1)观看视频(海面与海底的对比):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2) 朗读指导第一句(关注波涛澎湃和宁静这两个词)。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3.体会第四句暗中有光的神奇。
(1)领略了海面、海底不同的景象之后,还有哪一个地方让你感觉很奇异的?指名说。读一读这一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指名说感受。
(2)朗读指导:我们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关注:闪烁的星星)——齐读
4.师生合作读整段: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一起读呢!让我们合作着来读读这段话吧!我读前半句,你们接上去读,看看我们能否读出越来越宁静的感觉。(音乐伴奏)
四、聚焦声音,感受丰富
1.好神奇的海底呀!那海底是不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呢?(不是的)
2.看这段话的开头,和课文开头、结尾一样,也是自问自答,这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色。对比这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个开头?
指名说后教师整理:上一段话在讲什么呀?这段话呢 开头好像一座桥梁,很好地承接了前一段话的意思,引出了这段话的内容,这样使段与段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了。
3.同学们,这段话又是怎么来写声音的呢?
(1)感受“窃窃私语”。
明确意思。谁来说说你在哪些时候窃窃私语?
(2)如果我们换成这句——海底动物发出细微的声音。
对比这两句,你更喜欢哪一句?
(体会“窃窃私语”这个词用得真好,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让我们仿佛看到动物们聚在一起说悄悄话的场景,读起来很有趣味。)
(3)小结:用上窃窃私语,让小动物说悄悄话的场景更有趣了。再读一读这句话。
4.体会不同的动物发出不同的声音。
(1)动物发出了哪些细小的声音?指名读。
(2)省略号说明?声音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观视频,听声音)。
(3)现在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和同桌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4)演一演:现在,请你来做一做海底的动物,和身边的小伙伴窃窃私语。
谁先试一试?指名多个。
小结:哇,刚才我们听到了不同动物的声音,真是太有趣啦!这些窃窃私语声只能通过“听音器”才能听到。
(小结,课件出示批注:不同动物的声音)
5.一种动物只会发出一种声音吗?生齐读最后一句(课件批注:不同时候的声音)。
6.小结:同学们,多么有趣的海底呀,如此宁静却又充满了有趣的声音,海底可真是个——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
五、指导书写,当堂作业
现在到了快乐写字的时间啦!预习中很多同学提出了迅、退、速这三个字难写易错。我们一起来看看。
1.指导书写“迅”“退”“速”。
(1)第一组:有些同学的上端出现了问题,你注意到了吗?(出示:上面是范字的上端,下面是部分同学有问题的书写)指名说。
(2)第二组:有些同学的压竖中线的笔画出现了问题,范字中是这样的,这些同学呢?指名说。
(3)第三组:很多同学认为走之很难写,特别是这笔,下面同学的书写中有哪些问题呢?指名说。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时学过走之的写法,写出头大身子小的感觉来,看微课范写。
2.出示课作本中泡泡中的字。
课作本上的这几个字,学习泡泡里是这么提醒我们的——请生读;相信你一定能写得好!请打开课堂作业本,完成77页第一题。
3.小结:这节课我们感受了海底很宁静、海底有声音,下节课我们将了解海底的动物、植物和能源,相信一定会带给大家更多的收获!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等词句的意思,并体会表达效果。
2.借助思维导图,理解第四、五自然段从“不同特点”或“不同方面”把关键句的意思写清楚;通过围绕一个意思选择材料的思维活动,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知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方法,导入新课学习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抓关键句”和“整合信息”的方法,知道了课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齐读:海底真是个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二、研读动物,发现“不同特点”
1.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探秘海底世界。根据预习单的统计,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小朋友对第四自然段特别感兴趣,谁来读读中心句?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课件出示: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2.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把这个中心意思写清楚的呢?谁来读读学习建议?请你。
【学习活动一:读一读第4自然段,圈一圈写了哪几种动物,想一想每种动物的活动方法是怎样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动物?】
强调:先读再圈然后想一想,开始。
3.交流反馈:这段话写了哪些动物呢?指名说并随机圈画海参、乌贼和章鱼、有些贝类。
(1)随机关注梭子鱼——
红笔圈出梭子鱼。还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我们在预习单上有十多位小朋友提出什么是梭子呢?我们来看,这就是织布用的梭子(希沃拉出梭子的图片),两头尖尖,有一种鱼,也是两头尖尖,长得像个梭子(希沃拉出梭子鱼的图片),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梭子鱼。多么有意思的名字呀!请你叫叫它,请你也来,你来,我们一起试试。
(2)刚刚还圈了海参、乌贼和章鱼,后边是有些贝类。小朋友们,有些贝类,是指贝类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说?(有些贝类),也可以说?(一些贝类)
(3)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五题:
小朋友们,课堂作业本的这道题你们会填了吗?谁来试试?指名说;自由说。
4.借助思维导图,交流感知各种活动方法。
这段话就写了这四类动物,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呢?指名说。
(1)课件随机呈现句子【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①指名说感受。
评价:这两位小朋友都说到,梭子鱼游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板贴:游)
②追问:你们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游得很快呢?指名说。
是的,能游“几十千米”。我们来看,生活当中的交通工具,地铁速度每小时(80千米),普通火车速度每小时(90千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是的,当它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我们感受到了梭子鱼游的速度是那样的快。
(2)课件随机呈现句子【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①指名说后:这位小朋友对海参爬行的样子很感兴趣。(板贴:爬)
小朋友们,我们三年级上册学到过一篇课文叫《富饶的西沙群岛》,里边的海参是什么爬的?是的,我们知道海参爬的速度是很慢的,就像我们陆地上的毛毛虫和蜗牛一样。
②对比朗读:刚才,我们发现海参爬得是那样的慢,前边梭子鱼游得是那样的?(快)谁能把这极快、极慢的两种动物,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分别指名朗读。
评价“慢”:关注“四米”,海参的慢就感受到了。齐读。
评价“快”:提示语速尽量快一点。齐读。
③ 过渡:这一快一慢的两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我们感受到了。你还对哪种动物很感兴趣呢?
(3)课件随机呈现句子【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①哇,你对它们这样特殊的活动方法很感兴趣。别的动物基本上是前进的多,而它们俩却是?往后退的。板贴:(退)
②师生合作表演,感受特殊的“后退”方法。
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和王老师合作着来表演一下。请你来。这是你的前方哦,准备!(师读句,生表演喷水后退的动作)突然向前喷水,迅速后退。
评价。
③ 追问表演者:刚刚你是利用什么迅速后退的?当突然往前喷水的时候,水会回过来一股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反推力)
④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⑤ 过渡:多么有意思的活动方法呀!你还对哪种动物也很感兴趣呢?
(4)课件随机呈现句子【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①指名说。追问:怎么样做免费的长途旅行呀?是的,它们是巴在轮船底下的。(板贴:巴)
②理解 “巴”的意思:指名说;评价,小结:的确,正如刚刚小朋友们所说的,“巴”就紧紧地贴着、牢牢地粘住。
③设置情境,朗读感受:现在,你们就是小贝类,你们的心情怎样啊?指名说。
提示带着开心的心情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④ 完成《课堂作业本》:读着读着,课堂作业本上这道题相信你们都会填了。
指名口头填空。
评价,小结:我们发现,把贝类当人来写,让我们感受到它们非常?(聪明)
⑤ 小结:小朋友们,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自然段通过这四种动物写了?(板贴: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5.设置情境,小结特点。
(1)海洋王国要给这四种小动物颁发“特色之星”,你会分别送给它们什么词呢?同桌先商量商量。
(2)指名反馈。
(3)现在啊,这四类动物都收到了你们送给它们的特色之星词呢,它们感到很高兴。
6.设置情境,发现写作特点。
(1)你们知道吗?海世界的动物大约有20多万种,可是,作者在介绍的时候却偏偏选择了这四类动物。欸,想想它们的活动方法,再想想我们刚刚颁给它们的特色词,你觉得它们入选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说。
总结:是呀,这可是一个大发现呀。这四种动物它们的活动方法是不一样的。要选就要选?要选就要选不同特点的来介绍。(板贴:不同特点)
(2)这个自然段就是抓“不同特点”的动物,来把“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个中心意思介绍清楚的。
7.拓展材料,深度感受“不同特点”。
(1)你们还知道海底还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活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呢?指名多个说。
(2)配乐加图片,师补充介绍:
飞鱼跃出水面的时候,就像张开翅膀一样飞起来。
魔鬼鱼游泳的时候,裙摆飘动,就像在翩翩起舞。
吸盘鱼把自己牢牢地吸在大鲨鱼的身上,作免费的长途旅行呢。
海马在水里悠闲地游着,它是整个鱼类中唯一能直立游泳的。
(3)哇,我们被这些有趣的海洋动物的活动方法深深地吸引住了。接下来,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动物,可以是你非常了解的,也可以是老师推荐的这些。把它的活动方法介绍给同桌听,争取说得有趣些,开始。
(4) 海洋里的动物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现在,要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如果你是作家,第4自然段要再加一种动物的活动方法,以下四种(教师补充介绍的四种),你不会选哪一个?为什么?
指名说,评价并小结:看来,我们都知道了,要把一个意思说清楚,我们得选择?(不同特点的动物)太厉害了。
三、研读植物,发现“不同方面”
1.过渡: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画思维图的方式,学习了第四自然段。那,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式,自己去试着学习第五自然段呢!来,谁来读读学习建议?指名读。
【学习活动二: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从哪几方面写了海底植物的差异也很大?请抓关键词,完成思维图。】
强调学习要求:嗯,从哪几方面,抓关键词。请小朋友们拿出学习单,给大家3分钟时间。开始!
2.拍四张学生思维图,希沃呈现,交流。
老师选了四位小朋友的思维图,我们看他们的画法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有相同的关键词,你们找到了吗?
指名说,随机红笔圈画:色彩、大小。
小结:是的,这个自然段就是抓色彩和大小这两个关键词把“海底植物差异大”这个意思介绍清楚的。小朋友们很会抓关键词(板贴:关键词)
3.小结:第五自然段通过色彩、大小这两个“不同的方面”把“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这个中心意思写清楚了。(板贴:不同方面)
4.配乐欣赏图片,师生合作朗读。
(1)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这样的景色如果用四字词语来赞美它们,你会用?指名说。
(2)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大小,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追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二三百米是有多高吗?我们这幢录播教室的楼大概有二十米,那就相当于几幢?数学厉害的小朋友算出,有十多幢这幢楼叠起来那么高呢。
提示读出高的感觉。
5.小结:海底植物的色彩和大小,差异可真大,海底可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四、交流分享,了解海底能源
1.海底还有丰富的能源呢,有哪些呢?我们一起说(煤、铁、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
2.图片和微课介绍稀有金属。
(1)在预习单上,我们班有好多小朋友问:什么是稀有金属呀,稀有金属是怎么样的呢?
(2)请看,这就是海底的一部分稀有金属(稀有金属图片)。
(3)微课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稀有金属的小知识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稀有金属微课)。
3.小结:看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能源呢。海底就是拥有如此众多的动物、植物和丰富的能源。这不禁让我们再次感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
五、拓展延伸,介绍“新的发现”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篇课文写自二三十年前。王老师小时候,语文书上就有这篇《海底世界》。唉,过去那么多年了,海底世界又有了很多的发现。你们想知道吗?
好,请小朋友们拿出学习单。王老师找来了海底世界近几年的新发现,请小朋友们默读。
【学习活动三:近些年来,人类对海底世界又有了许多新发现。请读一读这些材料,想一想,填一填。】
2.一遍读完了吗?海底世界的新发现有意思吧!想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听吗?好,接下来我们就学着作者的样子,从不同的方面把海底世界的新发现介绍清楚吧。我们来看思维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指名说。
小结:这就是围绕中心句,从三个方面介绍的。对,①的意思就是指①号的这个句子,你们看懂了吗?
3.接下来给小朋友们一分钟时间,完成这张思维图。
个人完成后:集体的智慧会更大,请四人小组交流。
4.小组汇报,交流反馈。
组长先说,其他同学作补充。
随机追问:围绕“海底世界有了新发现”,第一个方面是?这个“新能源”你们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抓住了“关键词”,你们是不是用这个方法?
5.小结:孩子们,我们刚刚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和整合信息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把海底世界新发现介绍清楚了。
6.推荐书目:为了帮助大家把海底的新发现介绍得更精彩,王老师推荐两本书给大家。第一本是《海洋百科全书》,还有一本是《海底的秘密》。相信遨游在书的海洋中,你们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