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
一、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是一叙事性课文,全文运用凝炼精当的词句,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本文讲述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后,田忌在朋友孙腺的巧妙安排下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在一输一赢之间既表现了孙膜的足智多谋,又启示人们:只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合理使用力量,就能转败为胜的道理。
教学中需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胸有成竹”分析,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阅读能力。本文语言平实、情节简单,孩子们阅读这篇文章,既会被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又能借以进行思维训练。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因此本节课讲述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理解起来不太困难。本文数学思维与人文思想的碰撞,将使学生在课堂中深刻体会学科的美妙
三、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赢”“玄”“擦”“策”“建”五个生字。理解赏识,胸有成竹,信任,对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遥遥领先,不动声色,好奇,出谋划策,引荐等词语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4、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5、通过历史典故和相关实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
1、1、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赢”“玄”“擦”“策”“建”五个生字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孙膑的聪明才智,体会者的写作顺序。
五、教学难点:
1、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真观察分析的态度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整体感知
老师:生活之中竞争无处不在,谁来举几个生活中竞争的例子?
(期中考试,升学考试,考级)
老师:各位同学说的很好,竞争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取胜,但是不仅仅是努力就够了,我们还需要运用一点“小策略“。在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人物,通过自己的策略取胜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阅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把书翻到《田忌赛马》这一课,认真阅读,并且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每段内容,一会儿老师请同学来说说段落大意。并思考一下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同学回答:故事发展顺序)
2、重点词语的背诵和默写。(必考) 出谋划策 引荐(jiàn)
3、掌握一个多音字。(重点)
差:chā(差错) chà(相差不多) chāi(出差) cī(参差不齐)
4、词语理解。(知识积累)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摩拳擦掌:形容战斗、竞赛 或劳动前精神振奋的样子。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情绪很高的样子。
出谋划策:出主意,定计策。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三)精读课文,探究悟法
1、梳理课文
1~2段: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关系?在文中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田忌,孙斌,齐威王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
3~9段:你觉得这段对话体现了孙膑和田忌的什么性格?
学生回答:胸有成竹,十分自信
为什么孙膑能做到“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Ppt展示补充: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0~13:叫学生来黑板连线
田忌 齐威王 场次 田忌心理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其他同学在语文书p86页做第二题
假如你是田忌,三场比赛中你的心理活动会是什么呢?在文中哪里体现出来的,用铅笔画一画。
第一场:紧张,怕输,将信将疑
第二场:懂得孙膑的深意
第三次:同样胸有成竹,认为孙斌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应到给君主推荐
动手写一写,一会儿与同学们分享。
14~15段:你觉得田忌为什么不说是自己想出来的策略呢?
(分享交流)
学生回答:想给孙膑一个机会辅助君王,自己明明没想出来良心过不去,怕以后露馅。
2、表演对话
老师:老师想知道当你在阅读田忌与孙膑的对话时,脑中是不是浮现出了画面;听见了声音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就近三个人结组,表演一下3~9自然段,一人旁白,一人孙膑,一人田忌,老师希望能看到表演的时所体现出的你对人物的了解。
(表演,师生共评)
(四)指导重点字数学
“赢”笔画比较多,教师板书,学生书空,“贝”的第四笔是“点”
“策”不封口
(五)回顾全文,发散思考
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呢?能与同学分享吗?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好好分析,运用智慧打破常规,扬长避短,才会想出好办法而获得成功。)
(六)作业布置
老师: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找一下资料或者把你知道的故事准备好,下节课用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交流分享。即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展示:
1、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2、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3、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板书
田忌 齐威王 场次 田忌心理
上 上
中 中
下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