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课外阅读专题卷
(一)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我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①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怎么能打中呢?”②“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那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动作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③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啊!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啦”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我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有改动)
1.“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一句中,加点字词表现了母亲怎
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主要通过对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_描写,点明了时间_____________,表明
了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②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父亲老了
①一入冬,狂风就肆虐整个校园,道路两边的树木因为招架不住风的蹂躏而东倒西歪。漫天的乌云把我的心绞在一起,心中那一丝说不出的苦涩,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②“阳阳同学,有人找你。”我猛一抬头,班主任在门口看着我,我纳闷地跟着他来到操场上,一眼就看见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我的父亲!刚才倍感寒冷的身体顿时暖和起来。
③父亲慢慢地走向我,在走近他的一瞬间,我突然发现——父亲老了!生活的艰辛,使父亲原本黑亮的头发染上了风霜。风把他的头发吹得有些乱,嘴唇也干裂了,酱紫色的脸很容易现出风尘仆仆的疲劳,衣服和裤子上还看得出灰尘的痕迹,一双无法保暖的“人”字拖鞋支撑着父亲臃肿的脚。我的心猛一颤,长裤筒遮不住的那双脚早就被冻得发紫了。在空旷的操场上,父亲显得那么单调,那么显眼。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拼命忍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自己笑脸依然……
④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出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这几天天气变化快,我给你买了床毛毯,平时注意添衣,别着凉了。”说着递给我一个袋子。在伸手接过的一刹那,我惊呆了:那一双手!那是什么手啊,把我扎得生疼。那还是手吗?上面裂口纵横、沟壑坎坷,记录着风霜的侵蚀,体现着生活的劳累;而那一床毛毯,却在我怀里静静地散发出温暖的气息,让我有了一季的憧憬。我的心没来由地痛起来。
⑤风停了,太阳出来了,此刻,我的心里暖融融的了……
1.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中“心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我的心思”具体表现在哪里?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短文的第④段没有运用( )描写。
A.神态 B.动作 C.语言 D.心理 E.外貌
4.下列对文章结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结尾既有环境描写,也有心理描写。
B.“我”的心里感到很温暖,主要原因是太阳出来了。
C.文章的结尾照应了文章开头,点明了主题。
D.结尾的省略号蕴含着“我”对父亲言之不尽的感情。
5.短文描写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表现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父亲的爱(节选)
父亲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母亲。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母亲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 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卖糖果的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母亲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母亲。父亲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父亲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 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父亲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母亲。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呢?”天晓得! 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母亲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母亲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母亲跑过来扶我, 父亲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 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是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母亲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信来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父亲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文中一共选取了七件与父亲有关的小事,请仿照下面的例子,将其余的六件小事各用一句话概括。
例:第一件:让“我”向卖糖的承认错误。
第二件: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
第四件:_____________。
第五件:_____________。
第六件:_____________。
第七件: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父亲”到底有没有将他的爱表达出来? 你觉得他表达爱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结尾写道:“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成年的“我”已经能够理解父亲深沉的爱的表达方式。
B.这是“我”的推测,“我”怀疑父亲的种种奇怪的言行下,隐藏着对“我”的爱。
C.这样结尾委婉含蓄,与全文的格调相和谐,既点明了父爱又不显突兀。
D.为“我”以前对父亲的爱理解得不够而自责。
5.你的父亲也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吗? 请你概括写出你感受到父爱的一件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母亲既要向“我”解释原因,又要考虑孩子的感受,生怕所说的话伤害到孩子,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怜爱。
2.动作 语言 神态 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3.环境 已经很晚 在母亲的陪伴下坚持练习 成功即将来临
4.示例: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去做,就可能做好;只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可能取得成功。
(二)1.环境 天气恶劣、寒冷
2.“我”感到心酸和难过 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拼命忍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自己笑脸依旧……
3.A 4.B 5.宁愿自己受冻也要给孩子买毛毯 伟大而无声的父爱
(三)1.父亲不懂得怎样表达爱。
2.开车送我到医院 生日会上吹气球 布置餐桌,做杂物 替我和母亲拍照 我骑自行车 不和我写书信、不打电话。
3.文中的几件事其实都表现了父亲的爱,只不过他对爱的表达非常深沉、含蓄。4.B
5.我的父亲也像文中的父亲一样。有一天我放学回来晚了,远远看见父亲站在小区门口张望,看见我后如释重负地笑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