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病句的 “诊断” 与“治疗”
指语言不规范的句子。
1、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
2、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
3、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病 句? “病句的诊断与治疗”即“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中考的必考点之一。
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在中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主观性试题。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病句类型重复累赘表意不明句式杂糅滥用虚词关联词语不当语法错误逻辑错误语言习惯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前后矛盾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中心语和修饰语搭配不当一方面和两方面前后矛盾多次否定引起混乱技法点拨 1.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注意: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该注意,
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能改动一处的,决不能改动两处,
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2.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对症下药、原意不变、尽量少改。修改病句的原则:
保持原意,少改多就。
联系语境,改动恰当。
着远整体,修改彻底。
以上原则、方法和操作可经简化为以下的歌谣:
①借助语感先体会,再提主干查枝叶。
②主干枝叶没问题,要看语序当不当。
③句首出现了介词,警惕主语会残缺。
④自相矛盾与重复,删去调换要简洁。
⑤“是否”“能否”关键词,一面两面要对应。
⑥否定词和关联词,有它出现要警惕。
⑦并列结构要当心,谨防前后出问题。
⑧增删调换灵活用,句子毛病定除去。
总之,修改病句要认真开动脑筋,巧用修改方法。病句类型重复累赘句式杂糅关联词语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一方面和两方面前后矛盾多次否定引起混乱前后矛盾残缺和多余(一)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从他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日记。看到老教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使我很受感动。民警李秀英抱着小兰兰一条胡同一条胡同地找孩子的家,最后终于在麻线胡同找到了,一进门就扑到妈妈怀里哭了起来。英雄的可歌可泣的壮举,猛烈地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在极度的激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滥用使动式造成主语残缺也可以删去“看到”通过老师的教育好同学们的帮助,使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2.谓语残缺在改革大潮中,新事物涌现出来。她整天在家做饭、挑水、扫地等琐碎的家务活,一天忙到晚。这些成绩跟飞跃发展的形势还差得远呢。3.宾语残缺这时舞台上传来了“台湾同胞,我们的骨肉兄弟”。4.定语、状语、补语缺少或者不完整作定语的主谓短语中谓语有残缺。为适应专业改造的要求,我校必须建立新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二)成分多余当时我们正在剧场进行排练新戏。1.主语有多余成分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谓语有多余成分3.宾语有多余成分6.补语多余中国队获得参加决赛阶段的资格。4.定语多余参加会议的既有老一代革命家,也有年轻的青年干部。5.状语多余也可以删去“青年”目前财政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也可以删去“很快”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庭里,就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搭配不当(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参加长跑的运动员在公路上驰骋。他的崇高品质 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形象飞奔。(二)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中国队在比赛中 发扬 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平,取得了冠军。他一直仔细 观察着对方的每一句话。 听着打出(三)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李强之所以这般刻苦,是因为有一种坚强的思想在支配她。凌海的农民今年又提出了响亮的战斗任务。今后我要努力地生活,报效伟大的祖国。经过耐心教育,他毕竟 醒悟过来了。口号意志工作终于(四)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五月的锦州,是繁花似锦、气候宜人的季节。他的革命精神,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 1.“是”字句中,主语和宾语并非同一或同类事物。2.动词作宾语中心的句子,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语序不当领操员的口号划破了寂静的清晨。(一)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二)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全体同学深刻地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皎洁的圆月,灿烂的放射出光芒。(三)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他便瞪了我狠狠地两眼。(四)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一列火车 轰隆隆地突然从东面开过来。林小梅成为造船厂出色的第一个女气焊工。(五)多层状语语序不当1、无论干部群众,毫无例外,要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要”应改为“都”)
2、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应为“尽管”。
3、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只有……就……”改为“只有……才……”。)关联词不当例1: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
例2: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或改为“出自一位……华裔作者之手”)
例3: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句式杂糅一方面和两方面前后矛盾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颜面,而且决定着祖国的荣誉。(“输赢”是两方面,后面只说了一方面,“输赢”与“荣誉”,前后不照应。)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努力的程度。(“多寡” “大小”是两方面,后面只说了一方面,“多寡” “大小”与“努力的程度”,前后不照应。) 1、大家都讲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2、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3、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4、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5、我上完四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6、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7、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
8、她的成绩在班上是比较最好的。
9、树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把树枝都压弯了。
10、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也不武断。
11、 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自相矛盾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不再发生”等于让它再发生,应去掉“不”字。
2、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应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时时刻刻不忘”或“无时无刻不在”。
3、我们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避免不犯”等于要犯错误,应改为“避免犯错误”。
4、“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反问也是一重否定,三重否定又成了否定,应去掉“没”字。
5、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不是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应去掉“不是”二字。多次否定引起混乱6、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应去掉“免”字。
7、我看谁也不可否认这出戏没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应去掉“没”字。
8、现在科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少一个“不”字变成了否定,应改为“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9、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否定不当,应去掉“不能说”三字。
10、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否定不当,应去掉“不是”的“不”字。多次否定引起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