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唯物史观)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其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当时历史潮流的是 ( )
A.改组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工商业
C.改革军事,增强军事实力 D.推行文化教育
2.(跨美术整合)下面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彼得一世 ( )
漫画:宫廷舞会上,穿着西式服装的彼得拿起一把大剪刀,冲到叔叔跟前,把他胡子“咔嚓”剪了。叔叔痛哭,彼得说这是野蛮落后的象征,以后不许留胡子
A.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专制统治
B.创建军队,实现富国强兵
C.向西方学习,实行全面改革
D.废除农奴制,提倡“文明开化”
3.(教材P7正文改编题)下图摘录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 )
※创建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学校、报纸
※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A.建立起沙皇专制统治
B.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4.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这里的“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的 (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5.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废除农奴制度为好。”“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本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消灭农奴制度
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D.打击封建势力
6.据俄国发放身份证和外出打工证的资料统计,19世纪60年代半年证和一年证的发放比例为43.8%和41.2%,短期证只占14.5%。由此可见,当时俄国 ( )
A.阶级剥削制度终结 B.农奴逐渐获得自由
C.中央集权体制建立 D.手工工场规模庞大
7.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此后,俄国的旧制度被削弱,工业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旧制度被削弱”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A.使俄国赢得了一战的胜利 B.废除了腐朽沙皇专制统治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8.改革后的农民,在政治上仍然受压迫,经济上照旧依附于地主,他们承担着赎金、贷款利息以及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的重压。由此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 ( )
A.复杂性 B.彻底性 C.掠夺性 D.延续性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
材料二 (教材P9“知识拓展”改编题)在俄国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一些青年军官感受到了西欧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回国后,他们为推翻落后的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积极宣传民主思想。1825年12月,他们发动了武装起义,结果起义失败。1825—1855年,俄国农奴不堪压迫,先后发动反抗暴动500多次。基于对农奴制度弊端的清醒认识,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俄国不同阶层为了促进社会转型作出的努力。
材料三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得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3)材料三认为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请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说明。
1.(唯物史观)波戈金认为,“彼得大帝把俄罗斯变成欧洲的一员,开始为它赢得尊重”。卡拉姆津则认为,“我们变成了世界公民,但在某些方面却没有成为俄罗斯公民,这个过错是彼得的”。这说明 ( )
A.历史是可以任意解释的
B.后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客观
C.历史是绝对客观公正的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角度不同则结论不同
2.(教材P8正文改编题)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由此可知,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
①市场 ②劳动力 ③资金 ④原料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3.(历史解释)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据此判断俄国农奴制改革 ( )
A.仅是战争失利后的应急举措
B.源自本国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C.彻底改变了农奴的生活状态
D.未满足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4.(时空观念)下面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 (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俄国沙皇废除农奴制改革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道路
D.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进步
5.下表反映出俄国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A.都使社会出现了新的气象
B.推动了俄国教育的近代化
C.农奴在改革中获得了土地
D.彻底改变了俄国落后面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材知识】
沙皇 农奴制 工商业 富国强兵 手工工场 军事强国 近代化 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 资产阶级 赎买 农奴制 发展资本主义
【基础巩固】
1.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沙皇彼得一世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他鼓励发展工商业,顺应了当时历史潮流,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B符合题意。
2.C 3.C
4.B 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的根源是落后的农奴制度,故此处的“觉醒”指的是人们认识到农奴制的腐朽。
5.C 由材料“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废除农奴制度为好”“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6.B 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可知,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所以材料体现了农奴逐渐获得自由。故选B。
7.D 结合材料信息“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法令”可判断出这一事件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符合题意。
8.C
9.(1)态度:维护或强化。原因: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农奴制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2)青年军官:宣传民主思想,反抗专制,发动武装起义。农奴:不堪压迫,多次进行反抗暴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顺应历史潮流,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
(3)“延缓了革命”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沙皇统治。“不能消除革命”指出了其局限性,即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思维进阶】
1.D
2.B 由题干信息“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知,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由“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可知,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3.B
4.D 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D符合题意。
5.A 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从表中的信息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两次改革均推动了俄国历史发展,使俄国社会出现新气象,故选A。B、C不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D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