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时训练: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时训练: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2 17:4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早期发电机,在此基础上,发电机不断完善并进入生产领域。据此推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
A.发明主要源于工匠经验
B.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发明推动新材料出现
2.前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始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的主要根据是(  )
A.交通工具  B.机械设备  C.能源动力 D.通信技术
3.(跨数学整合)下面是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其中,直接导致在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的科技成果是 (  )
A.蒸汽机的改进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动机的发明
4.(历史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企业家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小时降低为1.5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福特汽车的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C.新的生产方式保证了产品质量
D.新的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5.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科学家故事会”的历史活动课,下面科学家及其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诺贝尔—现代炸药的发明者
B.夏尔多内—现代塑料的发明者
C.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
D.爱迪生—“发明大王”
6.(跨数学整合)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
年份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万人) 7.8 27.2
产量(万吨) 320 2950
投资额(亿美元) 1.21 59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
C.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7.(时空观念)下图展示的是17世纪后欧美地区巧克力逐渐从奢侈品变成大众能消费得起的普通商品的过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B.交通运输业的进步降低原材料的运输成本
C.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阶级待遇提高
D.可可豆产量提高,巧克力工厂随之增多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的科技发明
材料二 乔治驾驶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
亲爱的妈妈:
  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回家,与您共度圣诞节!
您的儿子乔治(1930年12月23日)
材料三 ……生产在19世纪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材料四 1870—1913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
英 法 德 美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4 3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材料一图(a)的发明与谁有关 根据材料一,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写出两点即可)
(2)材料二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式交通工具
(3)根据材料三,说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四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 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1.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材料主要说明 (  )
A.汽车的发明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B.蒸汽船的噪音引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C.科技创新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D.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崇敬和爱戴
2.(跨数学整合)下面是世界工业发展指数(以1913年为100),这表明 (  )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9 13 20 27 41 59
A.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C.科学发展日新月异  
D.西方国家社会巨变
3.(历史解释)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全境“拼尽全力铺设铁路,为的只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动员更大规模的士兵奔赴战场”。战争爆发后,技术的进步却让“几千名士兵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被机枪扫射殆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科学革命迎来技术发明的高潮
B.一战波及亚、非、欧三洲和太平洋地区
C.工业革命加剧了战争残酷程度
D.战争粉碎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野心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全国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全国约90%的麻织品生产。
材料二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世界文明史》
(1)“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必备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以上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论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请你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2)“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又一核心素养。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个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的年代尺,至少出示三项发明。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材知识】
第一次工业革命 科学研究 六七十 科学研究 工业生产 电磁感应 爱迪生 
电气时代 戴姆勒 狄塞尔 本茨 福特 飞机 硫酸 诺贝尔 塑料 人造纤维 
生产力的发展 工业化 垄断组织 垄断 对外扩张
【基础巩固】
1.C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根据题干中“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早期发电机,在此基础上,发电机不断完善并进入生产领域”,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们把发明成果投入生产,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故选C。
2.C 
3.C  本题考查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汽车、飞机等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交通工具,并推动了石油等新能源的发展,故选C。
4.D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据材料中“引入流水线……时间由12小时降低为1.5小时……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等信息可知,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提高了福特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故选D。
5.B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的是人造纤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故选B。
6.D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870—1900年,美国钢铁业的企业数量减少,工人数量增加,产量和投资额迅速增长。这表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出现垄断组织。
7.A 
8.(1)人物:爱迪生。历史信息:电器已经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力作为新的能源在19世纪末得到广泛应用。
(2)汽车、飞机。
(3)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思维进阶】
1.D 2.A 3.C
4.(1)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
(2)略。(要求:时间和事件必须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