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机械与人
1.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 B.
C. D.
2.绵阳一号桥是斜拉桥,斜拉桥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大,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索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按设计时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左侧拉索拉力大小(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F以及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10 N 10 N B.20 N 20 N C.20 N 10 N D.10 N 20 N
4.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动滑轮的重力为,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大小错误的是( )
A. B. C. D.
5.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B.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快
C.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D.机械效率越高,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小
6.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 N时,能使杠杆平衡
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
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
8.如图是一款名叫“蜗小白”的无人驾驶扫地车,正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并将地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此过程中,扫地车整体的( )
A.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变大,机械能变大
C.动能不变,机械能变大 D.动能变大,机械能不变
9.下列有关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弯弓射箭,箭的动能转化为弓的弹性势能
B.拦河大坝使上游的水位升高,提高了水的重力势能
C.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人造卫星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10.如图,利用轻质滑轮组以的速度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则拉力F的功率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A.、 B.、 C.、 D.、
11.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士兵用力拉动一个杠杆,会将石块抛向敌方阵营,它是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要把石块抛出去,图中作用在A点的力沿________(选填“a”“b”或“c”)方向最小。
12.重1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方向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后撤去拉力,物体又向前滑动了5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重力做的功为______J。
13.如图所示,小华用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物体使其上升5m,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___N,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_m;实际测量出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___________N,若绳子最多能承受300N拉力,则小华最多能提升___________N的物体。
14.如图,滑轮重小于物重(绳重、摩擦不计),使用甲图滑轮最大的好处是_____;若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则_____、机械效率_____(“<”、“=”、“>”)。
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
(1)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________。
(2)在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过程中,我们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同时改变多个量,进行探究测量。
(3)探究完杠杆平衡条件后,小英同学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杠杆。
a.在农村老家她发现一种舂米工具,它的实质是一种杠杆,其示意图如图丙所示。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用力将它踩下去的过程中,动力是________(选填“它的重力”或“脚踩的力”),脚松开到打在石臼内的谷物时,它的重力是________(选填“动力”或“阻力”)。
b.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两种墙壁开关也是杠杆,如图丁,其按钮可绕面板内的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________(填“1”或“2”)较易损坏。
16.用图甲所示的滑轮提升重为200 N的物体,10 s内将其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 m,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摩擦),求:
(1)画出图甲中滑轮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图甲中绳端移动的速度大小;
(3)拉力F的功率;
(4)若用图乙所示方式匀速提升该重物,求拉力的大小。
2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人给小车一个向前的拉力作用,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向前移动了距离,人对小车做功。搬石头时,人给石头一个力的作用,石头在力的作用下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石头没有做功。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运动员将杠铃举着不动,运动员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
2.答案:B
解析:以索塔与桥面的交点为支点,左侧拉索的拉力为动力,汽车对桥的压力为阻力,当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减小,在阻力和动力臂不变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左侧拉索拉力大小一直减小,故B正确。
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相同,所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 N时,A物体受的拉力为10 N,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力的平衡可知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拉力F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因此,在不计摩擦与轮重时,。
4.答案:C
解析:不计摩擦和绳重,由图知道,由两股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所以,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设物体升高的高度为h,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提升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又因为,所以拉力的大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故机械效率是,所以拉力的大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C选项中结果反推导知道,不符合机械效率的定义,故C错误,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与机械省不省力无关,故A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而不能说明做功的多少、做功的快慢,故B错误;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不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所以功率越大,说明做功越快,故C错误;由可知D正确。
6.答案:A
解析:铅球在整个飞行过程中,质量不变,铅球一直在运动,动能不为零;从出手到最高点过程中速度减小,此过程动能减小;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到达地面时最大,此过程动能增大;整个过程动能先减小再增大。A项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每个钩码重力为,设每个小格长度为L,则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在A点挂4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杠杆不能平衡,A错误;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 N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杠杆不能平衡,B错误;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当力臂小于时费力,C错误;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力臂最大为,由杠杆平衡条件知,,最小拉力为1.5 N,D正确。故选D。
8.答案:B
解析:无人驾驶扫地车,正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并将地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其质量变大,速度不变,动能变大;高度不变,但质量变大,所以重力势能变大,故机械能变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析:弯弓射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A错误;拦河大坝使上游的水位升高,提高了水的重力势能,故B正确;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人造卫星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则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因为物体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F处的速度为
则F的功率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费力;c
解析:石块对杠杆的压力为阻力,人拉杠杆的力为动力;由图知,使用该杠杆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该杠杆为费力杠杆,但可以省距离;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就越小;当在A点施加垂直于杠杆向下的力时,力臂为,此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即沿c方向的力最小。
12.答案:200;0
解析: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m,故其做功为
由于物体在重力方向上无位移,故重力做功为零。
13.答案:100;10;20;580
解析:由于动滑轮上承担重量的绳子股数,所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若实际测量出拉力为110N,由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为
由可知,小华最多能提升的物体重力为
14.答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解析:由图可知,甲图中的滑轮轮轴固定不动,所以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甲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而乙图中的滑轮是动滑轮,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所以;故。
甲乙两图中的重物相同时,如果升高相同的距离,则有用功相同;在绳重、摩擦不计情况下,甲图中的拉力做的功等于有用功,而乙图中的拉力做的功包括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所以乙图中的总功更大些,因此乙图中滑轮的机械效率会比甲图中的小。
15.答案:(1)3;先变小后变大
(2)可以
(3)a.脚踩的力;动力
b.1
解析:(1)设杠杆上的一个小格长为L,每个钩码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道,,解得,即应在B处挂3个钩码。由图乙知道,为最长力臂,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长后变短,而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测力计示数将先变小后变大。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不断改变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可以同时改变多个量,多次进行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实验次数过少,导致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便于从中寻找普遍规律。
(3)a.用力踩下这个装置的时候,脚踩的力使得杠杆转动,而装置自身的重力阻碍了杠杆的转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动力是脚踩的力,阻力是杠杆自身的重力。脚松开后,杠杆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转动,此时的动力是杠杆自身的重力。b.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1较易损坏,2不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2这种开关的力臂较大,按动需要的力较小。
16.答案:(1)
(2)0.1 m/s
(3)20 W
(4) 200 N
解析:(1)滑轮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甲对滑轮向下的拉力、F对滑轮向下的拉力、天花板对轮竖直向上的拉的共同作用,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答:滑轮所受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10 s内将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 m,则绳端移动的速度大小为
答:图甲中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1 m/s
(3)不计绳重和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摩擦,拉力F的功率为
答:拉力F的功率为20 W
(4)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即拉力仍为200 N。
答:拉力的大小为20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