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二单元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课题1 空气
人教版
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
2.能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约占1/5体积的结论;
3.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学习目标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①扇子朝脸扇 ———有风
②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
③将一个空的塑料瓶倒放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并向下压
———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倾斜后有气泡冒出
体验探究
一、历史上探究空气组成
瑞典舍勒
法国拉瓦锡
英国普利斯特里
新课讲授
拉瓦锡实验分析
装置
原理
汞 +
氧化汞
银白色液体
氧气 加热无色
气体
红色固体
Hg
O2
HgO
反应物
标示物
(1)曲颈甑中和汞槽中的汞分别起什么作用?
曲颈甑中的汞是反应物,汞槽中的汞是标示物。
新课讲授
拉瓦锡实验分析
装置
原理
汞 +
氧化汞
银白色液体
氧气 加热无色
气体
红色固体
Hg
O2
HgO
新课讲授
(2)为什么玻璃钟罩内的汞液面会上升?
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密闭体系的气体减少,压强降低。
拉瓦锡实验分析
装置
原理
汞 +
氧化汞
银白色液体
氧气 加热无色
气体
红色固体
Hg
O2
HgO
新课讲授
(3)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玻璃钟罩内上升的汞量。
(氧气减少的体积=钟罩内汞增加的体积)
针筒抽气实验
新课讲授
针筒抽气实验
V
(被
抽走的空气=V倒吸的水
抽走的空气的体积约等于瓶内水的体积)
新课讲授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新课讲授
现象: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量约占集气瓶空气体积的1/5
分析: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弹簧夹后,大气压将烧杯里的水压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知识归纳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2O5
红磷
P
氧气
O2
读作: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知识归纳
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为何选择红磷?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烟(固体),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瓶内减少氧气的体积等于倒吸进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不能,因为蜡烛燃烧,虽然会消耗氧气,但是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外压强变化不明显。
探究思考
2.为什么集气瓶预先加入少量水?
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固体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同时还可以吸收有毒的生成物。
探究思考
氮气约占78%
氮气(N2)
氧气约占21%
氧气(O2)
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稀有气体约占0.94%
二氧化碳约占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知识归纳
问题:空气和氧气有什么区别吗?
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组成空气的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氧气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是纯净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N2 二氧化碳CO2
探究思考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区别 物质的分类 概念
有无化学符号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比如氧气 有,比如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比如空气
无
新课讲授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为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课堂练习
B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A
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的比值保持固定不变
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可以制取氧气和氮气
D.按质量分数计算,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课堂练习
C
科学家认识空气组成
拉瓦锡
借鉴
实验与分析
空气组成
混合物
(由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
(如由一种物质组成)
物质分类
①密闭装置
②充分消耗氧气
③生成物不能为气体
课堂小结
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知道氮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能列举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2.了解典型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能举例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初步形成保护空气的意识。
学习目标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里面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旧知回顾
为什么潜水时会用到氧气呢?
此处应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呢?
潜水
氧气的用途
新课讲授
氧气性质:能供给呼吸
潜水
医疗急救
动植物呼吸
新课讲授
用途
性质
能供给呼吸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性质】
有一定关系
新课讲授
这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
蜡烛燃烧
天然气燃烧
火柴燃烧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思考探究
氧气性质:支持燃烧(助燃性)
炼钢
化工
航天
气割
气焊
新课讲授
用途
性质
决定
反映
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性质】
能支持燃烧
炼钢
航天
新课讲授
P29讨论: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上升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水面不能继续上升,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思考讨论
通过日常生活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你能否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 气体 无味
不易溶
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许多实验事实表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思考讨论
用途:氮气可以用作保护气
灯泡
薯片等食品
性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决定
新课讲授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液氮降温
冷冻麻醉
磁悬浮列车
氮气其他性质
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新课讲授
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 约占空气的0.94%
(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等)
二氧化碳(CO2)
约占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
约占0.03%
新课讲授
稀有气体用途
通电能发光
霓虹灯
还可用于飞艇、焊接金属保护气、液氦冷冻机等
密度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
液氦可提供低温环境
新课讲授
典型例题
9.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制成各种电光源
B. 食品防腐
C. 医疗冷冻麻醉
D. 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A
10.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A
保护空气
环境问题
污染物来源
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
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探究思考
环境问题的分析
温室效应加剧
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
氟利昂
酸雨 臭氧空洞
空气的污染物:①粉尘
(可吸入颗粒物);
②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和汽车尾气
新课讲授
空气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臭氧
PM10
PM2.5
酸雨
有毒
新课讲授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呢?
脱硫塔
充电汽车
对煤进行脱硫
新课讲授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呢?
开发清洁的新能源
植树、造林、种草
新课讲授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呢?
加强大气监测
新课讲授
汽车尾气净化器
NOx CO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呢?
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
CO2 N2
二氧化碳 氮气
新课讲授
典型例题
1.小明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 )
A. PM2.5与雾霾天气
B. 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
C.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
D
2.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氮气
D. 可吸入颗粒物
C
空气
二氧化碳
(CO2)…
包含
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
各有用途
氧气(O2)
氮气(N2)
氦气(He)
性质
用途
反映
决定
空气污染物
有害气体
防治空气污染
(SO2、NO2、
CO、O3)粉尘
(可吸入颗粒物)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