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齐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齐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14 09:5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齐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
C.颤藻、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 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
2.羊吃草获得营养物质,那么羊和草的化学元素种类以及含量上的特点分别是( )
A.种类和含量都相差很大
B.种类和含量都相差不大
C.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D.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多相差很大
3.下图为某动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是蛋白质和脂质合成的场所 B.结构②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结构③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D.组成④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
4.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在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转换到高倍镜后,一般需用凹面镜、大光圈来调节亮度
5.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
6.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7.某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能使人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病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3Z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B.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只来自氨基
C.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H3Z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D.若H3Z被水解成1个二肽,3个四肽,5个六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35
8.如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选项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是( )
A.细胞、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器、细胞质基质
B.脂质、固醇、脂肪、胆固醇、性激素
C.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蓝细菌、念珠蓝细菌
D.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蛋白质、磷脂
9.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兔成熟红细胞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 倍
B.糖类分子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也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脂质结合
C.构成细胞膜的所有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D.磷脂双分子层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1.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下列关于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壁的物质中不含纤维素,但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肽聚糖)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
C.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D.细胞中无含有核酸的细胞器
12.夏季,某河流受到污染后,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爆发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下列关于蓝细菌和绿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B.均以细胞壁为系统的边界
C.均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均以脱氧核糖核酸为遗传物质
1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 Mg2+影响植物生长
C.长跑后腿部肌肉抽搐,是因为跑步时流汗过多导致细胞里 Na+含量过低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14.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15.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16.硝化细菌、烟草、HIV病毒的核酸中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
A.4、8、4和4、8、4 B.4、5、4和4、5、4
C.5、5、4和8、8、4 D.4、8、4和4、5、4
1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
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
D.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
18.如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结构及部分细胞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具有选择透性,而①具有全透性
B.③中含有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质
C.④是产生mRNA和核糖体的场所
D.胰岛素的形成离不开⑤和⑥
19.脂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与脂质相符的是( )
A.构成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 C、H、O、N 四种
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膜中都含磷脂
C.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少,产生的能量多
D.固醇类物质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20.已知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这两种多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相同,但其生理功能截然不同,对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空间结构不同 B.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C.氨基酸种类不同 D.肽链中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不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40分)
21.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图中___________(填标号)具有核膜,因此属于真核生物。
(2)图中④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的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型生物,而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是自养型生物。
(3)图①~⑤中的各种生物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______、________(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_______。
(4)各种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______性。
(5)⑤的细胞内含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
(6)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衣藻结构如图①所示,实际鞭毛位置应该在________(填“上侧”或“下侧”)。
22.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每空2分共10分):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
23.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的功能越复杂,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类越多。
(3)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与鼠细胞的融合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一般情况下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1、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以及多种细胞器,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
3、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白细胞是真核细胞,这两种细胞都具有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多种功能有关,A正确;
B、发菜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水绵细胞中具有叶绿体,B错误;
C、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伞藻和小球藻是真核生物,它们细胞中具有细胞核,C错误;
D、黑藻是植物,其细胞具有细胞壁,根瘤菌是细菌,其细胞也具有细胞壁,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具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A。
2.D
【分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体现在元素种类上;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也存在差异性,体现在元素含量上。
【详解】A、植物与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含量相差很大,A错误;
B、植物与动物体内的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B错误;
C、植物与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C错误;
D、植物与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D正确。
故选D。
【点睛】没有哪一种元素是生物特有的,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但同种元素的含量在不同生物体内是有差异的。
3.C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动物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核糖体,②为核仁,③为核孔,④为染色质。
【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不是脂质的合成场所,A错误;
B、结构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和rRNA的合成有关,B错误;
C、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
D、组成④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识记细胞核的各个组成及功能,以及内质网和核糖体功能的区别。
4.B
【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防止损伤镜头,A正确;
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B错误;
C、换成高倍镜前,应先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C正确;
D、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一般需要用凹面镜或换大光圈来调节亮度,D正确。
故选B。
5.B
【分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详解】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故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A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的合成都需要相关酶的催化,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的分解需要蛋白酶的参与,而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解不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C错误;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破坏肽键,且核酸分子中不含肽键,D错误。
6.B
【分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主要包括颤蓝细菌、发菜。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等,A正确;
B、蓝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核膜、核仁等结构,只有拟核,B错误;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场所是质膜(和细胞溶胶),D正确。
故选B。
7.D
【分析】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其基本单位应为氨基酸,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肽链中肽键数=氨基酸数—1。
【详解】A、H3Z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A错误;
B、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B错误;
C、H3Z口服时会被消化酶消化,失去其应有的作用,C错误;
D、若H3Z被水解成1个二肽,3个四肽,5个六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1+3×3+5×5=35,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多肽命名的依据是根据其所含有的氨基酸数,而不是含有的肽键数。
8.C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包括b和c,b包括d,d包括e。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细胞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包括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蓝细菌包括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详解】A、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等,其中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等,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是并列关系,细胞器不包括细胞质基质,A错误;
B、脂质包括固醇和脂肪等,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即胆固醇和性激素之间是并列关系,B错误;
C、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含蓝细菌,蓝细菌包含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等,C正确;
D、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磷脂,蛋白质和磷脂是并列的关系,不是包含关系,D错误。
故选C。
9.C
【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
【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
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
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A、兔子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膜,其细胞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所以将兔成熟红细胞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 倍,A正确;
B、糖类分子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脂质结合形成糖脂,B正确;
C、构成细胞膜的所有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
D、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细胞膜具有屏障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D正确。
故选C。
11.A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染色体、无复杂的细胞器。
【详解】A、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细胞壁的物质为肽聚糖,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物质,A正确;
B、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具有拟核,没有染色体,B错误;
C、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等复杂细胞器,但有核糖体,C错误;
D、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D错误。
故选A。
12.D
【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绿藻是真核生物。
【详解】A、绿藻不含藻蓝素,A错误;
B、不管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B错误;
C、绿藻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错误;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正确。
故选D。
13.C
【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因为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A正确;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生长,B正确;
C、长跑后腿部肌肉抽搐,是因为跑步时流汗过多导致血液里Ca2+含量过低导致的,C错误;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C。
14.D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只有在S酶的作用下形成M6P标志,才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最终转化为溶酶体酶,无识别过程的蛋白质则被运往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S酶在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正确;
B、由分析可知,部分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在S酶的作用下会转变为溶酶体酶,该蛋白质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在S酶的作用下形成溶酶体酶,而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溶酶体的合成会受阻,则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C正确;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不能被识别,最终会被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及作用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B
【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真核细胞中只有细胞核中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
16.C
【分析】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五碳糖分别为脱氧核糖和核糖,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T,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U。
【详解】硝化细菌,有细胞结构生物,既有DNA也有RNA,因此其碱基有A、G、C、T、U5种,含有核苷酸为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烟草是植物,其既有DNA也有RNA,因此含有碱基为A、G、C、T、U5种,含有核苷酸为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HIV病毒为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因此其碱基只有A、U、C、G4种,核苷酸也只有4种,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7.A
【分析】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然后分析选项中的关键点逐一判断。
【详解】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根据细胞代谢的需要,线粒体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A正确;
B、细胞质基质中含有RNA,不含DNA,而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DNA和RNA,所含核酸种类不同,B错误;
C、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的场所和运输通道,在未分化的细胞中数量较少,而胰腺外分泌细胞由于能合成并分泌含消化酶的胰液,细胞中的内质网数量较多,C错误;
D、分泌蛋白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D错误。
故选A。
18.D
【分析】上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结构及部分细胞器,从①到⑥分别为:核孔核膜染色质核仁内质网核糖体。
【详解】A、②是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①核孔对物质的运输仍有选择性,如RNA可以通过,而DNA不能通过,错误:
B、③是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错误;
C、④是核仁,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不能产生mRNA和蛋白质,错误;
D、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发生在⑥核糖体内,再分别由⑤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正确。
故选D。
19.D
【分析】脂质主要是由C、H、O 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构成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C、H、O三种,A错误;
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中膜结构的及基本支架,因此,所有的细胞膜中都含有磷脂,B错误;
C、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含有的碳、氢比例高,因此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产生的能量多,C错误;
D、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对生命活动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如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成熟,D正确。
故选D。
20.D
【分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详解】A、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正确;
B、氨基酸种类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正确;
C、氨基酸种类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
D、肽链中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相同都是肽键,D错误。
故选D。
21. ①②③ 真核 异养 ①和⑤ 细胞膜 细胞质(核糖体) DNA 多样性 藻蓝素 叶绿素 下侧
【分析】据图分析,①为衣藻,是一种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②为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为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④为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1)图①~⑤依次是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细菌和蓝藻,其中①②③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属于真核生物。
(2)④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的异养生物,①和⑤均可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
(3)图①~⑤中各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4)图中各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5)⑤是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6)显微镜下的物像与实物呈倒置关系,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衣藻结构如图①所示,实际鞭毛位置应该在下侧。
22. 血液 受体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胞间连丝
【解析】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3种:
(1)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3)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2、分析题图:①为血液,②为受体,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④表示胞间连丝。
【详解】(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着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就是这种形式。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胞间连丝。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信息交流,要求学生理解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3.(1)A 糖蛋白
(2)D 蛋白质
(3)B 磷脂双分子层
(4)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分析】分析题图:A是糖蛋白、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磷脂分子,D是蛋白质。
(1)
A表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表面,与细胞识别有关。
(2)
D表示蛋白质,其含量和种类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3)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4)
人与鼠细胞的融合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