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卷(三)
地 理
得分: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世界上的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洲,但在其他一些大洲自然环境中也有企鹅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大洲中,企鹅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北美洲
2.下图中有较多企鹅分布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武汉市菜市场经历了传统农贸市场主导—零售新业态扩张—社区尺度回落的历程,形成以大卖场生鲜部、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及社区菜场为主的复合型生活服务空间。下图示意2005-2020年武汉市菜市场时间演变专趋势。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武汉市服务范围最大的菜市场部门是( )
A.农贸市场 B.大卖场生鲜部 C.生鲜超市 D.社区蔬菜便民店
4.武汉市菜市场的演化历程表明,菜市场建设的核心价值是( )
A.提升品质 B.服务生活 C.降低成本 D.保障供给
高铁站是城市重要的对外通道,其选址大致有位于城市中心和位于城市外围两种模式。下图为某城市高铁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高铁站对城市内部发展的主要意义有( )
A.推动产业转型 B.促进农业发展 C.缓解交通拥堵 D.完善物流体系
6.两种模式相比,该高铁站布局的主要优势为( )
A.便于市民出行 B.扩大服务范围 C.降低用地成本 D.控制城市规模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山前平原2008-2015年当地降水量、蒸发量、水分盈亏量、地下水水位月变化折线图。据此完成7~9题。
7.折线①~④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降水量 B.②地下水水位变化 C.③水分盈亏量 D.④蒸发量
8.该地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 B.华北 C.华南 D.西南
9.关于图示四要素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与地下水水位变化一致 B.水分盈余时地下水水位上升
C.蒸发量最大时地下水水位最低 D.地下水水位最高约在2月份
塔里木河下游沿岸的胡杨林曾遭到严重破坏。塔里木河流域从2000年开始接受生态输水,“绿色走廊”逐渐重现。研究者分别选取了距离河岸不同远近的①②③④四地的胡杨进行观测。下图为四地在生态输水后不同胸径级胡杨的胸径生长量统计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根据植物生长的条件推测,图中四地中距离河岸最远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为扩展胡杨林“绿色走廊”的宽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河道输水与灌溉相结合 B.完善农田管道灌溉系统
C.沿河栽种胸径大的树木 D.放牧让牛羊吃掉老树叶
生物结皮是由微生物、地衣、苔藓包括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较紧密复合物。科研人员在沙丘上栽植植物进行固沙,随固沙时间的增加,土壤生物结皮及表土层厚度增加,对植被生长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人员对降雨后流沙和生物结皮土壤的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见下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第一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与流沙蒸发量相比有较大差异,是因为生物结皮土壤( )
A.雨水下渗慢,表面水分保持时间长 B.地表更粗糙,风速慢
C.地表更干燥,表面水分保持时间短 D.比热容增大,增温慢
13.第二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有( )
①生物结皮表面水分在第一阶段已被大量蒸发 ②生物结皮土壤持水量下降
③生物结皮覆盖在土壤表面,束缚住水分 ④生物结皮土壤土层厚度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随着固沙时间的增加,当地植被生长良好,是因为生物结皮(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提高土壤温度
C.增加土壤有机质 D.增加土壤疏松度
下表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开放时间,下图是游客在北京当地日落半小时前拍摄的“夕阳下的故宫古建筑”照片。据此完成15~16题。
北京故宫博物院开放时间 (除法定节假日外,周一全天闭馆) 日期4月1日~10月31日11月1日~3月31日开馆时间8:308:30闭馆时间17:0016:30
15.照片拍摄日期最可能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6.照片中古建筑柱子的影子朝向柱子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电站发展迅速。随着地面光伏电站大量增加,可用于安装建设的土地资源出现了严重短缺现象,制约了该类电站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光伏技术的另一分支——漂浮式电站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漂浮式电站可建设在多种水体之上,无论是天然湖泊、人工水库还是采煤沉陷区、污水处理厂,只要有一定量的水域即可进行设备安装。相对于地面光伏电站,漂浮式电站有许多优势。2017年6月7日,安徽淮南市潘集区田集街道采煤塌陷区闲置水面上,总装机容量为40MW的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基本建成,并网发电。电站虽漂浮于水塘上,但水塘原本为两淮采煤沉陷区,因此这座电站不仅在规模上领先全球,也代表土地空间的有效活化。这些带着“绿色”光环的电站,在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忧思。
(1)分析太阳能发电相对于火力发电的优点和缺点。(4分)
(2)指出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上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相对于地面光专伏电站的优势。(6分)
(3)有人提出:漂浮式光伏电站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建设时要慎重。试为该观点说明理由。(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融雪期间表层解冻土壤最易受到侵蚀。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图1为2019年3月16~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其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图2),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1)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3分)
(2)分析此流域该年3月16~21日融雪径流量峰值与泥沙含量峰值时间不一致的原因。(4分)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土壤退化的作用。(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横断山区某山两坡积雪覆盖率受多种气象因子影响:低海拔地区降雨比例高,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高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正相关;在西南坡,风速与积雪覆盖率呈正相关,在东北坡,风速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
该山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下图为横断山区夏季两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
(1)说明图示a曲线所属坡向及判断依据。(4分)
(2)分析该区域低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而高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正相关的原因。(4分)
(3)推断夏季横断山区东北坡风速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的原因。(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金沙江上游河段河谷阶地地貌普遍发育(图1)。研究人员通过对杨家村观测点(图2)的阶地形态及物质组成进行勘察,发现该处发育湖相沉积层。
(1)说明该区域河流阶地普遍发育的原因。(7分)
(2)推测杨家村阶地湖相沉积层的成因。(6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B B A C C B D D A A C C D D
1.B【解析】南美洲靠近南极洲,南部纬度较高,西岸基本上受强大的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凉爽,适合企鹅生存。
2.C【解析】③处有寒流经过,气温较低,且有上升流,海洋鱼类多,食物丰富,故企鹅分布较多。
3.B【解析】从图中看,农贸市场、大卖场生鲜部、生鲜超市、社区蔬菜便民店四者的数量近年来有明显差异,大卖场生鲜部数量最少,大卖场生鲜部要服务整个城市,其数量少,说明单个大卖场生鲜部服务范围很大,才能保证服务整个城市,故B正确,A、C、D错误。综上,选B。
4.B【解析】材材料中说“武汉市菜市场经历了传统农贸市场主导——零售新业态扩张——社区尺度回落的历程”,可看出菜市场的位置离社区居住区越来越近。这种位置变化没有改变蔬菜品种、质量等,体现不出提升品质,故A错误;离社区居住区越来越近,方便了居民购物,服务了生活,B正确;成本与店面租金、菜品保鲜有关,是否降低了,无法推断,故C错误;靠社区近主要是方便就近获取市场,取得更大效益,不是保障供给,故D错误。综上,选B。
5.A【解析】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铁站的布局,可以加强城市对外联系,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促进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故A正确;农业在城市内部占比非常低,因此高铁站对城市内部农业发展作用不大,故B错误;高铁线路对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缓解作用不大,主要是联系外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故C错误;高铁是城市重要的对外通道,完善的是城市与外部的物流体系,不是城市内部,且以客运为主,故D错误。答案选择A。
6.C【解析】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布局铁路线位于城市外围,由于郊区地价较低,可以大大降低用地成本,故C正确;该高铁站布局在郊区,增加市民的出行距离,有所不便,故A不选;高铁线路布局一般服务范围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因此并没有在实质上扩大服务范围,故B不选;该模式的高铁站布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规模,故D不选。答案选择C。
7.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降水量与蒸发量应该为正值,地下水水位变化与水分盈亏量既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因此可判断,①②是降水量与蒸发量、③④是地下水水位变化与水分盈亏量,B、D选项错误。①曲线最大值出现在4、5月份,②曲线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可判断,该地4、5月份雨季未到,气温升高,蒸发量达最大,而雨季应该在7、8月份到达,因此①曲线为蒸发量,②曲线为降水量。一般来说水分盈亏量是根据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可得,因此根据某个月份,如5月,蒸发量大约在150mm左右,降水量在50mm左右,该月份的水分盈亏量应该在-100mm左右,符合数值的应该是③曲线,因此③曲线为水分盈亏量,④曲线为地下水水位变化,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
8.B【解析】根据上题推测,该地4、5月份雨季未到,气温升高,蒸发量达最大,而雨季在7、8月份到达,符合华北平原的气候特征,B选项正确。东北地区的纬度更高,气温更低,4、5月份的蒸发量较小,不符合特征,A选项错误。华南地区雨季在4~5月份,C选项错误。西南地区也位于南方地区,雨季也应该较早,D选项错误。故选B。
9.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下水水位变化与降水量不完全一致,A选项错误。水分盈余时,地下水水位不一定上升,如6~7月份,水分盈余,但地下水水位变化为负值,说明在下降,B选项错误。蒸发量最高时在5月,地下水水位变化仍然为负值,说明地下水水位还在下降,并没有达到最低,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地下水水位最高时应该是在地下水水位变化由高变低的过程中,水位变化等于0的时期,地下水水位最高,因此应该在2月份,D选项正确。故选D。
10.D【解析】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是影响胡杨生长的主要因素,输入河道的地表水,沿着河道逐渐向两侧的地下渗透和扩散,河道处的水位最高,远离河道的地下水位变深变低,导致胡杨(同一胸径级)生长量越来越小,据图分析,图中④处的胸径最小,说明距离河岸最远,故选项D正确。
11.A【解析】沿河道输水带来的生态效益是河道两侧的胡杨长势恢复良好,在空间上表现为以河道为轴线的带状分布(“绿色走廊”),但是远离河道的胡杨长势并没有得到明显恢复。为此,需要改进输水方式,由沿河道输水改为河道输水与灌溉相结合,让大面积的胡杨林能够受水,扩大“绿色走廊”的宽度,故选项A正确。而完善农田管道灌溉系统,主要针对农田,且是管道输水,难以外溢,B错误。沿河栽种胸径大的树木会加大对地下水的吸收,让远处更加缺水,C错误。牛羊不会吃掉老树叶,放牧反而会破坏胡杨林,D错误。故选A。
12.A【解析】由材料可知,生物结皮土壤能提高生态系统的防御风和水侵蚀的能力。它能减慢雨水的下渗速度,使表面水分保持的时间变长,与流沙蒸发量相比有较大差异,因此A正确。故选A。
13.C【解析】到第二阶段,生物结皮表面水分在第一阶段已经被大量蒸发,并且生物结皮覆盖在土壤表面,束缚住水分。生物结皮对土壤持水量影响不大,也不会使土层厚度下降,因此C正确。故选C。
14.C【解析】生物结皮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土壤的矿物质和疏松度都与成土母质有关,生物结皮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因此C正确。故选C。
15.D【解析】照片是游客在北京当地日落半小时前拍摄的故宫建筑群照片,拍摄时应该在故宫闭馆前拍摄且闭馆时接近日落。故宫4月1日~10月31日17:00闭馆,此时间段北京18点后日落;11月1日~3月31日16:30闭馆,此时间段北京18点前日落;春秋分18点日落,因此只有12月22日前后是18点前日落,D正确。故选D。
16.D【解析】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可能是12月22日前后日落半小时前拍摄的故宫建筑群照片,12月22日前后北京市日落西南,此时太阳应该在西南方位,柱子的影子朝向东北,D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优点:可再生,清洁,运营成本低。(2分,1点1分,答对2点给满分)缺点:受地域限制较大,不稳定,能量分散,占地面积广。(2分,1点1分,答对2点给满分)
(2)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资源;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效应,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从而获得更高的发电量;将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可减少水面蒸发量,抑制水中藻类繁殖,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光伏电站建立在水中,可以减少灰尘对组件的污染,且方便组件清洗,同时闲杂人员与动物难以接近组件,可有效防止人员及动物对组件的破坏;对比陆地,水面相对开阔,可以有效避免山体、树林等对组件的遮挡,太阳能照射面积均匀且光照时间长;不需要组件基础和支架,节省基础和支架造价,节约成本。(6分,1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
(3)漂浮式光伏电站建在天然湖泊和人工水库上,会遮蔽水面,影响其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功能的发挥。(2分)光伏板会挡住阳光,改变环境温度,打破原有生态平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还会使鸟类等丧失栖息地,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2分)
18.(1)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速度快且融雪量大,坡地径流侵蚀力强;(1分)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出现,使表层土壤可蚀性增强;(1分)地表裸露,缺少植被(或农作物)保护。(1分)
(2)随着气温回升,17日坡面积雪快速融化,此时表层土壤尚未解冻,下渗少,融雪径流达最大;(2分)17~19日,土壤反复冻融,可蚀性增加,加上径流减少,含沙量达到峰值。(2分)
(3)增加下渗量,减小坡面径流,减少土壤冲刷;(2分)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减轻对黑土的冲刷;(2分)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2分)
19.(1)a为西南坡,(2分)夏季风迎风坡,水汽充足,a曲线在较高海拔段为湿绝热气温变化曲线。(2分)
(2)低海拔地区,雨水向积雪传热、雨水侵蚀积雪,故呈负相关。(2分)
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降雪多,故呈正相关(积雪覆盖率越高,下垫面反射越强,气温越低)。(2分)
(3)夏季风越过山顶后,气流下沉增温,风速越大,流过积雪的热风越多,导致融雪越多。(2分)
背风坡气流下沉速度大,区域降雪概率越低,积雪覆盖减少。(2分)
【解析】(1)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因此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2)低海拔地区降水多以降雨为主,且雨水比积雪温度高,热量向积雪传递;雨水冲刷并渗入积雪,引起积雪表面对阳光的反射率降低,会导致积雪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促进积雪融化。
(3)本题考查夏季横断山区东北坡风速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积雪覆盖率的相关知识。横断山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偏南风),该山区东北坡是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风速越大,焚风影响范围越广,积雪覆盖率越低。
20.(1)位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壳运动强烈,(2分)地壳的上升期与稳定期交错;(1分)稳定时期以河流沉积作用或侧蚀作用为主;(2分)上升运动时期河流下蚀作用强烈,形成阶地。(2分)
(2)附近山地发生滑坡或崩塌,形成滑坡体;(2分)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分)上游水流携带的泥沙受湖水顶托,速度减慢,形成湖相沉积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