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地区西海岸、平度、胶州、城阳四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地区西海岸、平度、胶州、城阳四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12 20:00:40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高三化学试题 2022.11
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2.选择题答案用 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 0.5mm 黑色中性笔作答,答案
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i 28 S 32 Cl 35.5
Cu 64 In 11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和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侯氏制碱过程中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 NH3,后通 CO2
B.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用,若混用能产生有毒气体
C.卫星探测器上的太阳能电池帆板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汽车尾气处理”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2021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有关物质的转化过程示意图如
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CO2和 CH3OH均属于非电解质
C.反应②每生成 1mol CH3OH转移 6NA个电子
D.“C6→淀粉”过程中只涉及 C﹣O键的断裂和生成
3.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④使用前需检漏 B.①、③常用于物质的分离
C.④洗净后必须要进行烘干 D.⑤可用于冷凝回流
高三化学试题 第 1页(共 8页)
4.在氢氟酸溶液中加入Na2CO3和Al(OH)3,生成冰晶石的反应为 2Al(OH)3+3Na2CO3+12HF
=2Na3AlF6+3CO2↑+9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Ne]3s1<[Ne]3p1
B.CO2结构式可表示为 O=C=O
C.冰晶石中存在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
D.HF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F+H ﹣2O H3O++F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电路板:2Fe3++3Cu= 2Fe+3Cu2+
B.浓硝酸中加过量铁粉:Fe+6H++3NO ﹣3 =Fe3++3NO2↑+3H2O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D.过量碳酸氢钙溶液与澄清石灰水:2HCO -3 +Ca2++2OH-=CaCO ↓+CO 2-3 3 +2H2O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W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在 3个
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倍,Y是短周期
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W和 Y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X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W氢化物的沸点
B.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Z>Y>X
C.仅由 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D.W、Y、Z分别与 X均只能形成两种二元化合物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2的无色溶液:Na+、K+、HCO ﹣3 、NO ﹣3
B.0.1mol·L﹣1氨水:Na+、K+、OH﹣、NO ﹣3
C.5%H ﹣ ﹣2O2溶液:NH4+、Na+、NO3 、SO32
D.0.1mol·L﹣1盐酸:Na+、K+、SO 2﹣4 、SiO 2﹣3
8.某短周期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其中 y是一种常见气体,a为酸式盐,e的相对
分子质量比 d大 16。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化合价
e
①a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y
②x既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y d
③y是 O2 y c
④若 d为酸性氧化物,则其具有漂白性 b x a
⑤e与水反应一定能生成一种强酸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盐 物质类别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高三化学试题 第 2页(共 8页)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向少量 Fe2O3和 Al2O3固体中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固体均能溶解
B.分别向等物质的量 Na和 Na2O2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一样多
C.分别向等质量 Na2CO3和 NaHCO3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的 CO2前者多
D.分别向少量 Fe(OH)2和Mg(OH)2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反应类型相同
10.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正极材料为 LiFePO4,利用 LiFePO4废料(带铝箔)回收 Li、
Al、Fe、P元素的工业模拟过程如下:
Fe(OH)3
NaOH溶液 NaOH溶液
① FePO4·2H2O
LiFePO4 盐酸、双氧水 Na2CO

3 Na3PO4溶液
废料 滤渣 滤液 2③ ④ Na CO
CO2 含 Li
+粗盐溶液 2 3 Li2CO3
滤液 1 产品 1 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iFePO4中 Fe为+2价
B.产品 1主要成分为 Al(OH)3
C.步骤③发生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
D.④、⑥两步加入 Na2CO3产生沉淀的原理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 5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
意,全部选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 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SO2 产生白色沉淀 该沉淀为 BaSO3
B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 Fe3O4粉末 紫色褪去 证明 Fe3O4中有 Fe(Ⅱ)
C 向 AlCl 溶液中逐步通入过量的氨气 先产生白色沉 Al(OH)3 能与过量的3 淀,后消失 氨水反应
D 向 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 先变橙色,后淀粉 KI溶液 变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12.黄铁矿(主要成分为 FeS2)在酸性条件和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NO
O2
A.反应Ⅰ、Ⅱ、Ⅲ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 Fe(NO)2+
FeS2+14Fe3++8H2O=15Fe2++2SO ﹣42 +16H+ FeS2
SO ﹣42 Ⅱ
C.反应Ⅲ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1:4 ⅠⅠ Fe2+ NO
D.该过程中 Fe3+是催化剂,NO是中间产物
高三化学试题 第 3页(共 8页)
1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工
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氯气 Fe(NO3)3溶液 强碱性溶液
过滤
NaOH溶液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K2FeO4
NaNO3、NaCl
A.若反应①产物 n(NaC1O):n(NaC1O3)=5:1,则 n(NaCl):n(NaC1O)=2:1
B.反应②中 Fe(NO3)3体现还原性
C.反应③用 NaOH溶液作强碱性溶液
D.理论上,6.72L(STP)Cl2参加反应可得到 0.1mol K2FeO4
14.晶体复杂结构的三维表示往往难以在二维图上绘制和解释,可以从晶胞的一个方向(通
常选择晶胞的一个轴的方向)往下看,得到该方向的投影图,原子分数坐标(将原子位
置的坐标表示为晶胞棱长的分数)标注原子位置,如图 1为面心立方晶胞的投影。已知
某硅的硫化物晶胞的投影如图 2所示,其晶胞参数为 a nm,晶胞密度为ρ g·c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硅的硫化物化学式为 SiS2
B.Si与 S原子的最近距离为a nm
4
C.与 Si紧邻的 4个 S原子呈四面体构型
D.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9.2×10
22
mol﹣1
a3ρ 图 1 图 2
15.Cl2O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接触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浓
度过高时易分解爆炸。利用反应HgO+2Cl2=HgCl2+Cl2O制取Cl2O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l2O的熔点为﹣116 ℃,沸点为 3.8 ℃;Cl2的沸点为﹣34.6 ℃。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浓盐酸
气体
KMnO4
干燥空气 HgO 隔热层 液氨水浴 18~20℃
① ② ③ ④ ⑤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 Cl2O稀释,减小爆炸危险
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l2O
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能用橡胶管连接,是为了防止发生燃烧并爆炸
高三化学试题 第 4页(共 8页)
三、根据题意填空、简答:共 5道题,60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6.(12分)亚硫酰氯(SOCl2)在农药、医药、染料等生产中有重要应用,是一种无色或淡黄
色液体,易挥发,遇水极易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亚硫酰氯空间构型为 ,其构成元素电负性由大
到小的顺序为 。
(2)实验室可通过将二氧化硫和氯气通入一氯化硫(S2Cl2)中反应制取亚硫酰氯。
①一氯化硫的电子式为 ;
②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向 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亚硫酰氯,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3)MgCl2·6H2O、AlCl3·6H2O、FeCl2·4H2O等结晶水合氯化物在空气中受热脱水易发
生水解反应,常用亚硫酰氯作脱水剂以制取无水氯化物。
①在加热条件下,亚硫酰氯与MgCl2·6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MgCl2·6H2O在空气中受热脱水过程中,热重分析测得剩余固体质量占初始固体质
量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m 剩余
m %初始 100
80 A(180,73.40)·
60 B(215,64.5·3)
· C(239,46.55)40
D(260·,37.68)
·E(460,19.70)20
0
100 200 300 400 500 温度/℃
试判断 A点固体的化学式为 ;46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2分)化学实验社团成员将某器件加工企业的生产废料溶解后取样 20mL,进行分离
并测定 Fe3+浓度的实验实践活动,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i.稀释至 100mL i.稀 H2SO4
i.适量浓盐酸 适量水溶液① 溶液③ ii.移取 20.00mL 溶液④ ii.指示剂蒸馏 滴定终点
含 Fe3+、Al3+ ii.乙醚 iii.一定量还原剂 X iii.K2Cr2O7
步骤Ⅱ 步骤Ⅲ 标准溶液
试样 20.00mL 操作 a
步骤Ⅰ 溶液②
步骤Ⅳ
已知:①乙醚[(C2H5)2O]低毒,微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沸点 34.5℃,易挥发;
②当盐酸浓度较高时,Fe3+、HCl与乙醚易形成缔合物[(C2H5)2OH][FeCl4]而易
溶于乙醚;当盐酸浓度降低时,该缔合物解离。
高三化学试题 第 5页(共 8页)
回答下列问题:
(1)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步骤Ⅰ中操作 a的名称是 ,该操作完成后,简述检验 Fe3+已无残留的
方法是 。
(3)步骤Ⅱ中加“适量水”的目的是 。
(4)步骤Ⅲ中的还原剂 X最好是难溶性还原剂,原因是 。
(5)步骤Ⅳ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滴定至终点,测得平均消耗
0.0500mol·L﹣1K2Cr2O7溶液 16.00mL,试样中 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滴
定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标号)。
a.锥形瓶内有少量水
b.盛装 K2Cr2O7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
c.步骤Ⅲ用滴定管移取溶液时终读数俯视
d.滴定结束,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
18.(12分)硼、铝、镓、铟等第Ⅲ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化学、工业生产和生活
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镓原子核外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同周期主族元素基态原子与其
具有相同数目未成对电子的有 。
(2)氨硼烷(NH3BH3)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
①氨硼烷晶体中 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②氨硼烷分子中与 N相连的 H呈正电性,与 B原子相连的 H呈负电性,它们之间存
在静电相互吸引作用,称为双氢键,用“N﹣H…H﹣B”表示。以下物质之间可能形成双氢
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N2H4和 AlH3 b.C3H6和 C2H6 c.B2H6和 HCN
(3)氟化铝常用作非铁金属的熔剂,可由氯化铝与氢氟酸、氨水作用制得。从氟化铝熔
点(1090℃)到氯化铝熔点(192.6℃)下降幅度近 900℃的原因是 。
(4)太阳能材料 CuInS2晶体为四方晶系,其晶胞参数及结构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
均为 90°。已知 A处 In原子坐标为(0.5,0,0.25),B处 Cu原子坐标为(0,0.5,0.25)。
①C处 S原子坐标为 ; D
②晶体中距离 D处 Cu原子最近的 S原子有 Cu
C
个; 2a In
pm S
③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该晶体密 A
B z
度为 g·cm﹣3。 (0,0,0) y
a pm a pm x
高三化学试题 第 6页(共 8页)
19.(12分)钪的价格昂贵,在地壳里的含量只有 0.0005%。研究发现,可从金属提取工艺
中的固体废料“赤泥”(含有 Fe2O3、SiO2、Sc2O3、TiO2等)里回收钪,流程如下:
过量焦炭 盐酸 H2O2 氨水 草酸 NH4F
赤泥 熔炼 酸浸 氧化 调 pH 沉钪 …… 沉钪 脱水除铵 置换 钪
熔融物 滤渣 固体沉淀物
已知:①Sc2O3和 TiO2性质较稳定,不易被还原,且 TiO2难溶于盐酸;
②“熔炼”过程中,单质硅和大部分单质铁转化为“熔融物”分离出来;
③草酸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熔炼”时,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2)“酸浸”时,滤渣的主要成分除 C等单质外还有 (填化学式)。
(3)草酸“沉钪”时,钪的沉淀率随n(H2C2O4) n(H2C2O4)
n(Sc3+
的变化情况如图, >1.5曲线开始下
) n(Sc3+)
降的原因是 。
100
90
80
70
60
1.2 1.4 1.5 1.7 2.0
n(H2C2O4)
n(Sc3+)
(4)氧化钪(Sc2O3)可用作半导体镀层的蒸镀材料。草酸钪晶体 Sc2(C2O4)3在足量空气中
加热 550℃以上可得到氧化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常温下,三价 Sc的部分存在形式与氟离子浓度的对数[1gc(F﹣)]、pH的关系如图所
示。若溶液中 c(F﹣)=2×10﹣5mol·L﹣1,“调 pH”过程中若调节至 pH=6,则此时三价 Sc的存
在形式为 (填化学式);若氨水过量,pH由 6升至 9,写出该过程发生转化的离子
方程式 。(已知 lg2=0.3) -3
ScF3
-4
-5 ScF +2
-6
ScF2+
-7
Sc3+
-8
2 3 4.2 6 9 12
pH
高三化学试题 第 7页(共 8页)
钪的沉淀率/%
lg c(F-)
Sc(OH)3
Sc(OH) -4
20.(12分)乳酸亚铁固体{[CH3CH(OH)COO]2Fe,相对分子质量 234}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
血,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制备乳酸亚铁固体并测定其纯度的实验如下,回答下列
问题:
I.制备碳酸亚铁
稀硫酸
K1 K2 a
K3
Na2CO3
铁屑 溶液
电磁搅拌器
A B C
实验步骤:
第 1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试剂;
第 2步:控制开关并制取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第 3步:一段时间后,启动电磁搅拌器,并控制开关,制备 FeCO3;
第 4步:抽滤,洗涤干燥。
(1)仪器 a名称 ;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快速冷却,目的是 。
(2)第 3步中“控制开关”的具体操作是 。
(3)装置 B中 Na2CO3溶液可用 NaHCO3溶液代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II.制备乳酸亚铁
向制得的 FeCO3固体加入足量乳酸溶液,在 75 ℃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从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
体的方法是低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干燥。
Ⅲ.乳酸亚铁晶体纯度的测量
(5)用铈量法测定产品中 Fe2+的含量。称取 3.9g样品配制成 250mL溶液,取 25.00mL,
用 0.10mol·L﹣1(NH4)4Ce(SO4)4标准溶液滴定(Ce元素被还原为 Ce3+),重复滴定 2~3次,
平均消耗标准液 15.00mL。
①称取 3.9g样品配制成 250mL溶液时,除用到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外,
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②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纯度为 。
高三化学试题 第 8页(共 8页)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2022.11
选择题:
1.D 2.D 3.C 4.A 5.C 6.C 7.B 8.B 9.B 10.D
11.B 12.AD 13.AB 14.AC 15.C
非选择题:
16.(12分)
(1)三角锥形 (1分) ;O>Cl>S (1分)
(
S
S
Cl
:
:
:
:
¨
¨
¨
¨
¨
¨
¨
¨
Cl
:
)(2) ①   (1分) ②1:3 (2分)
③Ba2++4OH﹣+SOCl2=BaSO3↓+2Cl﹣+2H2O(2分)
(3)①MgCl2·6H2O+6SOCl2MgCl2+12HCl+6SO2(2分)
②MgCl2·3H2O (1分);Mg(OH)ClMgO+HCl (2分)
17.(12分)
(1)第4周期第ⅥB族 (1分)
(2)分液(1分) ;
取少量溶液②于试管,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Fe3+已无残留(2分)
(3)减小盐酸浓度,使缔合物解离,分离Fe3+与乙醚(1分);
(4)防止溶解性还原性物质过量,影响后续滴定数据 (1分)
(5)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分) ; 1.2mol·L-1 (2分) ; b c (2分)
18.(12分)
(
4p
4s



)(1) (1分) ; K、Br(或钾、溴) (1分)
(2)①sp3 (1分) ② ac (2分)
(3)AlF3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离子键强于范德华力,熔点差距较大(2分)
(4)①(0.75,0.25,0.625) (1分) ② 4 (2分) ③ (2分)
19.(12分)
(1)SiO2+2CSi +2CO↑ (2分)
(2)TiO2 (2分)
(3)草酸钪沉淀与草酸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2分)
(4)2Sc2(C2O4)3+3O22Sc2O3+12CO2 (2分)
(5)ScF2+ (2分) ; ScF2++3NH3·H2O=Sc(OH)3↓+2F﹣+3NH4+ (2分)
20.(12分)
(1)三颈烧瓶 (1分) ; 去除水中溶解的氧 (1分)
(2)关闭K3,打开K2(不考虑K1的状态) (1分)
(3)Fe2++2HCO3﹣=FeCO3↓+CO2↑+H2O (2分)
(4)2CH3CH(OH)COOH+FeCO3==[CH3CH(OH)COO]2Fe+CO2↑+H2O (2分);用适量乙醇洗涤 (1分)
(5)①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分) ② 90%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