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课时精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每年的7月下旬至9月是吃西瓜的最佳时间。我们在购买西瓜时,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如右图所示。“用手指弹西瓜”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获取事实与证据 D. 得出结论
2.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 )
A.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某某病
C. 获取相关的事实和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 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更好地交流
3.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活动时,某班级学习小组设置了一组对照,以下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强光与弱光 B. 干燥与湿润 C. 低温与室温 D. 有氧与无氧
4.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探索,他们记录了不同地点发现潮虫的数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是( )
地点 潮虫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5.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小明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制定计划 D. 交流与表达
6.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是( )
①制定计划 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③得出结论④作出假设 ⑤表达交流 ⑥实施计划.
A. ②④①⑥③⑤ B. ②④①⑥⑤③ C. ④②①⑥⑤③ D. ①②③④⑤⑥
7.25℃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三个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编号 液体 现象
甲 100mL水 灯泡不亮
乙 100mL10%的硝酸钾溶液 灯泡亮
丙 100mL10%的蔗糖溶液 灯泡不亮
A. 比较甲和乙的实验现象,可知硝酸钾固体能导电
B. 比较甲和丙的实验现象,可知蔗糖溶液不导电
C. 比较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知溶质影响溶液的导电性
D. 仅观察丙的实验现象,就可知此实验中的水不导电
8.对比试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课本中所设计的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对比试验的是( )
A. 铁钉锈蚀试验 B. 用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实验
C.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 D. 小花用紫色的石蕊探究CO2和水反应的实验
9.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大小相同的锥形瓶甲、乙、丙三个,按如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处理方式 号瓶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A. 2组,温度、空气 B. 2组,温度、消毒棉球
C. 2组,温度、细菌 D. 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
10.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 修改实验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二、填空题
11.李刚家里买了一个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测,为验证它,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①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 ℃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②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 ℃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③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为t ℃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
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________。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________,环境的温度,观察的________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________。
12.王老师在上课时发现小明同学精神不振,相当疲乏,同时伴有咳嗽,王老师估计小明可能感冒了,就让小明到校医务室去测量体温。在这个事例中,王老师的推测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属于________ ,要求小明去测量体温的目的是________ 。
1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并提出________、作出________、制定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重要步骤.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________.
14. ________和________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重要方法。
15.在下列叙述中加点的内容,可能属于①②③中的某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反应现象 ②反应条件 ③结果或结论。点燃蜡烛 ________;从导管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人呼出的气体使玻璃片上出现水珠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6.“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其中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我们所熟悉的花生就是其一。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
培养瓶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①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20℃
② 10 培养瓶底部无水 20℃
③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0℃
④ 10 A 20℃
(1)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________提供。
(2)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A处的操作应为________ ;
(3)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②为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
17.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实验后将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
(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A.显微镜 B.放大镜C.望远镜D.天文望远镜
(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_呼吸的。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18.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扦插成活因素”的实验结果,环境条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0根/组,培养时间3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分组 扦插土壤 插条切口 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
第一组 不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47
第二组 消毒 不处理 50-85 嫩枝 42
第三组 消毒 涂硫磺粉 20-30 嫩枝 23
第四组 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92
(1)扦插的枝条一般下端要削成斜面,是为了________,以促进枝条成活。选择嫩枝是因为嫩枝带有________,可以促进枝条生根。
(2)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可选择第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组进行对照。
(3)第四组和第一组可以探究________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________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四、解答题
19.陈同学在参观养鸡场活动中,发现鸡舍内总是亮着灯。他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舍内安装的灯泡(光照强度) 饲养条件 光照时间 产蛋率
A 大小、长势相同的产 蛋鸡60只,随机分为 3组,每组20只 10个3W,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85%
B 10个4W,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91%
C 10个4W,光线均匀 12小时/天 81%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每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上表的饲养条件中________等都要相同。(写一个即可)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鸡的产蛋率与________等有关。
(3)陈同学进一步探究鸡卵(鸡蛋)的结构,他用放大镜观察到卵壳表面有很多小的凹陷,再将鸡卵浸没在50℃左右的温水中,发现卵壳上有很多小气泡出现,该实验证明________。
(4)陈同学实验后联想到:与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是________。
20.如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环境条件。
(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
(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
(3)在上述五个实验装置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
(4)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装置进行实验观察?
答 案
一、单选题
1. C 2. C 3. C 4. B 5. B 6. A 7. A 8. B 9. C 10. A
二、填空题
11. 体积(质量);初温;时间间隔;温度 12. 建立猜想和假设;;获取事实与证据
13. 问题;假设;发现并提出问题 14. 观察;实验 15. ②;①;③;①
三、实验探究题
16. (1)子叶(2)培养瓶底部的水将种子完全浸没(3)培养瓶底部垫有无水的布
17. (1)B(2)湿润的体表(3)B
18. (1)增大吸收水分的面积;芽(2)三;四(3)土壤消毒与否(4)相对湿度
四、解答题
19. (1)温度(或饲料的种类或饲料的用量)(2)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或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3)卵壳表面有很多气孔(或卵壳表面有很多小孔)(4)爬行动物
20. (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隔绝空气
(3)A与B、变量水分(B、D,光照)(4)B、D
(
第
- 1 -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