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与巩固(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与巩固(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2 20:2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七单元
复习与巩固
古诗三首
复习与巩固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越过
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边关,
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们,至今还没有归来。
倘若还有像飞将军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
绝不会让敌人骑兵越过阴山。
《出塞》是一首边塞诗,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统治者任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乱,使国家安定、人民安宁的愿望,饱含诗人的爱国之情。
字少伯,盛唐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用美玉制成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
(将士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
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守边将士们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视死如归的气概。

字子羽,边塞诗人。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人中的豪杰。
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
鬼中的英雄。
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着项羽,
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通过引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典故,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软弱行为,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号易安居士,婉约派女词人。
多音字

sài:边界上的险要地方。(边塞)(塞外)
sāi:堵,填入;~子、~儿。(瓶塞)(塞车)
sè(塞责)(闭塞)(堵塞)(阻塞)

jiāng(将近)(将要)
jiàng:统率指挥;军衔名。(将领)(虎将)(激将法)
qiāng(将进酒)
课后习题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讽刺了朝廷用人不当的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宁的期望和对良将的渴望,突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表现出的不仅是将士们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还要视死如归的勇气,表达出爱国情怀。
直抒胸臆,表达出深深的爱国之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复习与巩固
课后练习题
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0):修身课上,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十分震撼,并且大加赞赏。
(11-14):周恩来在奉天上学时,伯父告诉周恩来不要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并感叹“中华不振”,这使周恩来疑惑不解。
(15-17):写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外国人欺负而无处说理,这让他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本文叙述了周恩来在奉天读书时,他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欺负,却无处说理的悲惨遭遇,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表达了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课后练习题
结合周恩来的诗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不仅仅是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还因为他认识到只有学习更多新知识,才能够找到拯救濒临绝境的旧中国,才能改变国家贫穷落后、多灾多难、饱受欺负的状况。
课后练习题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为祖国繁荣昌盛而读书。
理由: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句理解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从画线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画线词语表现了这位同学认真思考的模样,暗示了他的回答会与众不同。
关键词句理解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竟然”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因为“竟然”写出了魏校长听完回答后的惊讶,如果删去,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关键词句理解
“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这句话运用了哪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现出魏校长的惊讶和意外。
梅兰芳蓄须
复习与巩固
主要内容
(1):简介梅兰芳先生的生平。
(2-7):写梅兰芳先生用各种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8):点明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的意义。
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蓄须明志,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打针装病,直到抗战胜利,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出的故事。赞扬了梅兰芳先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请你回答
1.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梅兰芳先生的处境很困难?
2.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梅兰芳先生拒绝给日本人演戏的决心?
3.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
延安,我把你追寻
复习与巩固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警示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延安精神扔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撑,需要继承和发扬,表达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以及对延安精神的赞美之情。
什么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别董大
复习与巩固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翻滚,遮盖了太阳,
狂劲的北风夹着纷纷的雪花,大雁排着队伍艰难地向南飞去。
请不要担心这一路上遇不到知心人,
天下有谁不认识你呢?
前两句描绘了送别前晦暗、凄凉的景色,渲染浓浓的离别情。
后两句鼓励、劝慰友人,表现了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著名琴师董庭兰
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