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3-2014广东省肇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2014.1)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卷·2013-2014广东省肇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2014.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1-08 18:25:59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3—2014学年度肇庆市第一学期统一检测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1.D 2.A 3.D 4.D 5.B 6.C 7.B 8.D
二、9.BC 10.BD 11.BC 12.AD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3.(10分)
(1)(5分)①(3分) CH3OH(l) + O2(g) === CO(g)+2H2O(l) △H=-443.5kJ·mol-1
(不标状态、化学式错0分;化学式和状态正确1分,条件和系数1分,反应热1分)
②(2分)-185kJ/mol(数值1分,单位1分)
(2)(5分)①(3分)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 ΔH =﹣57.3 kJ/mol
(不标状态、化学式错0分;化学式和状态正确1分,条件和系数1分,反应热1分)
②(2分)温度计 环形玻璃搅拌棒(顺序颠倒也可)
14.(7分)(1)(4分) 2FeCl3+Cu=2FeCl2+CuCl2(2分) 见下图(2分,1个标注1分)

(2)(3分)②(1分) H2—2e-+2OH- =2H2O(2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5.(8分)(1)(1分)>
(2)(3分)碱(1分) CH3COO- +H2O CH3COOH+OH- (2分)
(3) (4分)
条件的变化 通氨气 加水 加NH4Cl(s)
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向右 向右
c(OH-)的变化 减小 减小
16.(8分)
(1)(1分) > (2)(2分) AD (3)(2分)BD
(4)(3分)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2分) 左 (1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7.(9分)
(1)(3分) 不(1分) 通入过量的CO2会使CO32-转化为HCO3-(1分),从而CO32-浓度减小,不利于CaSO4转化为CaCO3 (1分)[类似的意思参照 给分]
(2)(1分)(NH4)2CO3 或碳酸铵(写碳酸氢铵不给分)
(3)(5分)①(2分)CaSO4(s)+CO32-(aq) CaCO3(s)+SO42-(aq) 【任错1处0分】
②(3分)CaSO4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SO4(s) Ca2+(aq)+SO42-(aq)[1分] ,当加入Na2CO3溶液后,CO32-与Ca2+结合生成溶度积更小的CaCO3沉淀(1分),溶液中Ca2+浓度减少,使CaSO4的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1分)
18.(9分)
(1)(5分) ①乙 (1分) ② 0.92mol·L-1(2分) ③ D(2分)
(1)(4分) ①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
②酸性(1分) ③偏高(1分)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9.(9分)
答案:(1)△c(CO)=△n(CO)/V==0.6mol/L ……………..……………(1分)
v(CO)=△c(CO)/△t==0.15mol/(L·min) …………………………(1分)
由题可得, v(H2)=v(CO)=0.15mol/(L·min) …………………………..…………(1分)
(2)根据题意可得,
(mol/L) CO(g) + H2O (g)CO2(g) +H2(g) …………….……(1分)
开始 1.0 1.5 0 0
反应 0.6 0.6 0.6 0.6
平衡 0.4 0.9 0.6 0.6 …………….…(1分)
则800℃时平衡常数= ………….. (2分)
(3)<(2分)[说明:由于800℃时K=1,427℃时K=9.4,温度降低,平衡常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往放热(正反应)方向移动,故ΔH<0。
点燃
Cu(s)
FeCl3(aq)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3-2014学年度肇庆市第一学期统一检测
高 二 化 学(化学反应原理)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试卷密封线内对应栏目上。
2.使用Ⅰ卷答题卡的学校的考生,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如不使用答题卡,请将Ⅰ卷答案填在Ⅱ卷前的表格内。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14 Cl-35.5 Sr-88 Ag-108
第 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故SO3是电解质
D.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下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白磷比红磷稳定
C.CO (g)+H2O (g)=CO2 (g)+H2 (g) ΔH>0
D.S (g)+O2 (g)=SO2 (g) ΔH1; S (s)+O2 (g)=SO2 (g) ΔH2,则ΔH1>ΔH2
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http: / / www. / )
B.由N2O 4(g) 2NO2(g) △H= -56.9 kJ·mol-1,可知将1mol N2O4(g)置于密闭容器中
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56.9kJ
C.由:H+(aq)+OH-(aq)= H2O(l) △H=-57.3kJ/mol,可知:含1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为57.3 kJ
D.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 ΔH=-221kJ/mol,则1 mol碳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kJ
4. 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5.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纯水加热,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溶液呈酸性
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
D.中和体积和pH都相等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
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7.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一段时间后铜片增重,盐桥中K+移向CuSO4溶液
C.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D.电池工作时Zn2+和Cu2+ 的浓度保持不变
8.对于可逆反应A(g) + 2B(g) 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2个正确选项,未选、错选0分;有2个答案的选1个且正确给2分;全对给4分)
9.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Z(g)+W(s) ΔH >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Y的百分含量减少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10.下列电离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亚硫酸的电离:H2SO3 2H++ SO3
B.氯化铵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 +H2O NH3·H2O + H+
C.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 CO3+H3O+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1+3NH3·H2O= Al(OH)3↓+3NH4+
11.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 + 3H2 2NH3 ΔH =-92 kJ/mol
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 mol氦气,平衡不移动
C.曲线b表示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D.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中:c(H+) + c(Na+)=c(HCO3-)+2c(CO32-) + c(OH-)
B.pH=12的Ba(OH)2溶液和pH=12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一样多
C.0.2mol·L-1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
D.向10 mL 0.10mol L-1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3、填空(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3. (10分)(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 ①CO(g) + 1/2O2(g) = CO2(g) △H= -283.0kJ·mol-1
② CH3OH(l) + 3/2O2(g) = CO2(g)+2H2O(l) △H= -726.5kJ·mol-1
请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Cl-Cl键、1molH—Cl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243kJ、
432kJ,则反应则反应:H2(g)+ Cl2(g) = 2HCl (g) 的△H= 。
(2)已知25℃、101 kPa下,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①则表示稀硫酸与稀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测定中和热实验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 、

14.(7分)(1)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右图
的原电池,请在图中完成标注。
(2)实验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现有下列反应:
①C(s)+H2O(g)=CO(g)+H2(g) △H>0; ②2H2(g)+O2(g)=2H2O(1) △H<0 ;
③NaOH(aq)+HC1(aq)=NaC1(aq)+H2O(1) △H<0 。
上述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序号),如若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
据所选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 。
四、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5.(8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分别将pH=2的盐酸和醋酸稀释100倍,则稀释后溶液的pH:盐酸 醋酸(填“>”、
“=”或“<”)。
(2)将100mL 0.1mol L-1的CH3COOH溶液与50mL 0.2mol L-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
溶液呈 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0.1mol·mol-1的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NH3·H2ONH4++OH-,在此平衡体系中改变条件(见下表),请完成表中空格:
条件的变化 通氨气 加水 加NH4Cl(s)
① 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② c(OH-)的变化
[第①行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第②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8分)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2N2 (g)+6H2O (l)4NH3 (g)+3O2 (g) ΔH= a kJ·mol-1
上述反应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T/K 303 313 323
NH3生成量/(10-6 mol) 4.8 5.9 6.0
(1)此合成反应的a 0 (填“>”、“<”或“=”)。
(2)用水稀释0.1 mol·L-1氨水(设稀释时溶液温度不变),则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
而减小的是下列的 (填序号):
A.c(NH3·H2O) B. C.c(H+)·c(OH-) D.
(3)工业用氨制取硝酸的氧化反应为:4NH3(g)+5O2(g) 4NO(g)+6H2O(g) ΔH
<0,若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在1L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时间/浓度 c(NH3) (mol/L) c(O2 ) (mol/L) c(NO) (mol/L)
起始 0.8000 1.600 0.000
第4 min 0.3000 0.9750 0.5000
第6 min 0.3000 0.9750 0.5000
第8 min 0.7000 1.475 0.1000
反应在第6 min到8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
条件下,平衡向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五、推断和实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7.(9分)工业上向氨化的CaSO4悬浊液中通入适量CO2,可制取(NH4)2SO4,其流程如下
图所示,已知CaSO4的Ksp=9.1×10-6,CaCO3的Ksp=2.8×10-9 ,请回答:
(1)向甲中通入过量CO2_____(填“有”或“不”)利于CaCO3和(NH4)2SO4的生成,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蒸干滤液得到的(NH4)2SO4主要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填含量最多的一种)。
(3)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浸泡,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
CaCO3,而后用酸除去。
①CaSO4转化为C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分析CaSO4转化为CaCO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9分)
(1)某学习小组用0.80mol/L标准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①滴定管如右图所示,用 滴定管盛装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填“甲”或“乙”)。
②用滴定的方法来测定盐酸的浓度,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实验编号 待测HCl溶液的体积(mL) 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1 20.00 23.00
2 20.00 23.10
3 20.00 22.90
该未知盐酸的浓度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的盐酸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
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干燥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D.读碱式滴定管的刻度时,滴定前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滴定后俯视读数
(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氯化锶(SrCl2)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称取1.0 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 2.38 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
Cl-外,不含其他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
液作指示剂,用0.2 mol·L-1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
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氯化锶样品的纯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考虑Ag+和Fe3+在酸或碱性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在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宜。
③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
瓶,否则会使n(Cl-)的测定结果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六、计算题(共1小题,9分)
19. 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H2O (g)CO2(g)+H2(g) ,800℃时,在
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 CO(g)和3.0mol H2O(g),保持温度不变,4 min后反
应达到平衡,测得CO的转化率为60%。
(1)求4 min内H2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
(2)计算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3)427℃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9.4,请结合(2)中的计算结果判断该反应的
ΔH 0(填“>”、“<”或“=” )。
2NH3
0
1000℃

1200℃
时间
NH3 的


0
1×105Pa
NO 的


NH3 的


0
1000℃

1200℃
时间
H2O


时间
A B C D
10×105Pa
1000℃无催化剂
1000℃有催化剂
0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肇庆市高二第一学期统一测试化学答题卡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区域内用答,否则无效。
三、
13.(1)① ②
(2)①
② 、
14.(1) ;(在右图完成标注)。
(2)
四、 15.(1)
(2)
条件的变化 通氨气 加水 加NH4Cl(s)
① 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② c(OH-)的变化
(3)
16. (1) (2) (3)
(4)
五、
17.(1)
(2)
(3)①

18.(1)① ② ③
(2)①
② ③
六、
19. 解:
注意事项
⒈考生必须认真检查本卡上右上角的座位号与准考证上的座位号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应马上报请监考员处理。
⒉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清楚。
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⒋请注意题号顺序。
本次考试姓名和考
生号填在密封线内
姓 名
考生号
座位号
试卷类型
试卷A
试卷B
选择

答题

1.用2B铅笔填涂;
2.修改时用塑料橡
皮擦干净;
3.填的正确方法
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3—2014学年度肇庆市第一学期统一检测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1.D 2.A 3.D 4.D 5.B 6.C 7.B 8.D
二、9.BC 10.BD 11.BC 12.AD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3.(10分)
(1)①(3分) CH3OH(l) + O2(g) === CO(g)+2H2O(l) △H=-443.5kJ·mol-1
②(2分)-185kJ/mol
(2)①(3分)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 ΔH =﹣57.3 kJ/mol
②(2分)温度计 环形玻璃搅拌棒(顺序颠倒也可)
14.(7分)(1)(4分) 2FeCl3+Cu=2FeCl2+CuCl2(2分)
见右图(2分,一个标注1分)
(2)(3分)②(1分) H2-2e-+2OH- =2H2O或
H2+2OH- =2H2O+2e-(2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5.(8分)(1)(1分)>
(2)(3分)碱(1分) CH3COO- +H2O CH3COOH+OH- (2分)
(3) (4分)
条件的变化 通氨气 加水 加NH4Cl(s)
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向右 向右
c(OH-)的变化 减小 减小
16.(8分)
(1)(1分) > (2)(2分) AD (3)(2分)BD
(4)(3分)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2分) 左 (1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7.(9分)
(1)(3分) 不(1分) 通入过量的CO2会使CO32-转化为HCO3-(1分),从而CO32-浓度减小,不利于CaSO4转化为CaCO3 (1分)
(2)(1分)(NH4)2CO3 或碳酸铵
(3)(5分)①(2分)CaSO4(s)+CO32-(aq) CaCO3(s)+SO42-(aq)
②(3分)CaSO4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SO4(s) Ca2+(aq)+SO42-(aq)[1分] ,当加入Na2CO3溶液后,CO32-与Ca2+结合生成溶度积更小的CaCO3沉淀(1分),溶液中Ca2+浓度减少,使CaSO4的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1分)
18.(9分)
(1)(5分) ①乙 (1分) ② 0.92mol·L-1(2分) ③ D(2分)
(1)(4分) ①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
②酸性(1分) ③偏高(1分)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9.(9分)
答案:(1)△c(CO)=△n(CO)/V==0.6mol/L ……………..……………(1分)
v(CO)=△c(CO)/△t==0.15mol/(L·min) …………………………(1分)
由题可得, v(H2)=v(CO)=0.15mol/(L·min) …………………………..…………(1分)
(2)根据题意可得,
(mol/L) CO(g) + H2O (g)CO2(g) +H2(g) …………….……(1分)
开始 1.0 1.5 0 0
反应 0.6 0.6 0.6 0.6
平衡 0.4 0.9 0.6 0.6 …………….…(1分)
则800℃时平衡常数= ………….. (2分)
(3)<(2分)[说明:由于800℃时K=1,427℃时K=9.4,温度降低,平衡常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往放热(正反应)方向移动,故ΔH<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