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收藏的一个粗瓷大碗。
27
一个粗瓷大碗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提到的比较陌生、不太理解的事物圈出来。
初读课文
侦察
zhēn
陈列
赵一曼
chén
màn
联军
lián
gāng
搪瓷缸
huán
归还
liáng
高粱
dùn
一顿饭
认读生字
赵一曼
东北抗日联军
认读生字
一段感人的故事
赵一曼,女,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曾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被捕后坚贞不屈,临刑时,激昂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年仅31岁。
人物简介
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的在东北地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的人民武装,简称东北抗联。由于敌军残酷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抗联战士们在缺衣少食、天寒地冻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钳制与消灭了大量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物简介
搪瓷缸子
粗瓷大碗
认读生字
高粱米饭
野菜
草根
橡子面
野菜粥
探查摸清对方有关情况
侦察
结合词语识字
还
他还在学习。
他去图书馆还书。
huán
hái
多音字
基调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转折
引出下文
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再次默读课文,说说哪件事最令你感动?
研读课文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早就送给一个
新战士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以身作则
爱护老百姓
哪
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深切关怀赵一曼
盛了满满一
碗
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
饱饭了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关心战士、同甘共苦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炊事员
小战士
赵一曼
没吭
声
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急得直叫
笑着说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
早就
又没有
互相映衬
彼此呼应
经常把自己的东西送人
★
总是心系他人
★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只要人人都有了碗,我的碗才不会丢啊!
心中只有他人
这个碗去哪儿了?
成了7班的菜盆。
你能想象这中间发生的事情吗?
本文围绕一个____________的来历,讲述了_________烈士的感人故事。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她关心________胜于关心_______,与战士们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粗瓷大碗
赵一曼
战士
自己
同甘共苦,坚持抗日
主题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