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2021·安徽亳州·八年级期中)一名学生的测量记录中没有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单位是“m”( )
A.一枝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B.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是3.5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为2.4 D.一名同学的身高为16.4
2.(2021·安徽淮南·八年级期中)下列四个长度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23m=23m×100cm=2.3×103cm B.23m=23×10﹣3km=2.3×10﹣2km
C.23m=23m÷1000km=2.3×10﹣2km D.23m=23m×100=2.3×103cm
3.(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中)给下列物理量补上合适的单位为m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教室宽约为600
C.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4.(2021·安徽蚌埠·八年级期中)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 )
A.长96cm,宽64cm B.长144cm,宽96cm
C.长192cm,宽128cm D.长288cm,宽192cm
5.(2021·安徽六安·八年级期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自己的刻度尺按正确的方法测同一个物体的长度,甲同学测的结果为12.80cm,乙同学测的结果为12.8c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更准确些 B.乙的更准确些
C.两刻度尺相同 D.两人的准确程度相同
6.(2021·安徽淮南·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B.若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
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目的是减小误差
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小
7.(2021·安徽滁州·八年级期中)某同学利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cm、12.46cm、12.4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12.46cm B.12.453cm C.12.5cm D.12.45cm
8.(2021·安徽亳州·八年级期中)小红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2.23cm、12.23cm、12.22cm、12.215cm、12.22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 )
A.12.22cm B.12.23cm C.12.225cm D.12.223cm
9.(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中)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10.(2021·安徽淮南·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1.(2021·安徽·含山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有位同学要测自己的心率,为了使误差最小,最佳方案是( )
A.用秒表测量1min心跳次数
B.用秒表测量10s内心跳的次数,再计算1min总次数
C.用秒表测量1次心跳的时间,再计算1min总次数
D.连测3min心跳的次数,再计算1min心跳的次数
12.(2021·安徽·马鞍山市花园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2021·安徽·马鞍山八中八年级期中)近来,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那么冠状病毒的身高是多少呢?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是痘病毒直径约300纳米。科学家们经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新冠病毒颗粒大小约为0.125( )
A.m B.mm C.μm D.nm
14.(2021·安徽淮南·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15.(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测量木块A长度的示意图,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mm,木块A的长度为_____cm。
16.(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中)“Fast”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中国天眼”的直径约500m,方圆5公里内不允许设置任何无线电设备,它能接收到137亿光年外的信号,接近于宇宙的边缘,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由此可推知光年是_______单位。
17.(2021·安徽·合肥北城中学八年级期中)某同学为测定语文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
d.取得语文书内100张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______。
18.(2021·安徽淮南·八年级期中)(1)芯片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近年,我国芯片技术飞速发展,据报道:我国中科院技术全球首创有了2nm芯片,2nm=______m。
(2)某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时,每周二下午安排50min足球兴趣拓展,50min合______s。
19.(2021·安徽·宣城市第六中学八年级期中)图中,停表的读数为 _____s。
20.(2021·安徽淮南·八年级期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将细铜丝在圆柱体上紧密地排绕3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__mm。
21.(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期中)某学生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L/100;
(d)取得语文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________;上述步骤(c)是错误的,应改为________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一枝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m,即17.5cm,符合实际长度,故A符合题意;
B.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约是3.5c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为2.4m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同学的身高为16.4d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A.“23m×100cm”得到的单位不是cm。故A错误;
B.进率及过程正确。故B正确;
C.“23m÷1000km”得到的单位不是km。故C错误;
D.“23m×100”得到的单位不是cm。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数字后面要有单位,数字才有意义;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宽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
C.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故C符合题意;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从图片所给信息可以看出成年人身高都在100cm以上200cm以下,而图中党旗的宽度与人的身高相对比C选项符合规格。
故选C。
5.A
【详解】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故12.80cm的分度值为1mm,而12.8cm的分度值为1cm,刻度尺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若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可直接从整刻度开始测量,能测出准确结果,故B错误,故B符合题意;
C.测量中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减小误差,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分度值偏大,测量值会偏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故 D 正确.
故选D.
8.B
【详解】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小数点的后的位数应是相同的。分析物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12.215cm这个数据与其他4个记录的数位不同,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要去除,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其它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读数时会产生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属于产生的误差,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错误,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错误,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一般来说,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的影响,在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即为误差,而测量人员操作失误属于错误,不是误差,故A错误;
B.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而误差是在正确的测量下也会产生的,因此误差不可避免,测量中的错误可以避免,故B错误;
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少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
D.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要测自己的心率,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即连测三分钟心跳的次数,再计算一分钟心跳的次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A.此方法不能保证刻度尺测量的就是硬币的直径,故A错误;
B.借助两块直角三角板卡住硬币,且一端对齐,能测出直径,故B正确;
C.右面的三角板任何一边都没有与刻度尺垂直,此方法不能确定硬币的直径,故C错误;
D.此方法虽然能确定硬币的直径,但刻度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硬币最下端对齐,故D错误。
故选B。
13.C
【详解】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是痘病毒直径约300纳米,即0.3μm,所以新冠病毒颗粒大小约为0.125μ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 B 1.36
【详解】①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1.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2.36cm,物体的长度L=2.36cm 1.00cm=1.40cm.
【点睛】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15. 1 3.40
【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木块左端与零刻线对齐,右端与3.4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40cm。
16.长度
【详解】因为光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当“Fast”射电望远镜接收到137亿光年外的电磁波信号时,信号已经以光速传播了137亿年,这段距离就是137亿光年,故可知光年是长度单位。
17.bdac
【详解】[1]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很薄,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选取100张作为一个整体测出其总厚度L,然后再用总厚度L除以纸的张数100,从而得出每一张纸的厚度。由上述测量方法可知正确的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为bdac。
18. 2×10﹣9 3000
【详解】(1)[1]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所以
(2)[2]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所以
19.190
【详解】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1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0s,则停表的读数为
3min10s=190s
20. 2.70 0.09
【详解】[1]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端与10.00cm对齐,右端与12.7cm对齐,估读为12.70cm,所以线圈的长度为
L=12.70cm﹣10.00cm=2.70cm
[2] 细铜丝的直径为
21. bdac d=
【详解】[1][2]首先检查三角尺零刻度是否磨损,再取一定数量的纸张,用三角尺测量这叠纸的厚度L,最后用所测厚度除以纸张的张数就可以了;故顺序是:bdac,取了100页的纸张,即50张纸,每张纸的厚度应该是:。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