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按要求完成字词练习。(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bài nián zōng hé líng lì cuò zōng fù zá
( ) ( ) ( ) ( )
chū zū shù fù dǒu rán gīng bō dàng yàng
( ) ( ) ( ) ( )
2.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4分)
①xiāo ②xuē
(1)削皮( ) 瘦削( ) 削弱( ) 刀削面( )
①chā ②chāi ③chà ④cì
(2)参差( ) 相差( ) 出差( ) 差别( )
3.选字组词。(4分)
锦 棉 综 踪 徒 陡 苹 萍
( )绣 行( ) ( )弟 浮( )
( )花 ( )合 ( )峭 ( )果
4.选词填空。((3分)
郑重 庄重 沉重
(1)这察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 )。
(2)听到这个消息,我( )的心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了。
(3)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大家( )地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凝视 注视 审视
(4)这位工程师( )了一下图纸,高兴地笑了。
(5)我正要( )他们时,可是他们都不见了。
(6)小男孩目不转晴地( )着窗外。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6分)
一( )无( ) ( )( )吞枣 ( )( )大悟
饱经( )( ) 接( )不( ) 张( )李( )
(1)形容非常辽阔的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 。
(2)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
2.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改为反问句,并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反问句: 。
(2)造句: 。
3.我们紧张极了。(改为夸张句)
。
4.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
书是阶梯,能攀登知识之峰。(仿写句子)
书是火把,能 。
书是 , 。
三、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分)
1.“无情未必真豪杰, 。”关爱儿童的鲁迅先生原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散文诗集《 》,散文集《 》以及大量的杂文。
2.面对不愿意寻求突破、不敢实践创新的保守派,我们可以用鲁迅先生的话来劝告对方:“ , , 。”
3.……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向一匹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 。
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写了 、 、 、 、
这五件事,从中我们能分别感受到鲁迅先生 、 、 、 的品格。
四、阅读材料,完成练习。(4分)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1.你从中感受到少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少年?(2分)
。
2.从一个“早”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一)少年闰土(节选)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间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图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使熟识了。
1.课文选自鲁迅的《 》,主要内容是 。(2分)
2用“ ”画出表示作者联想的句子。(1分)
3.根据选段内容填空。(6分)
(1)从“ ”和“ ”这两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我”热切地盼望着闰士的到来。
(2)从“飞跑”一词可以感受到“我”得知闰土到来后 的心情。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中,作者抓住了“ ”“ ”“ ”这三个特征。
4.根据选段内容,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2分)
。
(二)一 面(节选)
阿累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一天中午,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我心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者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放下,不说买,也不说不买。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是的。”我低低地说。他从架上拿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我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装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被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圆,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走出书店的门。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吊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1936年10月
1.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 )。(2分)
A.表现了作者生活的困窘和鲁迅先生对他的热情帮助。
B.赞颂了鲁迅先生关怀,热爱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
C.赞颂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怀热爱,表现了作者从鲁迅先生身上受到巨大鼓舞。
D.表现了作者渴望买书的心情,及钱不够时的窘相。
2.“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作者
的心情。这句话与前面“ ”一句相照应。(2分)
3.文章主体部分记叙的人称是“我”,后来则改为“我们”,这样改用人称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
4.作者说鲁迅先生是“同志,朋友,父亲,师傅”,下列对这几个称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先生和作者一样都非常喜欢文学,而且都很喜欢外国作家的作品,用“同志”称呼,体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在文学上是志同道合的。
B.鲁迅先生诚恳劝作者买《铁流》,只要一块钱书费,体谅作者的难处,顾及作者的尊严。用“朋友”称呼,体现鲁迅先生对待作者就像朋友般亲切。
C.鲁迅先生目光正直而慈祥,让作者感受到了父亲的严肃和慈爱,用“父亲”称呼,体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
D.鲁迅先生翻译革命文学《毁灭》并送书给作者,向作者推荐《铁流》,体现出他对革命青年的关心、教育、引导。因此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师傅。
六、习作。(请另附纸)(30分)
一件事,一个人,一处景,都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收获,让我们忍不住道一声:“有你,真好!”请你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叙事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买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拜年 综合 伶俐 错综复杂 出租 束缚 陡然 清波荡漾
2.(1)① ② ② ① (2)④ ③ ② ①
3.锦 棉 踪 综 徒 陡 萍 苹
4.(1)郑重 (2)沉重 (3)庄重 (4)审视 (5)凝视 (6)注视
5.望 际 囫囵 恍然 风霜 连 断 冠 戴
(1)一望无际 示例:无边无际 (2)张冠李戴
二、1.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1)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难道不都是如此吗?
(2)示例:凡是做事认真的人,都值得我们学习。
3.示例:我们紧张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4.拉车的感激地说,他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5.示例:指引前进之路 灯塔 能照亮迷茫之夜
三、1.怜子如何不丈夫 周树人 示例: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野草 朝花夕拾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3.手捏一柄钢叉 猹尽力的刺去 逃走了
4.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燃放烟花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示例:关爱晚辈
幽默风趣 热爱生活 关心贫苦人民
示例:1.他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关爱父亲、珍惜时间、知错就改的少年。
2.学习要趁早,我们不能虚度光阴,要珍惜时间。
五、(一)1.故乡“我”终于见到了闰土
2.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3.(1)日日盼望 好容易
(2)急切、激动
(3)圆脸 小毡帽 银项圈
4.示例: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小男孩。
(二)1.C
2.惊喜 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3.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所以文章主体部分人称是“我”。后来改为“我们”,是为了表现鲁迅与人民大众站在起,人们在他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4.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