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2 21:08:56

文档简介

宝鸡市陈仓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织女星被称为“夏夜的女王”,是夏季夜空著名的亮星,它距地球约25.3光年。据此回答1-2小题。
1.织女星是( )
A.行星 B.恒星 C.星云 D.彗星
2.织女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太阳系中与小行星带毗邻的两颗行星是( )
A.地球、火星 B.木星、火星 C.水星、木星 D.火星、金星
4.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共同特征的是( )
A.等速性 B.近圆形 C.同向性 D.共面性
5.下列不是地球特殊性存在的“金锁链”条件的是( )
A.地球有比较厚的大气层 B.地表有适宜的温度范围
C.地表有液态水存在 D.地球有适中的卫星数量
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过去学校的电力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在学校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后,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电。据此完成6-7题。
6.材料体现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生物繁衍生长提供能量 B.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D.为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7.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
C.阴雨天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D.纬度低,晴朗天气多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运行在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的halo轨道上的中继星“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图为‘嫦娥四号’登月位置及中继星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月球背面( )
A.终年处于黑夜 B.受地球电磁干扰少 C.气温日较差小 D.地形平坦高差小
9.能够对中继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 )
A.太阳辐射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太阳活动
10.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黑子导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耀斑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日珥引起潮汐现象 D.太阳风诱发潮汐和海啸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此完成11-12题。
11.有关地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 D.等震线上烈度相同
1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13.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每次地震震源深度 B.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14.关于地球各圈层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岩石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C.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 D.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
15.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层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B.一般情况下,老地层位于上部,新地层位于下部
C.化石中既有生物遗体化石,又有生物遗迹化石
D.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2020年7月13日,中、美古生物学者联合宣布最近发现一类新的植物“活化石”——穗花杉化石(如下图)。此次,研究团队在我国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村的化石层中,发现了两枚穗花杉化石。这两枚化石约有1.6亿年历史,保存了远古穗花杉枝、叶、芽、种子等重要结构。这些结构的样貌与现代穗花杉几乎完全一致。据此完成16-18题。
16.穗花杉化石所处的地层属于( )
A.太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7.穗花杉繁盛地质时期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B.爬行动物盛行
C.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D.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
18.穗花杉最有可能属于( )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蓝绿藻类
2019年,在墨西哥某古代人工陷阱的遗迹中发现一批猛犸象遗骸(如下图),猛犸象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灭绝。据此完成19-20题。
19.科学家研究认为,猛犸象身披黑色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据此推测猛犸象生存的气候条件是( )
A.多雨 B.炎热
C.寒冷 D.干旱
20.猛犸生活在( )
A.侏罗纪 B.第四纪 C.震旦纪 D.石炭纪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的实验。该学生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上部中间位置,匀逸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本次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实验过程中( )
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 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
C.水流越快,堆积的沙子越粗 D.水流越少,堆积的沙子越粗
22.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丙处发生堆积 B.甲丁处发生堆积 C.乙丙处发生堆积 D.乙丁处发生堆积
读景观图,完成23-25题。
23.图示景观显示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 )
A. 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4.该图片最可能拍摄于我国的(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25.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危害是( )
①破坏建筑物 ②造成地面塌陷 ③掩埋农田、道路 ④易发泥石流灾害⑤降低土壤肥力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某溶洞剖面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 )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27.甲部位的名称是( )
A.石柱 B.石钟乳
C.石笋 D.钙化坝
28.图示溶洞景观属于( )
A. 岩溶地貌 B. 雅丹地貌 C. 熔岩地貌 D. 峡湾地貌
读某冰川地貌形成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该冰川地貌由早到晚的形成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30.此过程最终形成( )
A.角峰 B.峡湾 C.冰斗 D.刃脊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读“地球圈层结构局部图(图1)”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2)”,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1中①②③属于地壳的是 ,地壳厚度的特点是 。
(2)图2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判断依据是 。
(3)图2中G层为 ,是介于莫霍界面与D 界面之间的圈层,地壳与软流层之上的G层顶部合称 。
(4)图2中D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的速度也突然 ,表明E圈层的物质状态是 。
32.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太阳大气层名称:A ,B ,C 。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 ,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层。从太阳黑子的周期图来看,太阳活动周期大约是 年。
(3)太阳风出现于太阳大气的 层,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 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 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在地球的 (高\中)纬度地区。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二使徒岩,位于澳大利亚大洋路上的坎贝尔港国家公园内,矗立在湛蓝的海洋中的独立礁石,形态各异,因为其数量和形态酷似耶稣的十二门徒,因此得美名“十二使徒岩”。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西藏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据下面短文,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
“十二使徒岩”属于 地貌。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________,后来其顶部在海浪侵蚀下发生倒塌,形成________,其外侧的岩石最终与海岸岩体分离形成“十二使徒岩”。
(2)与图a比较,图b的明显变化是 ,其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3)试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冬季河流水量 ,河床沙滩裸露,在强烈的________风吹送下,沙滩上的沙子在河谷________岸堆积形成沙丘。
34.上图为流水地貌示意图,下图为四幅流水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下图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甲——______(填序号),乙——______(填序号),丙——______(填序号),丁——______(填序号)
(2)②③地貌景观的名称是:② 、③ ,②③均为河流 地貌,②③共同的地貌特征是 。
(3)①地貌景观受流水 作用,形成 。宝鸡市陈仓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下列的表格内。)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C C A A D C A B D D B A B D B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C B A C B C B D C B A D A D C
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
31.(10分,每空1分)
(1)①② 全球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2)横波 纵波 横波波速慢,纵波波速快
(3)地幔 古登堡 岩石圈
(4)下降 熔融状态
32.(10分,每空1分)
(1)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2)耀斑 光球层 11
(3)日冕层 磁场 发光(极光) 高
33.(10分)
(1)海岸(1分) 拱桥(1分) 海蚀柱(1分)
(2)海蚀柱数量减少,有一根已成碎石 (2分)
原因:海水波浪长期侵蚀海蚀柱的根基,使该石柱倒塌和破碎(2分)
(3)小(1分) 偏北(1分) 南(1分)
34.(10分,每空1分)
(1)甲① 乙② 丙④ 丁③
(2)洪积扇 三角洲 堆积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侵蚀 峡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