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教育联盟高一质量检测卷(二)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第三单元30%,第四、五单元及第六单元《功学》《师说》7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
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
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
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
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棕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
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
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高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
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
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
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
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
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
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
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
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3232A宝鸡教育联盟高一质量检测卷(二)·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A.“只有在中国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分析错误,材料一原文是“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
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B.“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
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分析错误,材料一原文是“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
农民是聚村而居。”℃.“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分析错误,材料一原文是“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
都是这样的话”。)
2.A(“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分析错误,材料二原文是: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
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3.B(B选项陈述的对象是“云南山歌”,与“合村并居”没有关系。)
4,将中国乡下居住情况与美国乡下的居住情况对比论证,揭示了中美乡村的差异,(2分)突显了中国乡村的特
点:聚村而居。(2分)
5,①合村并居不能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②尊重中国人安土重迁
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③尽力保留乡村中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
居,传承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④要多关注“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要让新社区成为群众拥
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4分,每点1分)
6.D(“表达对现代社会中医患矛盾现象的不满”缺少依据。)
7.C(没有比喻修辞。)
8.①引发母女间对话,表现母女亲情:②引出下文伤疤的来历和中风等情节;③插叙,宕开一笔来写,丰富文章
内容,使情节摇曳多姿;④更全面地表现母亲的人物形象。(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9.①“这就不错”强调拥有母亲的幸福感,表明“我”虽失去了父亲,仍因拥有母亲感到幸福与安慰。②“也不错”
进一步强调拥有母亲的幸福感,表明虽然母亲身体不好,也有缺点,但“我”对母亲始终有深沉的爱。③运用
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我”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知足。④表现生活中普通人的朴实、自足,具有普遍意
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C(句意: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
竭许多了,儿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其中,“来”,时间词的词缀,与“数年”不能分开:“惩艾”,惩治,
“殆”,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儿乎”,正好搭配后面的约数“十一二”,所以不能分开。故选C。)
11.D(二者相同.)
12.B(“只运用了比喻论证”表述有误,除了比喻论证,还有对比论证。)
13.(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
专一。(“爪牙”“黄泉”各1分,定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
(2)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
在阅览书卷。(“自放”“滑稽饮酒者”“旬朔”各1分,句意1分)
14.A(首联视线为“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
15.萧瑟秋景之悲:长年漂泊流浪之悲:孤独登台之悲:年老多病之悲:壮志未酬之悲:国家百姓之悲:潦倒穷困
之悲:不能饮酒解忧之悲。(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23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