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单元复习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单元复习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1-09 12:3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单元复习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飞奔的斑马 B.成熟的小麦 C.游动的水母 D.叶脉书签
2. 草原上生活着狼、老鹰、蛇、蚱蜢、螳螂等动物。其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只有狼、老鹰和蛇 B.只有蚱蜢和螳螂 C.只有狼和老鹰 D.只有老鹰和蛇
3. 有同学将海带、蕨、紫菜归为一类,把西瓜、铁树、水稻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 无根或有根 B.无果实或有果实 C.无种子或有种子 D.无茎或有茎
4.西红柿营养丰富,果实中的果肉属于下列哪种组织( )
A B C D
4.下列所列组织中不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 输导组织 B. 机械组织 C.分生组织 D.上皮组织
5.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浓度比海水的浓度要高很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说明了( )
A.海带细胞的细胞壁有吸附碘的功能 B.海带细胞的细胞质中能产生碘
C.海带细胞的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质中 D.细胞核控制碘的产生
6.小明在山中游玩时发现一种低等植物。它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茎、叶分化;但无根、花、果实、种子,利用孢子繁殖。你认为它属于( )
A.裸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
7.下列关于一株水蜜桃和一头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是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D.水蜜桃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8.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9.如图: 蜱虫俗称壁虱,可传播多种疾病。虫体椭圆形,分鄂体和躯体两部分,成虫在躯
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腹面有足4对,每足6节。你认为蜱虫应该属于( )
A. 节肢动物 B. 软体动物 C. 棘皮动物 D. 脊椎动物
10.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物镜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
A.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 B.视野变亮了 C.物像变模糊了 D.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
11. 下列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40×、10× B、10×、5× C、10×、10× D、5×、5×
12. 为了探究“蜗牛是否有听觉”,某科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在安静的环境中,距离蜗牛50厘米处击掌,观察蜗牛的反应,并多次重复实验
B. 在吵闹的环境中,距离蜗牛50厘米处击掌,观察蜗牛的反应,并多次重复实验
C. 在安静的环境中,敲击蜗牛所在的桌子,观察蜗牛的反应,并多次重复实验
D. 在吵闹的环境中,敲击蜗牛所在的桌子,观察蜗牛的反应,并多次重复实验
13. 科学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玩“猜动物”的游戏。老师给出了某动物的四个特征①它们用肺呼吸;②卵生;③体温恒定;④骨骼坚硬,脑比较发达;小明断定它属于鸟类。如果小明的判断是正确的,你认为他至少可以根据哪几个特征就可以得出结论。( )
A. 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4.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 B. 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
15.右图1显示的是细胞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于1过程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母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B.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使细胞数目增多 D.形成了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细胞
16.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 )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17.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18.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19.我校有一科学兴趣小组,对池塘的水质进行调查。他们来到池塘边,发现池塘水呈绿色。下面是他们在调查过程中的四个步骤,其中属于建立假设的是( )
A. 同学们心想,池塘水怎么会呈绿色呢? B. 有人说,可能是池塘水里含有绿藻。
C. 同学们于是取回水样,取一滴池塘水在干净的载波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D. 同学们发现原来是池塘水中含有大量的绿藻。
20. 小明很喜欢吃绿豆芽。可是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呢?他特意向菜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伯咨询。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又长又白的豆芽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层布。要经常向桶内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不浇水时可将桶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豆芽。由此看来,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温度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如图为豌豆的果实,其中①是果实中的果皮,②是果实中的__ __,根据它的果实结构,我们确定豌豆为__ __(选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理由是__ __。
22.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观察下图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注意:方括内填编号,横线上填相应名称):
(1)右图中可能是狗的体细胞的是图__ __(填“甲”或“乙”)。
(2)植物之所以可以“顶天立地”,靠的是植物细胞中的
[ ]__ __,它起到__ ____ ____ ____ __的作用。
(3)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取决于[ ]__ _,含有传宗接代的物质。
(4)黄瓜是一种较能解渴的瓜果,它的汁液来自细胞的[ ]__ __结构。
23.(1)右图是显微镜的构造图。
结构1是__________;结构4是__________;结构11是__________;
(2)在调焦时,若向里旋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应注视______
(3)右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
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___________。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24. 小明同学为研究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是小明同学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滴清水 盖上盖玻片 放洋葱表皮 滴红墨水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下图是小明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图像,则此时在装片上所对应的细胞是下图中 。(选填A、B、C)
A B C
2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的图片,如图所示。
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
答有关问题。
(1)写出A-F中C、F所代表的生物名称:
B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在这些生物中,狗的生殖方式中的__________(选填“胎生”或“卵生”)有利于提高幼体的存活率。
(3)在分类学上,黑松与向日葵同门不同纲,向日葵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这两组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比较多的是_____ ______。
(4)葫芦藓是一类靠___ ________进行繁殖的植物(选填“种子”或“孢子”)。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组别 腐生细菌 温度/℃ 实验现象
甲 无 25 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
乙 有 25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26.我们学校的同学发明了一种微生物催腐剂(含腐生细菌),该催腐剂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某同学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组,按下表设计,浇上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得到如下实验现象:
⑴该实验的假设是                ;
⑵实验时,甲、乙、丙三组所取的落叶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⑶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原 因 哺乳动物 鸟 类
偷 猎 31% 20%
栖息地的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27.一项研究表明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是哺乳类和鸟类生物种类减少的主要原因,保护这些珍惜生物资源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28.小敏、小颖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的摆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坐垫的总质量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摆动,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测量质量)、秒表(测量时间)和_______________。
(2)本次实验是来验证_________的猜想,实验结果证实她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3)摆钟是利用相同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选填“长”或“短”)。
(4)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很短,较难测量,本实验中采取累积法来测量,下列也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的是( )
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B.用刻度尺和棉线测地图上两地间铁路线的长度
C.用量筒和水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D.测量圆锥的高
26. 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同学们查资料
发现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如沾有污物,就会影响
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于是他们猜测苍蝇搓“脚”是为了搓掉“脚”
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
同学们为了验证假设,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 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苍蝇。
② 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苍蝇搓脚的次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1分钟 第二分钟 第三分钟 第四分钟
甲 67 61 62 ?
乙 128 130 125 131
(1) 小明同学记录下第四分钟乙瓶中苍蝇搓脚的次数为131次,却忘了记录甲瓶中的数据,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甲瓶中苍蝇搓脚的次数的是 。
A 12次 B 212次 C 150次 D 65次
(2) 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建立的假设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你得出的结论为:__ __
(3) 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第9题图
40ml
苍蝇搓脚的次数
第30题图
实验时间
第15题图
生物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能进行光合作用
单细胞(A)
多细胞
有脊柱(B)
无脊柱(C)
无种子(D)
有种子
有果皮(E)
无果皮(F)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