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这三部分内容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扩大、转折、结果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其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但九年级学生的史学素养已得到充分的培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以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观,也可运用多类史料加深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解。
课标要求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正义性,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本课教学主要运用自主学习、史料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整理史料,还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史实。
历史解释:结合教材与史料,知道中国战场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影响,了解《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
作 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时空观念:观察地图,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及战争过程。
家国情怀: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过程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讲述法、图表示意教学法、谈话法和讨论教学法
学习方法 读图法和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课堂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和材料: 教师讲述:轴心国军事集团已经联合起来,“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材料中的三国地位的转变是因为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的内容。 二、展示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展示核心素养目标: 史料实证:整理史料,还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史实。 历史解释:结合教材与史料,知道中国战场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影响,了解《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 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时空观念:观察地图,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及战争过程。 家国情怀: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讲授新课: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材料1:经济上,到二战前,德国经济再次超过英法,1938年德国钢产量达到二千二百五十万吨,相当于英法两国钢产量的总和。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德国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材料2: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耳曼人必须以战争获取生存空间。 材料3: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趁势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材料4:英法美等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引向苏联)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自主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教师结合学生探究及解读材料归纳总结: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历史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建立。 重要原因: 绥靖政策加速大战的爆发。 教师过渡:在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其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二战的战争进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教师展示多类型史料,引导学生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及重要事件。 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德国突袭波兰 教师展示材料,并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者二战全面爆发,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全面爆发” 而非“开始”? 教师结合学生思考并回答因为自从1931年开始法西斯国家便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因此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教师提问:二战全面爆发后,英法作何态度呢?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教师展示材料加以论证回答: 英法的绥靖政策在战争过程得以彻底破产,那么二战的规模又是如何扩大的呢?英法祸水东引的目的又是否达成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斯科保卫战的内容。 2.二战规模扩大—莫斯科保卫战 教师展示材料: 教师讲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斯大林红场演说,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教师过渡:虽然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阻挡法西斯战争的步伐,而接下来的一场战役却让二战的规模空前强大。 3.二战的最大规模—日本偷袭珍珠港 教师展示材料并进行解读: 教师讲述: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美国仓促应战,8艘战舰无一幸免,3500名美军丧生,损失惨重, 太平洋舰队暂时失去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而1941年12月8日,美国宣布对日本宣战,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教师展示1942年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形势图: 教师结合材料过渡: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才能扭转战局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当时诸多国家的选择。 4.走向联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教师引导学自主学习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时间、地点、国家、行动、意义和国家性质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明确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为扭转战局,最后取得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师过渡: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后,反对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增强,而二战中的战局也出现转折。 5.二战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教师展示材料: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 ——德国士兵的日记 苏军拼命抵抗,平均每个士兵只能活24个小时。德军团长威廉 霍夫曼在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 教师结合材料讲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保卫战最后的结果使得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1943年2月,德军投降,苏军夺取了战略主动权。 教师过渡:在苏联战场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了战争优势,但如何彻底打败德国,取得战争的胜利呢? 6.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教师结合材料讲述:1944年6月6日起,英美盟军出其不意的渡过英吉利海峡,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教师过渡:在欧洲战场取得节节胜利之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召开了两次重大会议,协调后期战争的行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召开。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目的、时间、参与过、内容和评价,明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教师过渡: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况如何呢?我们通过史料进行了解? 7.二战取得胜利—德国投降和日本投降 教师讲述:1945年春,苏军与英、美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经过10多天的激烈巷战,苏军逐渐攻入柏林市中心。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结束。9月3日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 教师过渡: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努力下,战争取得了胜利,有哪些影响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1: 材料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1944年至1970年间,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 —《全球通史》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并归纳总结进行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联盟取得胜利后,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师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并阐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是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堂练习: 1.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的是 A.日军进犯卢沟桥 B.德军入侵波兰 C.德军入侵苏联 D.日军偷袭珍珠港 2. 在宣言上签字时,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A.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C.美国开始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3. “它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它”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4.1944年6月,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吉利海峡,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两面夹击德国。此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明确课题 齐读核心素养目标 分析材料,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自主勾画出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召开的时间、目的、内容及影响。 结合教材及教师讲述,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 3.结合材料,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联盟取得胜利的标志。 结合材料,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自主完成随堂练习检测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以时空观念讲述本课学习的社会背景,进入本课学习的情境。 使学生明确课题 掌握本课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把握重难点。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加强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引导学生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要战役和会议的历史史实,增强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及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加强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素养的培养。 随堂检测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板书设计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