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基础复习
(客观题1)
田中奏折世界吞,朝鲜已占东北侵。
九一八事中国耻,反法幕开抗日临。
少帅入关马孤战,锦绣河山四月沦。
溥仪受扶再登位,伪满国建都长春。
血性官兵义勇组,靖宇合其抗联军。
华北自治五欲去,一二九起爱国心。
八一宣言倡对外,瓦窑堡确统战针。
张杨兵谏西安变,内战停止时局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pǔ
bǔ
jìng
wěi
dū
jiàn
溥仪
杨靖宇
一二·九运动
张学良和杨虎城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2.我国局部抗战的起点是:( )。
3.违背张学良命令率军抵抗日军进攻的著名东北军爱国将领是:( )。
4.1932年被日本扶持建立伪满洲国的清朝末代皇帝是:( )。
5.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的抵抗日军侵略的军队被称为:( )。
6.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中国共产党派往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人物是:( )。
7.1936年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各抗日部队进行改编称为:( )。
8.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划的吞并我国领土的阴谋活动是:( )。
9.1935年日本策划的华北危机直接导致了哪一爱国运动:( )。
10.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仍然坚持的政策是:( )。
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12.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
课堂检测
溥仪
东北抗日联军
杨靖宇
“华北自治运动”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张学良和杨虎城
九一八事变
马占山
抗日义勇军
“攘外必先安内”
单元基础复习
(客观题2)
卢沟桥名七七变,二九大刀雄哲元。
宛平军人显热血,赵佟二将以身捐。
国共合作齐抗日,新四八路南北编。
叶朱彭领入敌后,统战正建在宣言。
淞沪鏖兵敌梦破,精锐尽毁时局艰。
姚营宝山皆壮烈,四行八百谢晋元。
唐氏生智不堪用,南京沦陷重庆迁。
屠杀六周民族痛,毙谷稍安雨花前。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wǎn
tóng
áo
háng
lú
sōnɡ hù
yáo
kān
赵登禹
朱德
谢晋元
南京大屠杀
1.标志着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的事件是:( )(卢沟桥事变)。
2.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为保卫北平牺牲的国民党二十九爱国将领是:( )。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4.国共第二次合作后工农红军主力被改编为:( ),指挥者是:( )。
5.国共第二次合作后红军南方八省游击队被改编为:( ),军长是:( )。
6.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是:( )。
7.凇沪会战中率军在宝山抵抗日军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
8.淞沪会战中率军坚守四行仓库给敌于重创的爱国将领是:( )。
9.国家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公祭日与哪件事有关?( )。
10.日军攻占南京后屠杀无辜百姓及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
11.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后将哪里定为陪都?( )。
七七事变
课堂检测
淞沪会战
赵登禹和佟麟阁
八路军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新四军
朱德和彭德怀
叶挺
姚子青
谢晋元
南京大屠杀
30万人以上
重庆
单元基础复习
(客观题3)
国民党统正面抗,徐州名成台儿庄。
浴血杀寇捷最大,李氏宗仁桂军狼。
倾巢对日武汉会,以水代兵河南殃。
山湖江托逐次御,万家岭赣七四强。
薛岳长沙如虎立,天炉战法歼敌忙。
中国远征缅甸进,救英脱困仁安羌。
相持懈日紧反共,豫湘桂溃千里凉。
屡败仍显民族血,蒋庸英烈万古长。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gàn
xuē
qiāng
tái
kòu
ɡuì
yānɡ
yù
xiè
lǚ
李宗仁
孙连仲
薛岳
戴安澜
1.抗战以来我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
2.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
3.抗日战争中几乎全歼日军整个师团的大捷是:( ),
属于哪次会战?( )。
4.蒋介石为了迟滞日军对武汉的进攻做出的举措是:( )。
5.中日战争在哪次会战后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
6.1941年在英美盟军接连败退时我国取得的抗日的重大胜利是:( )。
7.1944年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而遭到重大失败的战役是:( )。
8.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营救英军的战役是:( )。
9.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
台儿庄战役
基础题
豫湘桂战役
李宗仁
万家岭大捷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
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
第三次长沙会战
仁安羌战役
戴安澜
单元基础复习
(客观题4)
红军改编八路传,林彪首捷平型关。
毛氏持久抗战论,亡国速胜皆妄言。
晋察冀立点星火,敌后中枢圣延安。
两地破水麻敌对,五壮士名狼牙山。
主减农交生产号,精兵简政固政权。
反法西斯世界事,加白印柯国际援。
多田囚笼欲分我,百团大战交通残。
全国军民因此振,中流砥柱国之肩。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chuán
biāo
jì
kē
dǐ
shū
林彪
《论持久战》
狼牙山五壮士
彭德怀
1.我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
2.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的指挥者及其所率部队是:( )。
3.针对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发表了:( )。
4.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
5.八路军深入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敌后革命根据地是:( )。
6.抗日战争时期为掩护群众和主力壮烈跳崖的八路军战斗英雄是:( )。
7.抗日战争时期来华援助的两名重要的国际友人是:( )(加)和( )(印)。
8.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的土地政策是:( )。
9.日军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而采取的封锁政策是:( )。
10.1940年八路军为反击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发动的重大军事行动是:( ),
其目的是( )。
平型关大捷
课堂检测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林彪及其115师
延安
晋察冀
白求恩
狼牙山五壮士
柯棣华
囚笼政策
百团大战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论持久战》
单元基础复习
(客观题5)
相持到来功武汉,日军尽疲方向转。
诱蒋攻共经济夺,汪卫投敌伪府建。
国党对新搞摩擦,奇冤一叶皖南变。
日伪顽合欲困我,大生产开衣食全。
多少英雄洒热血,张左殉国马斋延。
七大毛思党章进,美核广崎捷苏联。
十四载苦九三记,何钦躬日降书端。
近代抗外首胜事,共后砥柱国在前。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wǎn
zhāi
qí
zǎi
dǐ
wěi
yòu
xùn
qīn
xiánɡ
wānɡ
张自忠
左权
中共七大
日本投降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的态度是:( )。
2.抗日战争时期叛国投敌的国民党亲日派头子及其所建政府是:( )。
3.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最大的反共“摩擦”事件是:( )。
4.周恩来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中的“叶”是指:( )。
5.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为粉碎日伪顽的封锁而开展的运动是:( )。
6.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国捐躯的最高级别的将领分别是:( )。
7.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的领导者是:( )。
8.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9.抗日战争末期美国向日本的哪两个地方投下原子弹:( )。
10.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11.日本向我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的事件是:( )。
12.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是:( )。
1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
1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 )。
课堂检测
中国共产党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汪精卫和伪国民政府
皖南事变
叶挺
大生产运动
张自忠和左权
马本斋
中共七大
广岛和长崎
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中国战场
中考链接
(2014·广东中考)
13.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
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017·广东中考)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
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017·广东中考)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
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1.选择题。
B
张学良
36岁
20世纪30年代初
东北作家
B
1937年2月
B
(2018·广东中考)
13. 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
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
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2019·广东中考)
13.“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究或争执”。下列事件通
过 “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D
1936年
解决
C
(2010·广东中考)
10.令天的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这是为了纪念在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
的民族英雄( )
A.1860年抗击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B.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北京
C.1931年抗击日军侵略东北 D.1937年抗击日军侵略北平
(2013·广东中考)
12. 历史学家认为:“卢沟桥事件只不过是一个更大图谋的开端而已。”这个“更大图谋
”指日本( )
A. 割占台湾 B. 侵占东北三省 C. 制造南京大屠杀 D. 灭亡中国
(2014·广东中考)
14.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
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
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选择题。
D
佟麟阁
赵登禹
北京
卢沟桥事件
D
全民族
C
(2015·广东中考)
12.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春的“实业救国”;从詹天
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
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2016·广东中考)
11.读题11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A.外来侵略 B.政权更迭
C.国共合作 D.军阀割据
C
林则徐
佟麟阁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年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年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长沙
1938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1946年 北京大学 北平
A
(2009·广东中考)
10.“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诗中的
“此役”指的是(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2015·广东中考)
10.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
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
……”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选择题。
C
英帅朱彭
1940年
电杆
铁轨
据点
C
(2019·广东中考)
12.对右图所示信息理解
正确的是( )
A.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日本“囚笼”政策破产
(2021·广东中考)
15.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
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
设( )
A. 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 B. 体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C. 借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A
共产党员
根据地
A
(2011·广东中考)
11.1945年8月15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是庆祝( )
A.百团大战的胜利 B.台儿庄战役胜利 C.《双十协定》签定 D.日本无条件投降
(2015·广东中考)
11.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
,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选择题。
1945年8月15日
D
D
(2022·广东中考)
16.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1942年1月起,历时半年,广东党组织从香港秘密营救了何香
凝、茅盾等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连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800多
人。这场营救( )
A. 配合了八路军的百团大战 B. 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封锁
C. 打击了国民政府投降政策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2018·广东中考)
问题: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
作用。(4分)
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 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
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 ……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
,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
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
②
捐献船舶
支援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
历史作用
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2019·广东中考)
问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 的原因并
分析其意义。(4分)
材料二: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
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
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
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
5.11%。 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 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①
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或日本全面侵华)
政府组织内迁
原因
为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基础
意义
①
②
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
③
保存民族工业基本力量
促进内地工业发展
④
⑤
有利于促进工业合理布局
(2018·广东中考)
问题:根据材料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源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说明西安的历史文
化价值。(4分)
例
西安在近代史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西安事变上,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