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32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清晨,驻足雄伟壮丽的古运河桥上,dì( )听桥下chánchán( )的水声,目睹鳞次zhì( )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ǐ( )一时的老歌---《明天会更好》。是呀,明天会更好,宿迁旧貌已换新颜!
2、改正下列错别字。(4分)
千锤百炼 万籁具寂 肆无忌惮 如数俸还 心弛神往
鳞次栉比 因地制宜 退避三舍 清描淡写 可见一斑
正确字
错别字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B.我们登上汽船,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C.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义无反顾。
D.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4、根据要求默写。(10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3) ,一览众山小。
(4) ,生于淮北则为枳。
(5) ,吟鞭东指即天涯。
(6)五岭逶迤腾细浪, 。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8)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5分)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出自《 》,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境遇下创作的。作品中的主人公 的故事就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 请把这本书送给一位情绪低落的同学,并写上一句赠言。
。
6、名著阅读: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分)
(1) 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故事或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3分)
(2) 有这样的一则消息:“万里长城上了2005年度全球最濒危遗址名单,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熬,长城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请你为保护长城提几点建议或保护措施。(至少拟两条) (2分)
二、阅读理解:(共43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8、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为什么?(3分)
(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问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心乐之 ( ) ②鱼可百许头 ( )
③佁然不动( ) ④凄神寒骨 ( )
10、翻译句子。(4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4分)
答:
12、“水皆缥(缥,清白色)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这句话与文中哪句话意思接近?试加以比较赏析,说说相同和不同之处。(3分)
答: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10分)
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
①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 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②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③麦克古尔教授说: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要做到这一点, 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④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情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13、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去吗 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四)阅读《补丁》,完成下列题目。(13分)
城市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将头发留得参差不齐,染成黄的、白的、红的、蓝的颜色。总之,怎么另类怎么染,怎么新潮怎么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叫酷。
这天,儿子出去玩时,一双牛仔磨砂鞋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回家后沮丧地递给我说:“妈妈,扔了吧。”我默默地接过那双鞋,那是我花280元买的,穿了还不到一周,我能不心疼吗?
我拿着鞋来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前,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师傅说:“没办法了,实在要修,只能换底面了,还不如买一双新鞋。”
紧挨着年轻师傅的老师傅和善地接过鞋子说:“让我试试吧,兴许能补好。不过,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这两只鞋都打上补丁,这样对称一些,而且不影响美观。”看来,也只好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我只好放下鞋子走了。
过了几天,我去取鞋时,在琳琅满目的鞋子中,一眼就看见了那双鞋。果不其然,另一只鞋子也被刻意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用粗粗的麻绳一左一右地缝合起来,而且裂缝呈树枝状,针角也有些歪歪扭扭,看样子是故意做成这样的,与牛仔的质地浑然一体,风格粗犷,比先前多了一种别样的风味。我惊叹老师傅的手艺,真可谓巧夺天工啊!
鞋子拿回家后,我没有立即给儿子,我怕他不肯穿。正好全家人在看电视,是一个抗日战争的题材,我就顺口问儿子:“知道什么叫补丁吗?”
儿子郑重地答道:“补丁就是软件当初设计得不完美,后来又设计了一些用来弥补缺陷的程序。”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我想跟他说的是鞋上的补丁啊。
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电脑补丁,我就想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让他接受那个鞋子上的补丁。我打断了他的回答,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
小时候,家里很穷,孩子也多,妈妈不但要做农活,还要照顾我们四个孩子,往往是老大的鞋子小了,留给老二老三穿,等一双鞋到了我这个老四的脚上,鞋帮都掉了,鞋底也磨薄了。母亲就在灯下给我一遍又一遍地缝补。那时,我多么希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啊。
不知儿子听懂了没有,我拿出那双鞋子,递给儿子说:“这就是补丁啊。”
他接过鞋子左瞧瞧,右看看,欣喜若狂地对我说:“哇,老妈,你真是神来之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创意啊!”说着,他奔过来,夸张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我欣慰像他这一代人还能接受鞋上的补丁,笑笑说,老妈没那么伟大,这是门口老师傅的杰作啊。
第二天,我刚踏进门,发现门口齐刷刷地放着五六双鞋,我吓了一跳。每双鞋子好像都是崭新的,可让我费解的是,每只鞋子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口子。我心里直纳闷:这小子,不会把老妈当成修鞋的吧?
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从屋里拥了出来。儿子说:“大家都说我的鞋有创意,都买了新鞋子,让你拿给那个修鞋的老师傅,尽全力给他们做得有个性一点……”
儿子还在一边叮咛我,我的心在疼痛,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
(选自《短小说精选》)
17、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2分)
18、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举例说明并阐述这种手法的作用。(3分)
19、本文以“补丁”作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20、文章结尾写了一群孩子要求补新鞋的事,请分析这一情节安排的好处。(4分)
三、作文:(共45分)
人生路上风景好。一路与老师同行,在老师的教诲下我们受益匪浅,茁壮成长;一路与朋友同行,在朋友的影响下我们取长补短,携手并进……一路与书籍同行,在书籍的滋养中我们获取真知,提升品位;一路与拼搏同行,在拼搏的历程中我们砥砺意志,实现梦想……
请以“一路与 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一、
谛 潺潺 栉 靡
具--俱 俸---奉 弛---驰 清---轻
C
4、①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会当临绝顶 ④ 橘生淮南则为橘⑤浩荡离愁白日斜 ⑥乌蒙磅礴走泥丸 ⑦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⑧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赠言示例: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 (写鼓励对方战胜困难、振作精神、增强信心的话语,符合要求即可。)
6、(1)秦始皇、孟姜女等 。《孟姜女哭长城》《定城砖的传说》等。俗语:(1)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2)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3)不到长城非好汉。诗:全唐诗·长城名咏【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①改善土质,碱性的浸透,造成靠近地面部分的城墙出现逐层剥落的现象。②设立专项保护长城的法律。③提高人们保护民族图腾的意识。(合理即可)
二、
(一)
C
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言之有理即可)
⑴以…为乐 ⑵大约 ⑶愣住的样子 ⑷使…感到凄凉
(二)
10、⑴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⑵因为这的环境过于清静,不能够长久停留,便记下这儿的情况离开了。
11、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2、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相同点:都是写水的清澈,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借写鱼来表现水的清澈透明。
不同点:《小石潭记》中只有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与朱元思书》中既有正面描写,如“水皆缥碧”,也有侧面描写,如写游鱼、细石来表现水的清澈。或《与朱元思书》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小石潭记》中运用了比喻。
(三)
13、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或“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4、列数字。如“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具体说明拯救地球应立即采取行动。(或“具体说明了排放量减少的程度”也可。)
15、不能,因为“大约”表明温差是约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如果去掉“大约”就表明是确数1摄氏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答“不能去掉”不给分;答“不能,因为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没有具体分析给1分)
16、示例1:少开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示例2:多植树,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四)
17、补丁;
18、如通过年轻和年老的修鞋师傅的对比,表现老年师傅的特点:修鞋技艺高超,了解家长的心理,懂得珍惜财物,了解年轻人扮酷的心理;又如通过“我”与儿子及儿子的同学对补丁的不同看法,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不同价值观念。
19、指的是一位母亲为孩子“打补丁”,反映了目前孩子们思想缺失的现状(意思对即可)
20、进一步反映了思想缺失(追求个性、不懂珍惜财物)已成了当代孩子的共性问题,深化了文章主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装-------------------------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