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八股”,即八股文,也称“八比”,原为中国明清两代封建皇朝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构成,其中四股各要求有两股文字相对偶。这种文章的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在内容上只许为圣贤立言,不许作者自由发挥。所以,实际上它是一种没有内容,专讲形式的文字游戏是封建统治者愚弄和奴化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八股文
反对党八股(节选)
(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
毛泽东
知背景,明深义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当时,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右倾错误,特别是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王明“左”倾错误,党内的“三股歪风”,即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还较为突出。同时,抗战以来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使大量新党员、新干部加入党的队伍,他们常常把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带进党内,成了党内各种错误倾向滋长的温床。
因此,在党内进行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是十分必要的。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极为严重的困难时期,这就更为迫切地需要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团结统一和更加巩固。整风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首先在延安从党的高级干部开始的。
要做对于这些东西的肃清工作和打扫工作,是不容易的。做起来必须得当,就是说,要好好地说理。如果说理说得好,说得恰当,那是会有效力的。说理的首先一个方法,就是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 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
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
第二部分(2-9):具体剖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
第三部分(10):必须抛弃党八股,树立新文风。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 /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 /
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
长而空更不好
长而不空,好
短而空,不好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之论证逻辑
提出分论点
分析批判
表现
后果
形态一
形态二
正反举例
引证
例证
得出结论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长而空
短而空
长而不空
斯大林的演说
我们的老爷写起来
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长篇巨著《资本论》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下决心不让群众看”
思考探究
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总的论证方法是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但在论述具体问题时,又具有各种不同的论证特点:
①举例论证: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作用:运用典型事例使论点更令人信服。)
②引用论证: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作用:引用俗语,说明文章的长短要取决于内容,灵活处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③对比论证:《资本论》与有些老爷的长文章。(作用:通过对比,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④比喻论证: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作用:生动形象的讲明八股文的丑恶面目,令人望而生厌。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总结: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与多种论证方法结合。
精读第6段
下面哪个句子最明确地说明了“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问题所在?
A.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
B.那种对待问题的方式不对。
C.现在很多同志津津有味于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
D.这种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来分类,不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这里所讲的分析过程,是指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常常问题是提出了,但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因为还没有经过这种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因而问题的面貌还不明晰,还不能做综合工作,也就不能好好地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其余四条“罪状”论述过程的梳理。
① 勾画关联词,借助关联词和句子内容,在原文划分层次。
② 借助层次划分、提示性语言,准确提炼原文内容,完成表格。
第3段论述过程
破 立
罪状 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表现,装样子吓人,妨害真理,损害同志。 解决问题,要分析对象。面对自己的同志,要用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4段论述过程
破 立
罪状 概括 罪状分析(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写作、宣传不看对象,自以为对方能懂,没有用群众懂得的语言,就达不到目的,起不到效果。 对自己的宣传对象要调查、研究、分析。
第5段论述过程
破 立
罪状 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演讲和文章中,总是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宣传乏味,不受群众喜欢。 从人民群众中学习生动活泼的语言;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需要的新鲜的东西;从古代语言继承好的有用的东西。一切工作干部都是宣传家,都需要学习语言。
第7段论述过程
破 立
罪状 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以上五条罪状一方面由于幼稚而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责任心不足。写文章、做演说是专为影响人的,随随便便的态度,是轻重倒置。 以负责的态度写文章、做演说,预先研究、准备,写好之后多看几遍。
破 立
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实事求是,宣传真理
有的放矢,尊重对象
语言丰富,生动活泼
善于分析,解决问题
责任心强,有益于人
影响全党,有益革命
传播出去,利国利民
破:在批驳中揭示问题的核心
立:针对核心,提出解决之道、明确主张(观点)
思考探究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空洞
动机不纯
目的不明
缺少文采(语言)
形式主义
责任心不足(态度)
危害后果
思想内容
文章形式
根源
危害
表
现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八条罪状的逻辑顺序
想一想,党八股的八条罪状是作者随意安排的吗?
① 严谨的结构。
本文以反对党八股立论,作为统领全篇的纲。依据论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题,指明文章的重点是“分析一下党八股的坏处在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分析其根源并指出克服的方法;第三部分,指出反对党八股、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的重大意义。全文纲举目张,主题鲜明,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②“分项列举,边破边立”和“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论证方法及思路。
第二部分,是对党八股八大罪状的具体分析,也是全文的重点。作者运用“分项列举,边破边立”的方法,一条一条列出党八股的罪状。对于每一条罪状的陈述,大体上是顺着“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思路展开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和论证力量。
③ 语言生动形象,表达新鲜活泼。
本文运用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语言,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词语的运用上,本文采用了大量的俗语,例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歇后语,例如“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成语,例如“装腔作势”“无的放矢”“莫名其妙”“津津有味”“祸国殃民”;文言词语,例如“得胜回朝”“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人学士”;方言词语,例如“瘪三”“蹩脚”。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和巧妙安排,使得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使得文章妙趣横生,富有吸引力。
写作特点
主题归纳
本文分析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深刻揭露了它的实质,指出党八股是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服务的工具,号召我们彻底抛弃党八股这种腐朽文风,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
生词正音
瘪三(biē) 蹩脚(bié) 接洽(qià)
暴露(lù) 幼稚(zhì) 檄文(xí)
子丑寅卯(yín mǎo) 恐吓(hè)
生词释义
【以毒攻毒】
【莫名其妙】
【装腔作势】
【言之无物】
【量体裁衣】
【津津有味】
【蹩脚】
【檄文】
用毒药来治疗毒疮等疾病,比喻以恶制恶。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表示发生的事情很奇怪,说不出解释的道理来。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借以引人注意或以此吓人、骗人。
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