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13 09:4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胰液7.5~8.0 B.胆汁7.1 ~7.3
C.血浆7.35~7.45 D.胃液0.9 ~1.5
2.下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 pH, 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的组合是
A.洁厕灵和消毒液 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
C.消毒液和肥皂水 D.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
3.人体内几种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体液 血浆 胃液 胆汁 胰液
pH 7.35~7.45 0.9~1.5 7.1~7.3 7.5~8.0
A.血浆呈碱性 B.胃液和胆汁呈酸性
C.胰液比血浆的碱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碳酸饮料
4.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
A.pH=1.3的工业废水 B.pH=4.5的雨水
C.pH=7.0的蒸馏水 D.pH=7.3的矿泉水
5.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
C.H2SO4 HCl NaOH D.NaCl Na2CO3 Na2SO4
6.下列常见物质显碱性的是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柠檬水
7.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D.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8.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
9.下列有关溶液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pH=7的溶液呈中性
B.pH>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酸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10.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容器中,边滴边搅拌,用数字pH仪连接电脑实时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表示HCl与NaOH等质量反应 D.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二、判断题
11.pH=3的稀盐酸与pH=4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得到pH=7的溶液( )
12.常温下,碱性溶液的pH>7,现测得碳酸钠溶液的pH>7,所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
13.一些果汁的 pH 分别为:苹果汁(2.9﹣3.3)、橘子汁(3﹣4)、葡葡汁(3.5﹣4.5),胃 酸过多的人应少喝上述果汁( )
14.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
15.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得溶液pH偏小。( )
三、填空题
16.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7.硫酸和盐酸都是实验室常用的酸,它们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1)水溶液的pH都______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都能除去铁锈.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 .
(3)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请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表示的是向盛有l0mL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相同浓度)后,溶液pH的变化曲线.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
(1)甲是 _____ 溶液;
(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 _____ mL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有 _____ (指示剂除外);
(4)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如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用语: _______
19.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清洁剂显________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_______色;
(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_______(填“强”或“弱”);
(3)测量苹果汁pH时,pH试纸是否需要先用蒸馏水润湿_______(填“是”或“否”)。
20.专家提示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84”消毒液可以使病毒灭活。
(1)其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所含的阳离子为____(写离子符号)。
(2)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甚至产生危害的组合是___(填序号)。
A 洁厕灵和“84”消毒液
B 肥皂水和威猛先生
C “84”消毒液和肥皂水
D “84”消毒液和威猛先生
(3)探究发现暴露在空气中(阳光充足)的“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据此,你认为“84”消毒液应______保存。
四、综合应用题
21.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主要用于生产油漆、颜料等。兴趣小组探究碱式碳酸铜制备的最佳实验条件。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是翠绿色、难溶于水的固体,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进行实验】按下表中的数据进行图示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序号 CuSO4溶液体积/mL Na2CO3溶液体积/mL 水浴温度/℃ 固体颜色
i 50 60 60 蓝绿
ii 50 60 70 翠绿
iii 50 60 80 暗绿
iv 50 70 70 蓝绿
v 50 50 x 蓝绿
【解释与结论】
(1)为了使生成的碱式碳酸铜稳定,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反应体系的pH___________7(填“<”或“>”)。
(2)ii、iv、v的目的是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时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最佳配比,x=___________。
(3)设计i~iii的目的为___________。
(4)由表中数据知,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iii中所得固体颜色偏暗。查阅资料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会生成CuO,猜想颜色变暗的原因与该反应有关。
①请将碱式碳酸铜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②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上述猜想。请在图中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若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该猜想成立。
22.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一家化工厂的污水设计排污方案。请你就他们的探究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Ⅰ.首先用pH试纸检测污水的酸碱性。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甲: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7。
乙: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7。
丙:取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得pH<7。
(1)三位同学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该污水显________。
Ⅱ.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测定污水中污染物(盐酸)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图示如下:
(2)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于是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3)当乙同学观察到_________现象时即恰好完全反应。若此时消耗NaOH溶液2 g,则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NaOH溶液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丙同学利用接在传感器上的计算机绘制出了如下图所示的pH随所加的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从曲线上可知污水的pH=______,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5)除去污水中的盐酸,你建议选用的原料是________。
A.NaOH  B.Ca(OH)2  C.CuO  D.Fe
2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中和反应时,做了如下 2 个实验。
实验一:如图实验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研究。
(1)为探究图①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
A.氢氧化钙溶液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E.氢氧化铜 F.硫酸铜溶液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②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中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在 20s﹣40s 之间,溶液 pH 的变化趋势为______。
(3)图①实验,烧杯中的各个量随稀盐酸的滴入变化情况示意图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有______。
A.
B.
C.
D.
E.
F.
(4)实验二:同学们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测定某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向 160g 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根据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记录共用去稀硫酸 124g。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已知酚酞溶液的变色范围是 pH 在 8.2~10.0 之间,当 pH<8.2 时显无色。
理论分析:用该方法测定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B
6.C
7.C
8.C
9.C
10.C
11.错误
12.正确
13.正确
14.错误
15.错误
16.(1)减小 (2)放热 (3)NaCl
17.小于 黄色 2NaOH+H2SO4=Na2SO4+2H2O
18.NaOH 9 H+、Cl-、Na+
19.碱 红 强 否
20.+1 Na+ A 避光密封
21.(1)>
(2)70
(3)探究碱式碳酸铜制备的最佳水浴温度
(4)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最佳体积比为5:6,水浴温度为70℃
(5) 1 Cu2(OH)2CO3 2CuO +1 H2O+ 1CO2↑ 80℃ 澄清石灰水 110 mL水 固体颜色变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甲 酸性 不正确 有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0.00365% 防止氢氧化钠过量和使反应充分进行 a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B
23.(1)ABCE
(2) 放热 减小
(3)CD
(4)偏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