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江苏科技版)第九章 力与运动 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江苏科技版)第九章 力与运动 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1-09 19:0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九章 力与运动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 关于二力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B.只要两个力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C.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D.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2. 下列交通规则,主要用于防止惯性造成事故的是(  )
A.严禁超速、超载 B.桥梁设有限重标志牌
C.红灯停,绿灯行 D.车辆靠右行驶
3. 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
A.单纯的实验方法 B.单纯的推测方法
C.数学推导的方法 D.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4. 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  )21世纪教育网
A.立即静止 B.减速飞行 21世纪教育网
C.加速飞行 D.匀速飞行
5. 如图1所示,将一本英汉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存在的力有:①书的重力;②书对桌面的压力;③桌面对书的支持力;④桌子的重力。以上几个力中为一对平衡力的是(  )
A.③与④ B.②与③ C.②与④ D.①与③21世纪教育网
6. 下面两个力(图2)中是平衡力的是(  )
图2
7.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熟了的苹果总要落回地面,说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是由于受到了非平衡力作用
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惯性
D.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8.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一定越大
D.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9. 如图3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0.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  )
A.防止惯性的产生
B.防止汽车起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
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
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11. 弹簧测力计下挂10 N的重物,某人用10 N的力提着提纽,不考虑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20 N B.0 N C.15 N D.10 N
12. 一名运动员一脚把足球踢向空中,足球在空中飞行。关于此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被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足球在空中运动是因为脚对球有作用力
C.由于惯性,足球离开脚后继续运动
D.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小
13.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4.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砝码质量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图4
15.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_____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______状态,这就是_______定律。
16. 如图5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 。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17. 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_______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小,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_____要保持原来的 ________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18. 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 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_________,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_________(g取10 N/kg)。
19. 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 _____发生改变,就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用手推墙,墙的形状一定发生了改变,这主要是因为墙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但是有力________,所以墙的形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20. 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若阻力f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雨滴在刚开始下落时,G______f(选填“>”“=”或“<”);当速度逐渐增大至使f=G,此后雨滴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
21. 物体受到一个力或几个力的作用,但这些力不满足平衡力的条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它的运动状态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力是改变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三、综合题(22题2分,23题4分,24题4分,25题8分,26题12分,共30分)
22. 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23. 一辆质量为1.5×103 kg的汽车,当它以60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3倍,求:(g取10 N/kg)
(1)汽车受到的支持力;
(2)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
24.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可以推导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做__________________。
25. 如图6所示是小运动员在进行体育比赛的情景,请你观察图片,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26. 小明发现了以下现象:将原来静止的空车推动很容易,但用同样的力很难推动一辆载重车。一般小汽车从静止加速到100 km/h,只需十几秒的时间,而满载的货车加速就慢得多。
(1)由此可以初步得到假说:物体受力一定时,它的质量越小惯性越_______,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2)给你一辆小车、一只砝码、一只钩码和一根细线、一个滑轮、一只停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在光滑的桌面上检验你的假说是否正确。
(3)若你的假说是正确的,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网]
第九章 力与运动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D 解析:如果二力平衡,那么这两个力必须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分析各选项可知A、B、C错误,D正确。
2. A 解析:选项A,超速或超载时,若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汽车不容易刹住,易造成交通事故,符合题意;选项B,车辆超载时,地面所受的压力和压强会随之增加,从而加快路面的损坏,与惯性无关,不合题意;C、D中的现象都和惯性没有联系。
3. 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概括出来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总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力,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
4. D 解析:在一切外力都消失前,宇宙飞船是运动的,当一切外力都消失后,就再也没有能够改变飞船运动状态的力,所以飞船不会停下来,不会减速飞行,也不会加速飞行,飞船只能按原来的运动速度永远地匀速飞行下去。
5. D 解析:字典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字典此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那么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 D 解析:力的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A选项的两个力大小不等,不符合题意;
B选项的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符合题意;
C选项的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符合题意;
D选项的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所有条件,符合题意。
7. D 解析:选项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苹果和地球相互吸引。选项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有质量的物体都具有惯性,踢出去的足球和短跑运动员都有惯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8. D 解析:物体不受力(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因此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可能平衡,故B错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惯性与物体速度无关,故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正确。
9. D 解析:由图可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见此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D正确,A、B、C错误。
10. D 解析:选项A,惯性是一切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与安全带无关。选项B,汽车起动时,人由于惯性向后仰,但靠背对人有一个支撑作用。选项C,汽车车速突然增大时,人由于惯性向后仰,不会向前冲去。选项D,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安全带给人一个向后的力,起到缓冲的作用。
11. D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挂钩上的力的大小,重物重10 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12. ACD 解析: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足球被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选项A正确。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已消失,选项B错误。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选项C正确。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小,选项D正确。
13. A 解析: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A选项说法正确;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汽车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14. (1)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1)题图甲中用的是木块,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而题图乙中用的是小车,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其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实验更准确些。
(2)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其中利用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5. 外力作用 静止 牛顿第一 解析: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个结论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16. (1)相同 (2)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3)小 慢 (4)匀速直线 (5)D
解析:(1)当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时,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在下滑过程中,转化成的动能相同,质量又不变,所以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可使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
(3)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4)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的。
17. 运动 惯性 运动 解析: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刹车前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小,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前运动。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18. 2 400 N 12 000 N 解析:小汽车的质量m =1.2 t=1 200 kg,
小汽车的重力G =mg =1 200 kg×10 N/kg=12 000 N,
小汽车所受的摩擦力f =0.2G=0.2×12 000 N=2 400 N,
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支持力FN =12 000 N,
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牵引力 F =f =2 400 N。
19. 方向 作用在墙上 解析: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了改变,就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推力作用在墙上,墙的运动状态不变,但墙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即墙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了形变。
20. > 匀速直线运动
21. 改变 运动状态21世纪教育网
22.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3. (1)1.5×104 N (2)4.5×103 N
解析:(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故汽车受力平衡,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N =G =1.5×103 kg×10 N/kg =1.5×104 N。
(2)水平方向,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 =f =0.3×1.5×103 kg×10 N/kg=4.5×103 N。
24. 远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越光滑的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会越小,因此小车运动的距离会越远,如果阻力无限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无限远,因此,当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5. 问题1:为什么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运动?
解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问题2:踢出去的足球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
解答: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6. 解:(1)小
(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
①用钩码通过定滑轮拉着小车,从桌子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记下所用时间t1;
②在小车内放入砝码,用相同的钩码通过定滑轮拉着小车和砝码,从桌子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记下所用时间t2。
③比较t1、t2的大小。
(3)t1<t2
图1
图3
图5
图6
图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