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31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31张+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3 19: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1.知道敌后战场的含义
2.了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状况、认识敌后
根据地的建设
3.认识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探索
敌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
谁领导
到敌人后方去,
主要指山东、山西、河南、河北
到哪去
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干什么
开辟敌后战场,争取抗战胜利
目的是


敌后战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挺进日本占领区后方,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由于这些地区是在日本占领军所控制的后方,相对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叫敌后战场。
一、初试锋芒——平型关大捷
1.背景
2.时间
3.地点
4.指挥者
5.战果
6.意义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
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
平型关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歼灭日军1000多人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太原
阅读教材第100页,完成概况
地形险要
易守难攻
一、平型关大捷
太原失陷
上海失陷
南京失陷
汪精卫:中国无法战胜日本,如果继续抵抗下去,结局只能是中国灭亡;而且中国的抗战意志越坚定,亡国的速度越快。
——汪精卫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国民党《中央周刊》
二、扬长避短——《论持久战》与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二.扬长避短:《论持久战》(1938)
“亡国论”
“速胜论”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
——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1938年10月《中央周刊》
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战论”错误观点。
目的:
1.结合教材100——101总结毛泽东是如何驳斥“亡国论”与“速胜论”的?
速胜论
亡国论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日本
中国
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
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
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1937年工业总产值 日本 60亿美元
中国 13.6亿美元
2.毛泽东认为战争胜利的根源在哪里?
3.意义是什么?
根源: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时间 1940年
发展 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作用 牵制和抗击大量日军
中枢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目的
大家好,我是小X,我们到了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遇到了军事、政治、经济,你们能够帮忙解决吗?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巩固措施
军事上
政治上
经济上
3.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措施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夜袭战
利于秘密接近,近战歼敌,出奇制胜。
能打能躲、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主动灵活。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根据地军民利用地雷巧妙地同敌人进行的战斗。
军事上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
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
②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政治上
三三制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经济上
减租减息政策
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一方面减少地租的租额与高利贷的利息,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从事抗战、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减少租额与利息的同时,实施交租交息,承认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承认债主拥有借贷债务的债权。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增加了抗战的力量。
为抗日根据地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 1938年 1942年 1944年
敌后抗击日军兵力比例 58% 63% 64%
材料:一个日军陆军上校悲叹道:“为什么……我们不迅速结束中国事变 我们被诱入内地......我们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永无尽头的消耗的泥潭中了。”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
(1)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2)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吉原矩大佐懊丧地回顾说:“当时视共军为……残兵部队或抗日杂牌军相差无几之军,确信不久将可扫荡歼灭而不重视。
——《剑桥中华民国史》

笠原幸雄中将……指出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就是共军。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党、政、军、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
——日本防卫厅《华北治安战》

不重视
严厉打击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1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
三、百团大战破囚笼
大家好,我是小X,下面由我给大家报道百团大战的相关内容,但是需要你的协助哦
概况
百团大战显军威!
(我是通讯员________:
_____年下半年,为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我军_____个团在________ 指挥下,在_______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此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__________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____________。战役历时数月,战果辉煌!
彭德怀副总司令
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我是小记者,我来做报道
1940
粉碎日军扫荡和封锁
振奋抗战军民士气
105
彭德怀
华北
交通线
日伪据点
结合视频与材料思考:百团大战有何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主动对日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日本防卫厅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一书提到百团大战时说:“共军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的‘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日方从未想到中共势力竟能扩大到如此程度”。……这次战役,使我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声誉大增。……边区广大民兵英勇参战,群众热烈支前,涌现出无数感人事迹。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节选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从平型关大捷到《论持久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以及百团大战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探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特点: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调整政策
3.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抵抗日本侵略
启示:坚持党的领导;
中共是领导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延安
军事上: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
大捷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时间:1937年9月
指挥:林彪
意义:
时间:1940年下半年
指挥:彭德怀
意义:提高威望,振奋信心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毛泽东
《论持久战》
发表时间:1938年
核心观点: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增强了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意义:
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课堂小结
1.(2022·黑龙江鸡西·12)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答案】C
2.(2022·湖南邵阳·10)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台儿庄战役——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答案】D
3.(2022·湖南湘潭·7)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A
4.(2022·浙江杭州·15)某校组织“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历史剧展演活动。九(三)班同学准备挑选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剧本进行排演。下列剧本属于这一题材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地道战》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答案】B
5.(2022·内蒙古包头·7)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很多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全家积极投身抗战。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A.得益于英美盟军的支持
B.厚植于人民的伟大力量
C.取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D.源自于斗争形式的多样
【答案】B
(2022·广西梧州·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927年8月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
1927年10月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
1931年冬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怎样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从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争。
(2)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3)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