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祖父的园子
蚂 蚱 嗡 嗡 啃 树 樱 桃
蚌 壳 水 瓢 倭 瓜 嘟 嘟
字词积累
zhà
wēng
kěn
yīng
bàng
piáo
wō
dū
蜂子 谷穗 韭菜 溜平
铲地 瞎闹 玩腻 随意
胖圆圆 毛嘟嘟 蓝幽幽
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找规律,说词语
晃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
新鲜漂亮。
多音字
huǎng
风一吹,湖里的水晃动起来。
huàng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童年
导入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往往留恋童年时光,今天,我们去体会一下萧红的童年生活吧!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写作背景
萧红故居院门
萧红故居院落
后花园磨房
●通过预习,你对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了解?
●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轻声读课
文去了解。
● 祖父劳动,“我”也在劳动吗?快速默读课文,
用了哪些词写“我”在劳动。关键词请你画下来。再
用心体会,在“我”的表现当中,你体会到什么?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
祖父栽花、拔草……,我就跟着祖父干活;“我”还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等。
听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整体感知
1、观赏小昆虫。
2、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4、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 、用草帽遮脸睡觉。
在
祖
父
的
园
子
里
玩
耍
的
情
景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 新鲜漂亮。
这句话中的“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课文中这样的词很多,有哪些呢?
重点解析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
来了风,榆树先呼叫,
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20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从哪儿看出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本文通过对祖父的园子的景物和“我”在左其中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中心思想
课外链接
1.作者真是个淘气的小姑娘啊!她睡醒后又会闹出什么好玩的呢?请你接着“小姑娘醒来了……”继续往下写。
课外作业
2.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讲给同学们听,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