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熙宁二年(1069)——元丰八年(1085)
亦称“熙宁变法” “熙丰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的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列宁称王安石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背景
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实行新法,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时任右谏议大夫的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抨击新政,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于是王安石作了一封回信,辨明清白,表明自己的决心。
解题
答:答复、回复之意
司马谏议:指司马光。
因为当时的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在此称之为“司马谏议”
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
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
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
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我
私下
常常
方法、主张
表被动
同“辩”分辩
唠叨不休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考虑
(今)想念;念头;读
同“鲁”鲁莽
......的原因
或许
第一段主要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1)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政见不合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矛盾不可调和
(3)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冀君实或见恕也。
希望对方理解
措辞有何特点?
彬彬有礼
蒙教、上报、见恕
含蓄委婉
强聒、不宜卤莽、冀君实或见恕也
刚直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终必不蒙见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
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大概、大约
现在
用来
表因果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
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却
把
施行
古代贤明的君主
来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
批驳
佞,巧言谄媚
(今)天干的第九位
本来
预先
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名:名称;形式 实:实际内容
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名正则言顺而事行,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名: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作者在第二段中批驳了司马光什么观点?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天下怨谤
授之于有司
修之于朝廷
受命于人主
以兴利除弊
举先王之政
为天下理财
难壬人
辟邪说
固前知其如此也
怨诽之多,
反驳思路
第一步(第一句),先确立一个为“儒者”所公认的判定是非的原则,即名与实必领相符。只要证明对方所加给新法的种种罪名与实际不相符,就可以从根本上驳倒对方。
第二步 (第二句),将对方的长篇大论归纳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谤五个要点,为后文的具体批驳树立了明确的靶于。
第三步(第三句),针对以上所归纳的五个要点逐一进行批驳,着重揭示这些指责名不副实的根本谬误,从而收到了切中要害、势如破竹的驳论效果。
第四步(第四句),表示自己早有预期。除了在文章结构上引出下面的议论外,更蕴有某种早有意料、不值一驳的讽刺意味,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司马光的言辞攻击、指责非难
王安石完美防守、守中有攻
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论有何特点?
1.思路清楚、逻辑明晰
2.抓住问题实质
3.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
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把
形容词作动词,献媚
上策
来
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不仅
适宜
考虑
计划
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认为正确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
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
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名词作动词,施恩惠
名词作动词,办(事)
否定判断
因为
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不胜
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变法?
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盘庚迁殷是指商王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毫(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叔侄之间、兄弟之间等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王安石引用盘庚迁殷的史实有何作用?
王安石借“盘庚迁殷”说明反对者众多并不表明措施就有误,只要“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来表达变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自己施行变法的坚定决心。
王安石对变法持有怎样的态度?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关系
政治上不相容的政敌,文学上相敬的诤友
一个反对新法的官员死后,司马光为其作墓志铭,其中有讽刺变法的话。有好事者将这个墓志铭献给王安石,以为王安石会迁怒于司马光。不料,王安石却将铭文挂在墙上,向其门下之士赞曰:“君实之文,西汉之文也。”而《邵氏见闻录》引司马光的《斋记》记载,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为:“好读书,能强记,虽后进投艺及程式文有美者,读一过则成诵在口,终生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错意,文成,观者皆服其精妙。”
和对司马光相比,王安石是怎样评价和对待反对派?为什么对二者的态度不一样?
(1)评价他们为“壬人”“敌”,评价他们的观点为“邪说”, 说他们“习于苟且”“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2)对他们是“难”“辟”“抗”。
(3)因为王安石认为和司马光是“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与自己是道不同难以相谋。而反对派反对新法却是出于私心,那是原则性的大问题。
书信体
1.中心论点:反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
2.论据:
理论论据:①名实相符的原则
事实论据:①新法的实际情况 ②盘庚迁殷
3.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②举例论证
4.效果:使反驳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实际原则基础之上
驳论文
分析写作特色:
(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
作为书信体议论文首要特点是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的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分析写作特色:
(2)论证方法多样
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批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2)借助论据,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断专行,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是合理合法的。
(3)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迁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改变立场,委婉地反驳了对方的责难,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
分析写作特色:
(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全文之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是因为:
(1)立足于理,理足则气盛。
(2)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3)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铿锵有力。虽然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这固然是由于书信体格式的需要,也出于朋友之间情意,但更是源于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坦荡胸怀和高度自信。
思考探究
天下人“怨谤”“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以
1.所以见教者:拿来
2.以致天下怨谤也:表因果
3.以授之于有司:把
4.以兴利除弊:来
5.以不恤国事:把
6.助上以抗之:来
7.责我以在位久:因为
8.以膏泽斯民:来
介词
连词
介词
连词
介词
连词
介词
连词
以
介词:1)把,用,拿
2)依据,凭借,按照
3)因为,由于
4)同“于”,在。引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
以
连词:1)相当于“地”
2)表转折,但是
3)表目的,以便
4)表并列,并且,而且
5)表因果,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