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卷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这指的是 ( )
A.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的殖民统治 B.日本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C.日本对中国台湾实施殖民统治 D.日本蓄意制造西安事变2. 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干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即“一二·九运动”。这是一场 ( )
A.维新变法运动 B.爱国救亡运动
C.反封建运动 D.武装起义
3.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它既是从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序幕。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日军炸毁南满铁路 B.伪满洲国的建立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华北危机的出现
4. 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此后,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思,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 )
A.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 B.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5.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日军进攻卢沟桥”这一事件标志着 ( )
A.日军开始侵略中国 B.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D.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6.下表中“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 )
立即还击,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A.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北平爱国学生被镇压
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D.十四年抗战揭开帷幕
7.电影《八佰》讲述了谢晋元团长带领战士以四行仓库为据点抗击日军侵略的故事。该故事取材于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长沙会战8.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照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 )
A.铭记历史,彰显个性 B.淡忘回忆,安于现状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遗忘过去,开创未来
9.有学者认为,徐州会战牵制了曰军大量兵力,阻滞了日军向中国腹地的进攻。曰军绝没有料到仅徐州会战就打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粉碎了曰军速亡中国和与德军会师的狂妄计划。这表明 ( )
A.徐州会战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 B.日军的战斗力低下
C.徐州会战是中国战场的反攻之战 D.敌后战场积极抗战10.1938年4月,美国驻华大使詹森注意到:经此战役,国民党政府变得更加团结了;未被占领区的人们的悲观情绪,转变成了某种顽强的乐观主义,开始觉得未来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人们的情绪转变是因为 ( )
A.西安事变后全民族抗战 B.武汉会战成功阻滞了日本军队的进攻
C.台儿庄战役取得了胜利D.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11.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此战役的特点是 ( )
A.抗战时间最长 B.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
C.战役规模最大 D.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12. 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预言”指的是 (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勃勃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台儿庄战役可能走向失败
1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日作战,其中,地道战为人们所耳熟能详,但地道本身是一种相对被动的防御设施,地道战必须和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村落战等结合才能顺利进行。这段话意在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 ( )
A.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B.领导国民党进行抗战
C.武器装备十分先进 D.努力争取国际援助
14.下图是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杨筠在1940年制作的木刻版画《努力织布,坚持抗战》,其背景是( )
A.日伪军封锁根据地 B.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C.伪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共七大全面召开
15.租界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华租借的,并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土地。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43年收回4处租界,1945年收回11处租界,1946年收回4处租界。这一时期收回租界主要得益于 ( )
A.列强的殖民政策发生改变 B.国民政府的强烈要求
C.中国坚持并取得抗战的胜利 D.租界人民的不懈斗争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结束。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37年,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45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1)材料一电令说明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持什么态度?(2分)这份电令造成了什么后果?(2分)
材料二 “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学良的态度。(2分)
材料三 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2分)
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
(1)材料一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东北人民何时才回到家乡“欢聚一堂”?(2分)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区。
(2)材料二描述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该历史事件爆发后,抗日战争具有什么特点?(2分)
材料三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2分)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世界意义。(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12分)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上图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地形图》,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的指挥中枢位于图中_______(填字母);汪精卫于1940年3月建立的伪国民政府位于图中 (填字母)。(4分)
(2)根据上图,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B 6.C 7.A 8.C
9.A 10.C 11.D 12.C 13.A 14.A 15.C
16.(8分)
(1)【×】(1分)改正:将“结束”改为“基本结束”。(1分)
(2)【×】(1分)改正:将“台儿庄战役”改为“淞沪会战”。(1分)
(3)【×】(1分)改正:将“1945年”改为“1938年”。(1分)
(4)【√】(2分)
17.(10分)
(1)态度:对日本心存幻想;不抵抗。(2分)后果:东北三省沦陷。(2分)
(2)张学良盲从蒋介石的命令,致使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是错误的。(2分)
(3)关系:相互配合、协同作战。(2分)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2分)
18.(10分)
(1)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1分)时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2分)
(2)历史事件:七七事变。(1分)特点: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2分)
(3)作用: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分)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分,言之有理即可)
19.(12分)
(1)A B(4分)
(2)观点: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分)
论述:1937年9月,敌后战场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曰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0年下半年,敌后战场爆发了百团大战。这次战役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