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20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20张+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3 19:4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壹·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联合起来
三年国内战争
国内
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
国外
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国有化
国家分配
农业
工业
产品分配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材料一材料一: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1920年至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民死于饥饿,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材料二: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危机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壹·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除口粮、种子粮以外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分配 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发展经济
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特点: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强制性计划经济
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列宁从苏俄的国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沙俄
1547年—1917年
苏俄
苏联
1917年—
1922年
1922年—1991年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复苏,
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
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苏联看作世界的“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扶木犁的穷国
1.内部:苏联工业基础落后;
2.外部:苏联受资本主义包围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苏联工业化特点1:优先发展重工业
工业化背景
贰·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苏联的工业化
3.苏联的工业化:
1925年
1926年
1928-1932年
1932-193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
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T-34型坦克
苏联工业化特点2: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苏联工业化特点1:优先发展重工业
材料一:到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材料二: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一定保障。另外,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苏联学者估计,集体化时期遭到迫害的有500万—1000万人。1932-1933年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的大饥荒使300万—400万人饿死。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积极性:解决了粮食问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消极性: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排斥市场、缺乏积极性)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忽视民主法制)
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标志
特征
材料一: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用不到1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材料二:依靠工业化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苏联人的各种武器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前线。当我们歼灭苏联20个师,立刻又会有50个师的苏联人出现在我们面前!”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①积极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消极性:没有尊重经济客观规律,苏联模式的弊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①任何改革,都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②政府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③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启示:
探究: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不同?从中你有何启示?
1953年3月5日 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4岁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模式
所有制
经济体制
工业化道路
农业发展道路
单一的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启示:
①任何改革,都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②政府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③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课堂小结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背景: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威胁
概况: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成果: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评价:利弊共存
评价:利弊并存
发展过程: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苏联的工业化
成果:苏维埃政权危机逐步解除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显露
内容:在农业、工业、贸易、分配上做了调整
苏联的建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
措施:消灭富农运动等
影响:积极消极并存
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苏联的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练习反馈】
1、(2017江苏南京)“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为摆脱这以困境,苏维埃政府
A、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推广种植玉米 D、以政治改革为重
2、(2019江苏南京)“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这一变化,有助于
A、结束沙皇统治 B、恢复国民经济
C、实现农业集体化 D、防止生产过剩
3、(2015江苏南京)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直接促成这一飞跃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实行多党制
A
B
B
4、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①“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②“苏联的模式”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模式对苏联经济建设有什么重要影响?其形成标志是什么?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④中国进行全面改革始于什么事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国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农村、城市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③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照搬苏联经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三大改造。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对国有企业改革;
【练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