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应用题解决问题模拟模拟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应用题解决问题模拟模拟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13 14: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应用题解决问题模拟模拟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二、应用题
1.买 1 支钢笔的钱可以买 6 支圆珠笔。
(1)妈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 4 支钢笔,如果买圆珠笔,最多可以买多少支?
□○□=□( )
(2)如果每支圆珠笔 3 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 )
2.6 盆茶杯有多少个?
3.买 1 支钢笔的钱可以买 6 支圆珠笔。妈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 5 支钢笔,如果用这些钱买
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支?
4.王老师带 24 个小朋友去春游,每顶帐篷住 4 人,6 顶帐篷够住吗?
□○口=□( )
够口 不够口
5.面包每个 8 元。第一组买了 7 个,第二组买了 5 个。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了多少钱?
6.某小学二(1)班同学喜欢的单项球类运动统计情况如下.
项目
人数 15 人 11 人 8 人 10 人
(1)喜欢打篮球的有( )人。
(2)喜欢打羽毛球和踢足球的一共有( )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7.小猴要栽 47 棵树,已经栽了一些,还剩 10 棵没栽,已经栽了多少棵?
8.棋盘上黑色棋子有 37颗,白色棋子有 30颗,白色棋子比黑色棋子少几颗?两种棋子一
共有多少颗?
9.一支铅笔长 2分米,另一支铅笔长 15厘米,这两支铅笔一共有多少厘米?
10.
8元 4元 3元 ?元
(1)买 6杯可乐用多少元?
□○□=□( )
(2)如果用这些钱买冰淇淋,可以买多少个?
□○□=□( )
(3)一个汉堡的价钱可以买 2个巧克力棒,每个巧克力棒多少元?
□○□=□( )
11.手工折纸班的同学们做了 35朵黄花,做的黄花比红花少 5朵。
(1)同学们做了多少朵红花?
□○□=□( )
(2)把做的红花每 5朵扎成一束,一共扎了多少束?
□○□=□( )
12.一共有 24盆花。
(1)如果送给幼儿园 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盆?
(2)如果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 8盆,送给幼儿园多少盆?
13.2020年是建国 71周年,为庆祝节日,同学们在一起做红旗。
(1)小华做了多少面红旗?
(2)小军做了多少面红旗?
14.一捆绳子长 100米,一班用去 30米,又用去 28米,一共用去多少米?二班需要 50
米,剩下的绳子够不够?
15.明明今年 8岁,妈妈今年 35岁,再过 5年后,他们一共多少岁?
16.二年级举行跳绳比赛,小明跳了多少下?他们两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17.一根 24米长的绳子,如果做成 3米长的短绳,可以做多少根这样的短绳?
□○□=□( )
18.下面是二年级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情况。
组别 拍球 跳远 跑步
人数 10 ? 38
(1)跳远的人数比跑步的多 16人,参加跳远的有多少人?
□○□=□( )
(2)参加跳远的按每 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 )
19.徐州公园培育一批盆花,如果每行摆 4盆,正好能摆 4行。
(1)这批盆花一共有多少盆?
(2)如果每行摆 8盆,一共能摆多少行?
20.一本故事书 72页,小明如果每天看 8页,几天可以看完?
21.
(1)一个篮球多少元?
(2)买一个足球的价钱正好可以买 9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元?
22.买一盒水彩笔的钱正好够买 9支圆珠笔。
(1)买 3盒水彩笔的钱可以买多少支圆珠笔?
□○□=□( )
(2)每盒水彩笔 36元,每支圆珠笔多少元?
□○□=□( )
23.
4元 8元 5元
(1)小英用 24元买了 8包方便面,每包方便面多少元?
(2)小军带 50元买 9盒奶片,够不够?
(3)小红买一种食品,正好用了 16元,她可能买了什么?
24.一捆电线长 100米,上午先用去 38米,又用去 20米。上午用去了多少米?下午需用
40米,剩下的电线够不够?
25.
(1)买一个文具盒的钱,最多可以买几杯饮料?
(2)一个文具盒比一把扇子贵多少元?
(3)如果要买一把扇子和一个汉堡包,带 40元钱够吗?
26.有一本故事书。
(1)丽丽每天看 8页,3天看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亮亮准备用 4天时间看完这本书,他平均每天看几页
27.买 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 6支圆珠笔。
(1)妈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 4支钢笔,如果买圆珠笔,最多可以买多少支?
□○□=□( )
(2)如果每支圆珠笔 3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 )
28.一共有 36根跳绳,平均分给 4个小组。
(1)每组分得几根?
(2)平均每人分得几根?
29.一根彩带,每次用 3米,用了 6次后,还剩 12米。
(1)用了多少米?
(2)剩下的彩带还能用多少次?
30.
19元 42元 ?元 6元
(1)红红买一个 和一架 ,一共要付多少元?
□○□=□( )
(2)买一架 的钱可以买 7副 .一副 多少元?
□○□=□( )
(3)丽丽带了 20元,想买 4个 ,够吗?
□○□=□( )
31.
(1)买 2袋水果糖的钱正好可以买一块蛋糕,一块蛋糕多少钱?
(元)
(2)小芳买了 6盒巧克力一共需要多少元?
(元)
(3)王老师买一种食品,正好用去了 36元。他可能买了( ),买多少?
32.
(1)24本书,平均给 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多少本?
(本)
(2)平均每人分多少本?
(本)
33.从教室到体育室有 35米,从体育室到舞蹈房有 25米。小红从教室走到体育室。再从
体育室走到舞蹈房,最后从舞蹈房回到体育室,一共走了多少米?
34.每件衣服要用 5个纽扣,盒子中的纽扣够做 6件衣服吗?
□○□=□( )
□够 □不够
35.
(1)李老师买 7把量角器需要多少钱?
(2)丽丽买一个地球仪,付 40元,找回 8元,地球仪几元?
(3)王老师带了 50元,够买 8把剪刀吗?
36.看图回答问题.
(1)6张这样的桌子需要多少把椅子才能配套?
(2)6把椅子够配 4套吗?
37.
4元 8元 5元
(1)小英用 24元买了 8包方便面,每包方便面多少元?
(2)小军带 50元买 9盒奶片,够不够?
(3)小红买一种食品,正好用了 16元,她可能买了什么?
38.
(1)小军要买 4个茶杯,带 30元钱,够不够?
(2)小芳有 50元,她买了 4条毛巾,还剩多少元?
(3)如果用买 6盒牙膏的钱去买肥皂,可以买几块?
39.学校鼓号队原来有 28名队员,本学期招收了 8名新队员。
(1)现在鼓号队一共有多少名队员?
(2)一次表演时,队员们站的排数和每排人数同样多。每排有几人?
40.二年级 2班的同学获得 5朵红花,就可以换成 1面红旗张贴在班级光荣榜上。小莉在
光荣榜上已经获得 8面红旗,她一共得到了多少朵红花?
【参考答案】
二、应用题
1.(1)4×6=24(支)
(2)3×6=18(元)
【解析】
2.6 6 36(个)
【解析】
茶杯的总个数=每盒茶杯的个数×盒数,茶杯每个 2元是多余条件。
3.30支
【解析】
4.4×6=24(人);够
【解析】
5.16元
【解析】
6.(1)15
(2)19
(3)喜欢打篮球的比打乒乓多几人?
15-10=5(人);5
【解析】
7.37棵
【解析】
47-10=37(棵)
答.已经栽了 37棵。
8.7颗;67颗
【解析】
9.35厘米
【解析】
1分米=10厘米,统一单位后相加即可解答。
2分米=20厘米
20+15=35(厘米)
答.这两支铅笔一共有 35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10.(1)6×4=24(元)
(2)24÷3=8(个)
(3)8÷2=4(元)
【解析】
11.(1)35+5=40(朵)
(2)40÷5=8(束)
【解析】
12.(1)24÷3=8(盆)
(2)24-8=16(盆)
【解析】
13.(1)58面
(2)17面
【解析】
14.58米;不够
【解析】
15.8+5=13(岁)
35+5=40(岁)
13+40=53(岁)
【解析】
16.30下,69下
【解析】
(1)根据整数减法的意义,用小丽跳的下数减去小丽比小明多跳的下数即是小明跳的;
(2)小丽和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用加法进行计算即可。
39 9 30(下)
30 39 69(下)
答.小明跳了 30下,他们两人一共跳了 69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7.24÷3=8(根)
【解析】
因为由题干可知,这根绳子长 24米,每根短绳长 3米,所以一共可以做 24÷3=8(根)。
18.(1)38 16 54(人)
(2)54 6 9(组)
【解析】
19.(1)4×4=16(盆)
(2)16÷8=2(行)
【解析】
20.9天
【解析】
21.(1)72+18=90(元)
(2)72÷9=8(元)
【解析】
22.(1)3×9=27(支)
(2)36÷9=4(元)
【解析】
23.(1)3元
(2)够
(3)饼干或蛋糕
【解析】
(1)24÷8=3(元)
答.每包方便面 3元。
(2)5×9=45(元)<50元
答.小军带 50元买 9盒奶片,够。
(3)16÷4=4(包)
16÷8=2(个)
答.她可能买了饼干或者蛋糕。
24.58米;够
【解析】
上午先用去 38米,又用去 20米,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上午一共用去了多少
米,再用总长度减去上午用去的长度,求出剩下的长度,再与下午需要的长度 40米进行比
较即可求解。
38 20 58(米)
100 58 42(米)
42 40
答.上午用去了 58米,下午需用 40米,剩下的电线够。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加减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25.(1)32÷4=8(杯);8杯
(2)32-27=5(元);5元
(3)27+16=43(元);不够
【解析】
26.(1)24页
(2)6页
【解析】
(1)8×3=24(页)
(2)24÷4=6(页)
27.(1)4×6=24(支)
(2)3×6=18(元)
【解析】
28.(1)36÷4=9(根)
(2)9÷3=3(根)
【解析】
(1)将 36根跳绳平均分给 4个小组,求每组分得几根,用除法列式计算即可;
(2)从图中可以看出每组有 3人,用每组分得的跳绳总数除以 3,即可求出平均每人分得
几根。
(1)36÷4=9(根)
答.每组分得 9根。
(2)9÷3=3(根)
答.平均每人分得 3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用 3.4的乘法口诀求商,要牢记每个数的乘法口诀。
29.(1)3 6 18(米)
(2)12 3 4(次)
【解析】
30.(1)19+42=61(元)
(2)42÷7=6(元)
(3)4×6=24(元)
不够
【解析】
31.(1)6×2=12
(2)9×6=54
(3)饼干;9袋
36÷4=9(袋)
【解析】
32.(1)24÷3=8
(2)8÷4=2
【解析】
33.85米
【解析】
从教室到体育室有 35米,从体育室到舞蹈房有 25米。
小红从教室走到体育室。此时走了 35米;
再从体育室走到舞蹈房,此时又走了.25米;
最后从舞蹈房回到体育室,最后又走了.25米;
解析.85米
【解析】
从教室到体育室有 35米,从体育室到舞蹈房有 25米。
小红从教室走到体育室。此时走了 35米;
再从体育室走到舞蹈房,此时又走了.25米;
最后从舞蹈房回到体育室,最后又走了.25米;
所以一共走了.35 25 25 85(米)﹔也就是一共走了 85米。
34.5×6=30(个)
【解析】
因为由题干可知,每件衣服要用 5个纽扣,则做 6件衣服需要 5×6=30个纽
扣,盒子中有 33个纽扣,33>30,所以应选“够”。
解析.5×6=30(个)
【解析】
因为由题干可知,每件衣服要用 5个纽扣,则做 6件衣服需要 5×6=30个纽扣,盒子中有
33个纽扣,33>30,所以应选“够”。
35.(1)49元;(2)32元;(3)够
【解析】
(1)7×7=49(元)
(2)40-8=32(元)
(3)6×8=48(元);50>48;够
解析.(1)49元;(2)32元;(3)够
【解析】
(1)7×7=49(元)
(2)40-8=32(元)
(3)6×8=48(元);50>48;够
36.(1)12把;(2)不够
【解析】
(1)列式.6×2=12(把)
答.6张桌子需 12把椅子。
(2)6把椅子可以配.6÷2=3(套)
3<4,故不够。
解析.(1)12把;(2)不够
【解析】
(1)列式.6×2=12(把)
答.6张桌子需 12把椅子。
(2)6把椅子可以配.6÷2=3(套)
3<4,故不够。
37.(1)3元
(2)够
(3)饼干或蛋糕
【解析】
(1)24÷8=3(元)
答.每包方便面 3元。
(2)5×9=45(元)<50元
答.小军带 50元买 9盒奶片,够。
(3)16÷4=4(包)
16÷
解析.(1)3元
(2)够
(3)饼干或蛋糕
【解析】
(1)24÷8=3(元)
答.每包方便面 3元。
(2)5×9=45(元)<50元
答.小军带 50元买 9盒奶片,够。
(3)16÷4=4(包)
16÷8=2(个)
答.她可能买了饼干或者蛋糕。
38.(1)够;(2)18元;(3)8块
【解析】
解析.(1)够;(2)18元;(3)8块
【解析】
40.(1)36名
(2)6人
【解析】
解析.(1)36名
(2)6人
【解析】
41.5×8=40(朵)
【解析】
解析.5×8=40(朵)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