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第九中学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 2022-2023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学号等填写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学号二维码或条形码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粘贴区 4.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一、单项选择题 ( 共 80分 )
1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2 [ A ] [ B ] [ C ] [ D ] 29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23 [ A ] [ B ] [ C ] [ D ] 30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24 [ A ] [ B ] [ C ] [ D ] 31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25 [ A ] [ B ] [ C ] [ D ] 32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26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27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21 [ A ] [ B ] [ C ] [ D ] 28 [ A ] [ B ] [ C ] [ D ]
二、废选择题 ( 共 20分 )
33.(20分)
(1)(7分)
(2)(5分)
(3)(8分)
第1页(共1页)4. 元狩五年,汉武帝下令将盐业和冶铁业垄断为国营,由中央大农令进
行统一管理,各地设盐官、铁官进行盐铁生产和销售。该措施( )
A.实现了盐铁官营 B.推动了币制改革
(考试时间:4 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共5页) C.普及了均输平准 D.抑制了农业发展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2.5分,共80分) A.社会动荡与民族混战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1. 簋是古代由青铜或陶制成盛放熟食的容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 C.民族融合与统一趋势 D.五胡内迁与国家分裂
使用。西周规定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卿大夫四簋,士二簋。这实质上 6. 开创“贞观之治”的君主是( )
反映了( ) A.刘邦 B.李世民 C.完颜璟 D.朱元璋
A.原始社会的实物配给 B.宗法制下的血缘纽带 7. 下面是根据张帆著述的《中国古代简史》制作的察举制与科举制比较
C.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 D.封建制下的君主独裁 简表。从中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点是( )
2. 战国时期变法风起云涌,成为时代风潮。如燕国乐毅改革、赵国赵武 察举制 品德、才能 长官举荐 人、门兼美
灵王改革、魏国李悝改革、楚国吴起改革、秦国商鞅变法。推动这一潮 科举制 以文取士 自由报考 取士不问家世
流出现的根源是( ) A.察举制以等级区分人才优劣 B.察举制轻视轻品德与才能
A.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 C.科举制选才更加公正与公平 D.科举制造成人才道德降低
B.兼并战争中各国富国强兵的需要 8. “诗仙”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想象丰富,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而“诗
C.百家争鸣中的思想碰撞 圣”杜甫的诗则更多表现出凝重与沉郁。这主要是因为( )
D.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A.李白与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
3. 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B.李白和杜甫的艺术创作水平不同
其主要目的是( ) C.李白出身地主,杜甫出身农民
A.沿袭历史传统 B.兼并统一天下 D.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C.体现儒家思想 D.宣扬个人功业
1
9. 宋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又以转运司、提点刑 13. 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
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说明宋代 与六部之间产生了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成祖朱棣( )
( ) A.提高行省的政治地位 B.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
A.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B.加强了相权 C.任用外戚来参与朝政 D.以内廷宦官充当耳目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4. 奏折制度是指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
10. 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材料有:“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 后返回,不经过中转、收发环节,提高了决策效率。该制度形成于( )
“忽必烈建立元”“元实行行省制度”,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是( ) 15.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A.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 B.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
C.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D.明清文化发展与民族政策
11. 北宋末年,国家户数增长到2 088万,按照每户5口左右推算,国家
实际人口数超过1亿。北宋人口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国家实现统一 B.农业发展成就突出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C.商品经济居于主导 D.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16.下图是对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的比较,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12.辽夏金元统治者都重视文字的创造,其主流的做法是模仿汉字创造本
民族文字。下列文字中不同于上述主流做法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B.公元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
A.契丹文字 B.女真文字 C.西夏文字 D.蒙古文字
C.公元1世纪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2
D.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A.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17.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 B.推动了清政府的洋务运动
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C.使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侵略中国的企图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D.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嚣张气焰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 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23.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
18.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第七款 ……
A.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 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
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 D.领导了禁烟运动 第九款 ……
19.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标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最大成果是( ) 24.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倡导创办工商
A.挽救了封建统治危机 B.解放了近代国人思想 企业;推行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旨在( )
C.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推动中国现代化
20. 19世纪90年代的某次战争中,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 C.推动洋务运动发展 D.维护清王朝统治
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该次战争最有可能是( ) 25.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负责政府的实际责任,总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国务员副署方为有效。这说
C.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明了南京临时政府为限制袁世凯专权采取了( )
21. 以下哪位人物是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代表人物( ) A.总统共和制 B.责任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
A.慈禧 B.道光皇帝 C.洪秀全 D.康有为 26.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其目的
22. 义和团运动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 在于( )
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 A.进一步完善内阁制 B.仿效欧美的政治制度
下策。”这句话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 C.缓解国内舆论压力 D.为独裁提供法律保证
3
2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尊孔复古逆流 中共一大会址 南湖红船
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了以往半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中华民国的建立
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C.新文化运动的爆发 D.统一战线的建立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3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标
B.清朝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
C.辛亥革命扫除一些封建政治束缚 的事件是( )
D.人民群众反帝斗争提倡国货 A.广州起义 B.南昌起义
29.下图中有“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还我青岛”等标语,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其反映的史实是( ) 32.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
武汉简称“汉”,故史称“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标志着( )
A.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B.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
C.抗日战争彻底失败
D.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
A.禁烟运动 B.“公车上书”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30.下面两幅图片,分别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和嘉兴南湖,都是青少年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4
第Ⅱ卷(非选择题) 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摘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0日)
材料一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 (1)材料一涉及的会议是?其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7分)
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名称,并
社会公有; 分析产生的原因。(5分)
……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意义。(8
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 分)
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27年10月率领部队到达井
冈山,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
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
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唐宝林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材料三 1934年10月面对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被迫战略
转移,长征途中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
组织上的错误。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
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