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 沫 若
天上的街市
猜一猜这是哪首诗?
郭 沫 若
今天我们就走近郭沫若,走近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阅读与鉴赏
● 结合五四运动对郭沫若的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内容。
2.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精神,理解当时青年的理想与奋斗。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感受诗歌中对“力”的赞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诗歌蕴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
● 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
● 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感受诗歌中对“力”的赞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
● 了解郭沫若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歌的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
● 感受诗歌蕴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素养目标
预习成果展示台
1.作者简介
2.相关作品
3.现代自由诗
4.写作背景
活动1
作者简介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郭沫若(1892—1978)
作者简介
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作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郭沫若(1892—1978)
相关作品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女神》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现代自由诗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
现代自由诗
现代自由诗特点主要有:
1.形式自由;
2.内涵开放;
3.意象重于修辞;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写作背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五 四 运 动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到10月间。当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影响,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的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活动2
听读与朗读
请同学们先听名家朗读,初步感知本诗句读,再进行自我朗读,之后进入赛读环节,我们将评选出优秀朗读小组和“优秀朗读之星”。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
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听 读
自 读
优秀朗读小组是
优秀朗读之星是
活动3
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以先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展示完成对这首诗歌的整体感知、描绘诗歌画面以及重点诗句的理解,之后进行班级成果展示和发言。你准备好了吗?
整体感知
通过方才的听读、自读环节,你能概括出这首诗带给你最大的感受吗?
宏伟
强力
壮丽
炽热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自主探究
这句诗的意象是“白云”,背景是晴朗的天空,与下文的北冰洋相映照。北冰洋上晴朗的天空,无数的白云翻卷,正在空中怒涌,与寒冰皑皑的北冰洋相呼应。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句首抒情,意象是“北冰洋”,背景是天地间一片晴朗,洋天一色。啊,啊!好一幅壮丽的画卷——北冰洋的晴空冰景,美在大自然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太平洋”是这句诗的意象,“无限”形容太平洋之大,面积达,力量大,要把地球推倒。广袤无边的太平洋,他要提起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倒。
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句首抒情,“洪涛”是诗句意象,“滚滚的”形容波涛的动态形象,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啊,啊!我眼前洪涛哟,滚滚向前,强大无比,无坚不摧!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
句首抒情,诗歌的主体形象是“巨人之力”,用三个“不断”,形容巨人力量之大,无坚不摧,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正以排山倒海之力摧枯拉朽,摧毁着旧思想、旧文化、旧事物。
啊啊!力哟!力哟!
诗句抒情,三个短语加强了抒情的力度,“力哟!力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力”的呼唤,也就是对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呼唤。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诗句的意象是“力”,这也是全诗的主要意象。诗句运用排比与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了“力”强大与曼妙,抒发了诗人对“力”的赞美之情。
活动4
讨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重点内容的交流展示,各小组推荐两名代表准备成果展示和发言。
问题清单
1.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什么特点?
2.这些意象都是写实的吗?
3.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什么?
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本诗传递的主题是什么?
意象:北冰洋、太平洋、洪涛、白云
特点: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什么特点?
小组探究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展示了大自然万物壮丽的特征,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象北冰洋、太平洋。
这些意象都是写实的吗?
小组探究
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他的号角声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
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什么?
小组探究
表达了青年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革命者的颂扬。
“放号”是欢呼、是呐喊、也是赞歌。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组探究
这首诗歌描述了“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的光辉灿烂的图景,新兴生产力必将战胜落后生产力,中国这个“巨人”伟大的创造力将会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
诗歌主题
小组探究
本文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吧!
丰富而大胆的想象
你说我说
作者在诗歌中塑造了一个巨人的形象,又通过展示巨人站在地球边上见、闻、感的描写,表现出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艺 术
特 色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你说我说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将太平洋拟人化。
艺 术
特 色
你说我说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描述了“力”的强大与曼妙,抒发了诗人对“力”的赞美之情。
艺 术
特 色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1)丰富而大胆的想象。
(2)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诗中用宏大的几个意象,展示出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色,唤起人们自身的力量,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新生活、新世界,摧毁旧世界,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力的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
拓展延伸
我眼中的
郭先生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邓小平
拓展延伸
如果他说了十句,只有三句对了,那七句错的可以刺激起大家的研究辩证,那说对了三句,就为同时代和以后的人省了很多冤枉路。
——闻一多
我眼中的
郭先生
请整合郭沫若的作品,
总结郭沫若先生作品的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