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文章层次,理解驳论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设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鲁迅的《且亭杂文》。本课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有“驳”有“立”,语言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这种悲观论调的要害是“以偏概全”,也就是失掉自信力的仅是中国人中的一小部分,从而批驳了敌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新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在初三学生学习、鉴赏驳论文的阶段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达到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及掌握简单的驳论文写作,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对驳论文的鉴赏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
从预习作业反馈入手,明确作者“批驳的观点”和“主张的观点”,了解文本先破后立的驳论文特征;再以讨论、分析、探究的方法,梳理作者破和立的具体方式,探讨部分词语和语句的深层含义,深入理解文本。最后以品读、比较的方式,体悟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新世纪的中国,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一生笔耕不辍,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收录的是鲁迅后期的杂文,内容广泛,思想成熟,科学性、战斗性都很强。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亭子间。这个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路的区域,叫做“半租界”。于是鲁迅就取“租”字的右半边而成“且”,取“界”字的下半部而成“介”,再与“亭子间”的“亭”字,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从集子的题目中也能看到鲁迅精神。
2.介绍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北三省,而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这时,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居然打着“解救国难为国消灾”的旗号大肆烧香拜佛。因此,有人感叹:“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力,早已荡然无存,还不等日本打进来,我们国家自己就会灭亡,精神幻灭!”这样的文章,居然发在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大公报》上。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悲观论调如病毒传播般蔓延开来。鲁迅先生在当时狠狠地批驳了这一谬论,在他53岁寿辰之际,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这篇战斗檄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文体知识
驳论是通过驳斥对方观点、论据或者论证过程,证明对方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常用的驳论方法:
(1)直接反驳。先摆出对方的错误论点,然后指出对方的错误所在,反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2)间接反驳。先提出和对方针锋相对的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搽( chá ) 玄虚( xuán ) 省悟( xǐng )
渺茫( miǎo ) 脊梁( jǐ ) 诓骗( kuāng )
慨叹( kǎi ) 前仆后继( pū ) 倘若( tǎng )
2.把握重点字词
慨叹: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虚幻不实,神秘莫测。
渺茫:在文中指“难作乐观的预测”。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骗,哄骗。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舍身求法:指为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不能够作为凭据。
脊梁:喻指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
中国的脊梁: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
脂粉:指的是美化伪装,用以掩盖事实真相的欺骗手段,这里指中国正在发展的自欺力。
(二)指导朗读,课文初感知
1.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战斗檄文,从中锁定作者鲜明的观点。
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明确: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
2.梳理课文,划分层次。
再读课文,按照驳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梳理文章的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学生朗读课文,完成后小组讨论。
预设:树——破——立——结。
树靶子(1、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敌论(3~5):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立己论(6~8):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得结论(9):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三)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提问】驳论文首先要列出对方的观点,这叫“竖靶子”,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到对方的观点句,也找一找作者的观点句。
【明确】对方观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作者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提问】作者是如何引出对方观点的?(请大家阅读第1段)(提示:第2段“于是”一词,说明第1和2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从“于是”一词可以看出,第1段列出的是对方的论据。分别是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简言之,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佛。两者的关系是论据与观点的关系。
【提问】如何看出作者所列对方的论据是真实的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明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和三个“事实”,强调作者所列对方的三个论据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四、学生再读,初步感受课文
鲁迅的杂文是投向黑暗势力的一把有力的武器,充满了批判、战斗的激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让我们再读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有力反驳对方这一悲观论调的。
1.那些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人,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他信力
求神拜佛---自欺力
失掉的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无法推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2.明确:这种批驳方式属于:驳论证
(1)补充三种批驳方式:
驳论点---用确凿事实、道理证实对方观点是谬论
驳论据---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批驳对方观点
驳论证---用对方的论据无法推出对方的观点
(2)补充知识卡片:
仿拟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按照已有的词语或格式,临时仿造出类似的词语或格式的一种修辞方式。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语、仿句、仿篇。
五、小组合作,互相探讨下列问题:
1.本文以问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这个问句聚焦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它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十分巧妙;它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自己观点的自信,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询问,这样的标题内涵十分丰富。
2.“总”“只”“一味”三个副词有得很好,好在哪里?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总”含有“一向”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扬扬得意的样子;同时,“总”又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只”含有“唯一”的意思,写出国民党政府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充分体现了国民党政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副词尖锐泼辣,极富讽刺意味。
3.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失掉的是“他信力”,因此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作者抓住对方论点和论据的脱 节来直接反驳,揭示其论证的错误。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4.文中的“他信力”“自欺力”分别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他信力”: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对国联失望,失掉的就是“他信力”。“自欺力”:求神拜佛,麻醉自己。一味求神拜佛,发展的是“自欺力”。作用:运用了仿词的修辞手法,增添了讽刺的效果,生动地刻画了悲观论者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丑恶形象。
5.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分析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而”一词表示转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由直接反驳转向正面立论,提出论点。
三、研读课文,思维提升
驳论文的反驳方式:
(1)先破后立
对敌论先加以批判驳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先破后立。常言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破”“立”是论证中难以避免的环节,只有“破”“立”得当,才能观点清晰,旗帜鲜明。
(2)以矛攻盾
在论证过程中,努力捕捉敌论的漏洞、矛盾,适当加以分析引申,使敌论看一场用自己的“矛”去攻击自己的“盾”,自己打自己耳光的对台戏,从而陷入窘困的境地,暴露谬误的实质,这就是以矛攻盾。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揭露敌论论据的谬误,及揭示论据中的自相矛盾之处来打开批驳的“缺口”,也可以通过揭露敌论中论点与论据间缺乏必然联系,来说明其论点的不可信。
(3)引申归谬
通过引申把对方论点中的错误加以合理地“放大”,合乎逻辑地“扩展”,将其推向极端,以彻底暴露其论述的谬误、荒唐,从而将对方逼入自相矛盾、破绽百出的境地,无法辩驳,难以解脱,只能不攻自破,束手认输,这就是引申归谬。
设计意图:通过作家作品推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家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七、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
明确: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失去信心的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八、中考链接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
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②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③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④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⑤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⑦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⑧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小题1: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A.作者运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
B.总字刻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C.只字刻画出一副真挚、虔诚、执著的样子。
D.一味刻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小题2:下面对选段①-⑤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反复强调这些事实,可见
作者用冷峻的目光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这些公开的文字。
B.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新生路指的是相信自己。
C.第⑤段是过渡段,由揭露不但失掉自信力而且发展着自欺力的一小撮中国人
转向歌颂并不失掉自信力的广大人民。
D.文章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第⑤段然而,在这笼罩
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使全文从前面的间接批驳转向直接批驳。
小题3:选段⑤-⑧中论证的观点是( )
A.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B.要论中国人,必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1:只字刻画出一副懦弱无能的样子。
小题2:使全文从前面的直接批驳转向间接批驳。确立了正确的观点。
小题3:正面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九、课文总结
踏着先生的步履,充满自信的中华儿女正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自信之歌。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十、作业布置:
1.当堂演练
模仿文中这一语段的句式,用排比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课后作业
(1)我们将以“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为论题,组织一次小型辩论会,请各小组确定观点,搜集资料,做好参加辩论的准备。
(2)尝试像鲁迅号召那样,“自己去看看地底下”,去调查与发现身边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写成文章,作《脊梁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