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素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素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3 16:1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对“百草园”之乐和对“三味书屋”之乐的赏读分析。
  教学难点:
  体会两种乐趣之不同。
  三、过程与方法:
  经典美文常读常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编在七上第二单元,一个以“学习”为主题的单元,可见编者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力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引领学生走进名家伟人的童年生活、了解他们的求学时代,对比当今学子的学习生活,引发学生对“成长”的深层思考。试图通过一节语文课,穿越时光隧道,打通语用和精神的对话路径,实现语文对学生“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滋养。
  四、教学方法:
  文章篇幅较长,这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学生要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这篇课文在解读上有多种方向,无需循规蹈矩限制学生的想法与表达,鼓励学生写阅读感受,分享收获,交流认识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更能多方面的解读文本,让学生发现阅读与思考的乐趣。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有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代表作: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2.介绍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9月18日。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三·一八”惨案中。冯玉祥的直系军阀和张作霖的奉系军阀交战,日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出兵击退天津大沽口直系国民军,并最后通牒段祺瑞政府撤除大沽口防务。在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委会领导下,北京学生5 000余人在李大钊等率领下于18日在天安门集会,通过拒绝八国最后通牒、驱逐帝国主义公使、立即撤退驻天津的外国军舰、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决议。会后,群众举行游行请愿,在执政府门前遭段祺瑞卫队的屠杀,死47人,伤199人。其中鲁迅的学生刘和珍、杨德群等人当场死亡。次日,执政府下令查封国民党市党部和中俄大学,通缉李大钊、徐谦等50人,鲁迅也在其列。鲁迅同时被章士钊用手段开除教育部签事一职。因此鲁迅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3.《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字词字音检查
  (1) 读准字音
  确凿(záo) 菜畦(qí) 攒(cuán)
  缠络(chán luò) 桑葚(shèn)
  蟋蟀(shuai) 竹筛(shāi) 觅食(mì)
  人迹罕至(hǎn) 脑髓(suǐ) 书塾(shú)
  博学(bó) 臃肿(yōng zhǒng) 蝉蜕(chān tuì)
  人声鼎沸(dǐng)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题 解
  “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如今“三味”已引申为再三体味,玩味讨书的含义。
  “从……到……”表示文章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该句式告诉我们文章是按空间变换为记叙顺序的。。
  (二)学生略读全文,初步感知内容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8自然段,描写“百草园”的部分。
  第二部分:10—24自然段,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第九自然段写要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去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段写出了哪些内容,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2.学生朗读第9段并思考问题,读后交流。
  预设:
  (1)为什么要将我送到私塾里去呢,而且是全城中最严厉的私塾?“不知道”写出了儿时的“我”对家人送自己进书塾的不解与无奈,也包含着淡淡的忧伤。
  (2)连用三个“也许是”,说明儿时的“我”认为去三味书屋可能是一种惩罚,也说明“我”对这一原因进行了多种猜测。省略号和“都无从知道”说明当时天真的“我”并不理解父母送我上学的原因。
  3.教师小结:此段既是百草园的结尾,又是三味书屋的开头,扣住了题目中的“从……到……”,不仅在内容上将两部分连了起来,情感上也连接了起来,对百草园的不舍,去三味书屋的不情愿。这个段落在结构上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承上启下,这样的段落我们叫它过渡段。
  大家看,关注过渡段这样的关键语句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文章条理,更便于读者把握文章内容。
  4、作业布置:结合全文内容,简述题目所包含的变化。
  时间:从______童年____到_______少年_______。
  空间:从______家____到_______三味书屋_______。
  生活内容:从_____玩_____到________读书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从“百草园之乐”入手。从而引出长大后被送进三味书屋学习,在哪里我过得如何呢?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三味书屋的陈设
  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总体上给“我”怎样的感觉?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作者回忆上学生活的,对上学时的书屋记忆深刻,说明书屋有其特别之处,这也是我们学生认识事物时应该有的态度,越是与众不同的越记忆深刻。也有助于学生分析后面的环节,理解主旨。
  (二)书屋中的生活
  “我”在三味书屋中学习怎样?课余时间又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描写学习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三味书屋和我们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的苦与乐。
  (三)比较文中的乐
  三味书屋中的学习和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不同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作者所写的都是以乐为主的,从而更好地概括主题。
  (四)书屋中的老师
  让学生找有关老师的描写,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样的感情?对作者有什么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抓住人物描写的句子,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也是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寿镜吾老师是作者童年时难忘的老师,是作者学习新知识的启蒙老师,对作者的学习生活有过特别的关心和爱护,作者对他是尊敬的,因此记忆深刻。让学生知道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三、研读品味,问题探究。 
  1.你从课文的标题中能看出什么?
  ①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即分别记叙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经历;
  ②文章是按照时间、空间的变化顺序来写的;
  ③作者对于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经历极为怀念。
  2.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①百草园中的景物充满生趣;
  ②美女蛇的传说充满惊险、神秘;
  ③冬日的捕鸟带来游戏的乐趣。
  3.鲜明的对比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请概括指出本文的三处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三处对比:①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对比②书屋和书屋后小园对比;③先生读书和儿童偷偷做游戏。
  对比作用:①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己愉快生活的心理,②同时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4.原文中怎样描写三味书屋的环境?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5对先生外貌是怎样描写的?他的品格怎样?
  外貌: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品格: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6作者回忆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哪些有趣的事?
  到书屋后的小园玩;大家热热闹闹地读书;在老师读书时套纸盔甲做戏,画画。
  7.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有怎样的形象(先生有哪些特点?“我”对他的态度如何?
  方正、质朴、博学(第11段“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2-23段,先生读书不仅读得懂而且极为入神);
  教学严谨(16段,老师对“我”的要求不断提高);
  有些守旧、古板(“我”问“怪哉”时不愿回答而且有些生气);
  比较宽容、慈爱(默许孩子们去后园玩耍,不常用戒尺和罚跪的规矩)。
  “我”对先生是十分敬畏的。
  四、拓展延伸:寻丢失的童年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这么两句话“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结尾又写到“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这东西”是小鲁迅在三味书屋中临摹的绣像。
  你读出了什么?
  以成年视角回顾反思,诉说它们被卖的事实,感慨隐含在背后的童年生命体验的流逝。重在说他的失“乐园”———童年不在,时间流逝。
  这其中确有鲁迅“丢失的”童年。
  这篇文章写于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正是在苦闷、空洞、芜杂的心情下,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所以将目光投向旧事,现实和过往截然相反的生活,使得鲁迅越发觉得童年的生活格外有趣、无忧无虑。但他心中也明,童年的美好已然逝去,所以《朝花夕拾》中有着一种“丢失”现象。如: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说长妈妈买来的“三哼经”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失掉了,《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给我填改的讲义也遗失了。难道这些东西不重要吗?如此珍贵的东西恰恰遗失,留下的是残缺的美,丢失的物品,丢失的童年,逝去的美好已经不再,带露折花却不能够。这一丢失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回味。
  设计意图:本文是中年鲁迅回忆童年生活,不单单是童年的乐事令他记忆深刻,更是中年鲁迅苦闷的生活中的一剂良药,一口清茶。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整部书中都存在一种“丢失”现象,一次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探究主题思想
  本文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六、课文总结
  我想那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以及那漆黑的竹门,和蔼的老师,无不成为他成长路上的一朵朵小花,所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边的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成了一朵朵的花,留在了鲁迅先生的记忆之中。愿我们的同学心中时时刻刻有幸福美好的花朵盛放,一路栽种!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冰心
  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人生和改良社会都不必只有一条路径可走。每个人所走的路都应该由他自己审度自然条件和环境需要,逐渐摸索出来。只要肯走,迟早总可以走到目的地。无论你走哪一条路,你都必定立定志向要做人。——朱光潜
  七、作业布置: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结合课文以及《朝花夕拾》其他的篇目,说说你对鲁迅的童年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