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期末仿真模拟卷
一、选择题(20分)
1.儿童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有( )。
①影响身体的发育 ②运动力变强 ③免疫力下降 ④易患高血压、糖尿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2.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
A.71% B.29% C.65%
3.下面关于地下水说法错误的是( )。
A.地下水是宝贵的资源
B.地下水取之不尽
C.地下水可以解决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等方面的需要
4.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下面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5.下列物体中,__________不是透明的。( )。
A.牛奶 B.菜籽油 C.纯净水
6.以下人类活动中,不能保护土壤的活动是( )。
A.植树造林 B.随意乱丢废弃干电池 C.坡改梯田
7.炎热的夏季,吃上一口西瓜凉爽、甜美。据你所知,西瓜在下列哪种土壤中生长得最好( )。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8.暖气片应该安装在( )。
A.墙壁上方 B.墙壁下方 C.墙壁中间位置
9.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下列不利于生命健康的是( )。
A.接种疫苗 B.便后饭前不洗手 C.保持乐观
10.下列属于压缩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
A.电风扇 B.喷水壶 C.吹风机
二、填空题(10分)
11.生活中有很多制造风的方法,它们的共同点是使空气__________起来。
12.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 )、( )、壤土三类。
13.固体混合前后,______不会发生改变,但是_______往往会发生变化。
14.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15.如果出现口腔溃疡(yáng)、手指蜕皮,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 我们可以食用________等食物来补充这种营养成分。
三、判断题(10分)
16.夏天打开冰箱时,里面的“白气”会向上升。( )
17.将充满气的皮球放在归零的电子天平上,电子天平显示的数就是空气的质量。( )
18.我们到田地、河边采集土壤,必须要有大人陪同。 ( )
19.土壤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没有关系。( )
20.液体的粘稠度会影响它流动的速度。( )
21.物质燃烧产生的烟是固体。( )
22.海水里面的杂质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能直接饮用。( )
23.地下水源源不断,我们无须节约用水。( )
24.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先经过小肠,再到胃。( )
25.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我们要远离二手烟。( )
四、简答题(20分)
26.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或者通过什么现象可以证明空气会流动呢?(写出四种方法或者现象)
27.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对增加土壤肥力有哪些作用?
28.家庭中有哪些节水措施?写出五个。
29.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4条)
五、实验题(16分)
30.实验课题:空气有质量吗?小明想利用比较充气篮球和踩瘪的篮球的重量来验证空气是有重量的。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电子天平、篮球、__________、气针等。
【实验步骤】(1)实验前,将电子天平放在__________桌面上,打开电源,按“__________”按钮。
(2)用气针和打气筒给篮球打满气,然后用__________称出其质量。
(3)把气针插进篮球的气孔中,用脚将篮球踩瘪把篮球里面的__________尽量排尽。
(4)把踩瘪的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出其__________;观察两次称量的数值是否相同。
【现象与分析】两次称量的数值是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需重复实验三次的目的是避免__________因素影响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空气是__________(填“有”或“无”)质量的。
水果糖的溶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怎样使水果糖溶解得更快一些?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表。
方法 溶解的速度
是否搅拌 搅拌 快√ 慢□ 不搅拌 快□ 慢√
水的温度 热水 快√ 慢□ 常温 快□ 慢√
物体颗粒大小 颗粒大 快□ 慢√ 颗粒小 快√ 慢□
31.这个实验要用到哪些材料?在需要用到的材料后面画“√”。
水果糖□ 搅拌棒□ 注射器□ 橡胶塞□ 酒精灯□
两个烧杯□ 白糖□ 食盐□ 冷水□ 热水□
32.观察记录表。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A.不搅拌 B.升高水的温度 C.颗粒大
33.在做“水的温度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实验时。
相同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24分)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7月20日,受强降雨影响。云南省某地发生泥石流,公路被阻断,该地隧道被堵塞,9辆车及13人被困于隧道内,因政府救援及时,没有人员受伤。经调查,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地形陡峭、岩层松数,人地矛盾突出。极易诱发地质灾害。
34.根据所给信息,能全面反映出该地易发生泥石流的原因是( )
A.恶劣的天气
B.山势陡峭,岩层松散
C.地形地貌、天气情况、人类的活动
35.通过所给信息,什么季节最易发生泥石流( )
A.旱季 B.雨季 C.跟季节没有关系
36.泥石流的危害很大,为了有效预防泥石流,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 C.毁林开荒
科学探究
某小组用石块、盐水、保鲜膜和盆制作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右图。
37.上图中的盐水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小水珠会从______________上落下来。
38.该实验装置应放在______________下进行实验。
39.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为淡水时,盆里会剩下______________。
40.你能根据这个实验装置说一说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吗?
在学习《食物与营养》时,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以下前置作业:
记录一天吃了哪些食物。
下表是乐乐完成的前置作业,请根据他的作业完成以下问题:
前置作业;记录一天吃了哪些食物。
早餐 牛奶、面包
午餐 米饭、红烧肉、宫保鸡丁
晚餐 稀饭、馒头
零食 薯片、可乐
41.乐乐在完成以上前置作业时,合适的完成方法是( )。
A.上网查阅 B.在书中查找 C.自己回忆并记录
42.乐乐吃的食物中,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是( )。
A.面包、红烧肉 B.牛奶、鸡蛋 C.可乐、薯片
43.乐乐吃的食物中( )类营养成分摄入不足。
A.糖类 B.脂肪 C.维生素
44.我们吃的食物主要在( )里被吸收。
A.胃 B.小肠 C.肝脏
45.从营养角度考虑,你建议乐乐增加( )类食物。
A. B. C.
参考答案:
1.A
【详解】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肥胖一般是由于饮食油腻以及缺乏运动造成的,即摄入的食物或脂肪过多。儿童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有影响身体的发育,运动力变强,免疫力下降,易患高血压、糖尿病。
2.A
【详解】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是3格,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的7格,所以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3.B
【详解】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地下水是宝贵的资源,地下水可以解决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等方面的需要,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不是取之不尽的。
4.C
【详解】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是俯视;B是仰视;C的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5.A
【详解】不同的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等方法存在差异。菜籽油是黄色透明的液体,纯净水是无色透明的,牛奶是乳白色不透明的液体。可见A符合题意。
6.B
【详解】土壤被人类破坏的越来越严重,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应当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坡改梯田,保护原有生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随意乱丢废弃干电池,不能保护土壤。
7.A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沙壤土。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沙壤土、黏质土。西瓜适宜在沙质土中生长,因为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可见A符合题意。
8.B
【详解】在冬天我国北方经常使用暖气,通常可以观察到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下边,这是因为暖空气比较轻,会往上方流动,而冷空气比较重会往下运动,从而形成了冷暖气流的交换,使室内的温度达到一个均衡的地步。
9.B
【详解】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我们要理解健康的含义,认识健康的十大标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接种疫苗、保持乐观等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接种疫苗、保持乐观有利于生命健康,便后饭前不洗手不利于生命健康。
10.B
【详解】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容易被压缩,但是空气需要占据空间,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会产生反作用力。电风扇和吹风机利用空气流动性强,推动空气流动,产生风,但是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方法。喷水壶是利用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产生较大气压,将水压出,产生水雾,达到喷洒水的目的。故B选项符合题意。
11.流动
【详解】风是指空气的水平流动。空气流动可以形成风。风可以分为自然风和人造风。例如,开电扇时刮的风、吹风机吹出的风是人造风,它们的共同点是使空气流动起来。
12. 沙质土 黏质土
【详解】按照土壤中的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砂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
13. 质量 体积
【详解】我们通常形容固体为不透明的、颗粒状的、坚硬的。固体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固体与固体混合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体积往往会发生变化,体积变化是因为它们的大小不同,比如颗粒小的物体能够填充在大颗粒之间,使得体积变小等。
14. 矿物资源 化学资源 动力资源
【详解】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如何有效的利用和保护宝贵的海洋资源,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5. 维生素 水果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饮食不均衡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失,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比如如果出现口腔溃疡、手指蜕皮,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是维生素, 我们可以食用水果等食物来补充这种营养成分。
16.×
【详解】空气受热会膨胀变轻,热空气上升,空气受冷会收缩变重,冷空气下降,所以夏天打开冰箱时,里面的“白气”会向下沉。题干错误。
17.×
【详解】空气有质量,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将充满气的皮球放在归零的电子天平上,空气有质量,故电子天平显示的数是空气和皮球的质量。
18.√
【详解】土壤脱离原状土后其微生物特性容易变化。采样应该快速,要注意保护土壤中的动植物,采集土壤后要洗手,到田地、河边采集土壤,必须有大人同才能去,最主要的原因是大人可以保障安全,这是外出考察的首要问题。
19.×
【详解】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土壤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20.√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21.√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物质燃烧产生的烟是固体。
22.√
【详解】海水中已发现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总盐量为3.5%左右。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和多种元素,许多元素是人体所需要的,但是海水中的盐分浓度很高,其中钠盐会产生咸味,镁盐会产生苦味,所以海水又苦又涩,不可以直接饮用的,如果大量饮用,会导致某些元素过量进入人体,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所以海水不能直接饮用。故题干说法正确。
23.×
【详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大部分是海水,淡水资源短缺,能够被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匮乏,我们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食物通过口腔、咽、食管、进入胃,食物会在胃内经过研磨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小肠上皮吸收,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10个小时。再然后进入大肠,在这里被消化的食物会被进一步吸收水分,从而形成固态的便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故题干说法错误。
25.√
【详解】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导致哮喘、肺炎、肺癌、高血压、心脏病和生殖发育等。其中,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所以我们要远离二手烟,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6.答:烟囱飘烟、红旗飘扬、风筝在空中飞、风吹树枝摇动…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流动的空气形成风,比如我们用扇子扇窗帘发现窗帘摆动,室外的红旗飘扬等都是空气流动造成的。
27.他们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
【详解】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
28.随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做到一水多用都是节约用水的行为。
【详解】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做到一水多用都是节约用水的行为。
29.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不吸烟等。
【详解】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能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为了保护呼吸器官的健康,我们应做到: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不吸烟等。
30. 打气筒 水平 归零 电子天平 气体 质量 不同 偶然 有
【详解】实验材料:电子天平、篮球、打气筒、气针等。(1)实验前,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电子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首先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用气针和打气筒给篮球打满气,然后用电子天平称出其质量。(3)把气针插进篮球的气孔中,用脚将篮球踩瘪把篮球里面的气体尽量排尽。(4)把踩瘪的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出其质量;观察两次称量的数值是否相同。两次称量的数值是不同,第一次质量重,第二次质量轻。需重复实验三次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的结果。实验结论是空气是有质量的。
31.水果糖、搅拌棒、两个烧杯、冷水、热水
32.B 33. 颗粒大小、是否搅拌 水的温度
【分析】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加热、搅拌、压碎物体等方法可以加快物体在水中的溶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31.这个实验要用到的材料有水果糖、搅拌棒、两个烧杯、冷水、热水。
32.观察记录表,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升高水的温度、搅拌、压碎。
33.在做“水的温度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实验时,相同条件有:颗粒大小、是否搅拌;不同条件有:水的温度。
34.C 35.B 36.C
【解析】34.经调查,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地形陡峭、岩层松数,人地矛盾突出。极易诱发地质灾害。能全面反映出该地易发生泥石流的原因是地形地貌、天气情况、人类的活动,所以C符合题意。
35.泥石流在夏、秋这两个季节比较常见,因为这两个季节雨水较多,而泥石流很多都是因为暴雨产生的。通过所给信息,雨季最易发生泥石流,所以B符合题意。
36.有效预防泥石流:1.多植树种草、保护环境。2.关注天气预报,下暴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3.泥石流发生时要往与泥石流流向垂直的方向的高处跑。4.筑梯田。泥石流的危害很大,为了有效预防泥石流,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毁林开荒,所以C符合题意。
37. 海水 保鲜膜 38.太阳 39.盐 40.海水中的盐类物质是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
【分析】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水中的食盐。制作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盐水模拟的是海水,把该实验装置放在太阳下进行实验,水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所以小水珠会从保鲜膜上落下来。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为淡水时,盆里会剩下盐。
37.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图中的盐水模拟的是海水,当海水在阳光下照射,水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所以小水珠会从保鲜膜上落下来。
38.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水中的食盐,该实验装置应放在太阳下进行实验。
39.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水中的食盐,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为淡水时,盆里会剩下盐。
40.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海水中的盐类物质是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
41.C 42.B 43.C 44.B 45.B
【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然后转入大肠中,食物在大肠吸收少量的水分和纤维素然后排出体外。根据膳食营养宝塔可以知道,食物需要合理搭配,均衡的摄取各类食物,合理营养。
41.乐乐在完成以上前置作业时,合适的完成方法是自己回忆并记录。
42.从乐乐记录的一天中的食物中可以看出,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是牛奶、鸡蛋。
43.从乐乐记录的一天中的食物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糖类食物和蛋白质食物,缺少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类食物,可以判断维生素类营养成分摄入不足。
44.我们吃的食物主要在小肠里里被消化吸收,胃主要是储存和消化食物,吸收较少;肝脏是消化腺,主要分泌消化液,不是吸收器官。
45.从营养角度考虑,水果、蔬菜类食物,富含维生素、无机盐,是乐乐一天中的食物缺乏的营养成分,选项B是应该增加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