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期末仿真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24分)
1.蜻蜓的身体分为头部、( )、和腹部三个部分。
A.颈部 B.胸部 C.躯干
2.森林里的大象是属于( )动物。
A.哺乳类 B.爬行类 C.鱼类
3.蝙蝠虽然能够飞翔,但是它没有羽毛和翅膀,它是( )动物。
A.哺乳类 B.鸟类 C.昆虫类
4.( )能加快糖块的溶解。
A.研碎、加热、搅拌 B.研碎、冷水、搅拌 C.研碎、加热、静置
5.( )在等量的水里溶解得更多。
A.白砂糖 B.食盐 C.棉花
6.一定条件下,白砂糖不能再溶解时的溶液,叫( )。
A.饱和溶液 B.半饱和溶液 C.白砂糖水
7.在小丽的十岁生日宴上,小丑叔叔现场给大家用气球做了很多不同的造型,这可以说明空气( )。
A.没有固定的形状 B.能占据空间 C.会流动
8.小明踢足球时发现足球瘪了,老师给足球充气后,足球变大了。这说明空气( )。
A.具有流动性 B.占据空间 C.有质量
9.把注射器抽进空气后,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注射口,再用力压活塞,活塞会( )。
A.一点都压不动 B.可以压到底 C.压到一定程度就压不动了
10.下面是几种用水温计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11.我们自制的“小喷泉”装置是利用了( )的热胀冷缩性质。
A.气体 B.水 C.固体
12.冬季在家里,( )会让人感觉到热。
A.冰箱旁边 B.火炉旁边 C.沙发上
二、填空题(共15分)
13.青蛙的幼体以蝌蚪的形态生活在水里,用________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有四肢,用________呼吸,皮肤裸露。
14.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___,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___。
15.由于水能__________多种物质,所以自然界的水中总是溶有其他物质,如:矿泉水中含有一定量的__________。
16.把一杯浓盐水放在太阳下晒,杯中的__________ 会被蒸发掉,最后杯底会留下____________。
17.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其中________有固定的形状,________既能流动,还能被压缩。
18.空气的体积可以被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
19.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温度计,在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 )。
20.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 )的部分传到温度较( )的部分。
三、判断题(共10分)
21.因为家养的鸡和鸭不能在空中飞行,所以家养的鸡和鸭不属于鸟类动物。( )
22.白鱀豚是我国长江独有的古老物种,也是世界上稀有的淡水鱼类。( )
23.蜻蜓是昆虫,它有3对足。( )
24.在同样水温及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白砂糖和食盐的量是相同的。( )
25.混合在一起的食盐和沙不能进行分离( )
26.用热水泡茶时,茶叶就溶解在热水中。( )
27.风是空气流动产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它引起周围物体的变化来感知空气的存在。( )
28.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抽出一半后,瓶内还剩下半瓶空气。( )
29.体温计只能测量人体的温度,不能测量室内的气温。( )
30.一块冰不管放在哪里,它只要一变成水,就永远不会减少。( )
四、简答题(共16分)
31.壁虎和小猫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2.怎样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
33.怎样使用量筒测量水杯中水的体积?
34.用电热水壶烧水,为什么不能加得太满?
五、实验题(共20分)
实验一:将食盐分离出来:
35.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2)( )→(3)( )→(4)( )
A.待水分完全蒸发后取出勺子,熄灭蜡烛;
B.放到蜡烛的外焰上加热
C.用不锈钢小勺从烧杯里舀出一勺浓盐水
D.用放大镜观察勺子上的粉末状的结晶物,与精细食盐作比较
36.结论:通过比较发现,白色粉末状的物质与食盐近似,这可能就是食盐,溶在盐水中食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 )的过程。
A.不可逆 B.可逆 C.不确定
37.实验课题: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锥形瓶、橡胶塞、玻璃管、红墨水、小皮圈子、烧杯(2个)、冷水、热水
实验过程:(1)组装实验装置:将烧瓶装满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在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子做好记号。
(2)将实验装置放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将实验装置放冷水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 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
六、综合题(共15分)
38.仔细观察,写出字母表示各部分的名称。
39.为了探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同学们做了下面三个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1)当把底部粘纸团的塑料杯(如图1底部无孔)慢慢竖直倒扣在水里后,观察到杯中的纸团_______,原因是杯中的空间被______________占据了。
(2)在杯子底部打个孔(如图2),会观察到杯中的水位____________(填写“上升”或“下降”)
(3)在图2的基础上,用打气筒往杯中注入空气,如图3(确保空气不会从杯子底部的孔漏出去),杯子里的水位会慢慢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上升”或“下降”)
(4)从这一组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蜻蜓是昆虫,其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
2.A
【详解】哺乳动物体表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胶较大而发达,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森林里的大象是属于哺乳类动物。
3.A
【详解】哺乳动物体表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胶较大而发达,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蝙蝠虽然能够飞翔,但是它没有羽毛和翅膀,它是哺乳类动物。
4.A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所以研碎、加热、搅拌能加快糖块的溶解。
5.A
【详解】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而且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常温下,50毫升水,食盐大约是16-18克,白砂糖大概溶解30多克,而棉花不溶于水,所以白砂糖在等量的水里溶解得更多。
6.A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而且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一定条件下,白砂糖不能再溶解时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7.A
【详解】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气球中充气变大,里面充满了空气,但是可以做出不同的造型,可以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8.B
【详解】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具有流动性;有质量;可以占据空间。像液体、固体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小明踢足球时发现足球瘪了,老师给足球充气后,足球变大了。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9.C
【详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所以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10.A
【详解】使用水温计,手捏住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下端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温度计保持竖直,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待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A做法正确,BC做法错误。
11.A
【详解】液体受热或受冷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自制的“小喷泉”装置是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12.B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冬季在家里,火炉旁边会让人感觉到热。
13. 鳃 肺
【详解】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不管是外形还是内部结构都和鱼相似,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青蛙的皮肤有点湿润,蝌蚪从小生活在水中,长大后青蛙可以在陆地生活,有四肢,用肺呼吸。
14. 71% 29%
【详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
15. 溶解 矿物质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由于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所以自然界的水中总是溶有其他物质,如:矿泉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
16. 水 盐粒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食盐可以溶于水,也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来将食盐析出。把一杯浓盐水放在太阳下晒,杯中的水会被蒸发掉,最后杯底会留下盐粒。
17. 固体 气体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既能流动,还能被压缩。
18. 压缩 恢复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
19.水平
【详解】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0. 高 低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1.×
【详解】鸡、鸭的身体特征符合鸟类的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产卵繁殖后代,它们属于鸟类,家禽因为长期驯养,已经失去飞行能力。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2.√
【详解】白鱀豚亦称: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 以白鱟豚为例,白鱀豚本是长江航域的特有物种,以淡水鱼类为食,也是世界上稀有的淡水鱼类。
23.√
【详解】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蜻蜓是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
24.×
【详解】通过溶解能力的实验可知,在20℃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204克白糖,说明白糖的溶解能力大于食盐。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蒸发的方法是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26.×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茶叶是不溶于水的,所以用热水泡茶时,茶叶不会溶解在水中。
27.√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空气具有流动性,空气的流动产生风,风具有能量,我们可以通过它引起周围物体的变化来感知空气的存在,比如风吹草动、微风拂面等。
28.×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玻璃瓶中有一整瓶空气,抽掉一部分空气后,空气没有固定的形态,空气还是占据了整个瓶子的空间,所以,还是一瓶空气。
29.√
【详解】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专用温度计,不能测量室内的气温。
30.×
【详解】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一块冰放在太阳下会融化成水,同时水会蒸发,所以水就会减少。
31.1.相同:壁虎和小猫都是在陆地上用四肢行走的动物。
不同:壁虎是爬行的,而且可以在垂直的墙面上爬行,小猫喜欢跑喜欢跳,走路声音很轻,从高处落下也不会摔伤。
【详解】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壁虎和小猫都是在陆地上用四肢行走的动物,壁虎是爬行的,而且可以在垂直的墙面上爬行,小猫喜欢跑喜欢跳,走路声音很轻,从高处落下也不会摔伤。
32.加温、搅拌、压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性质、还有溶剂的种类以及温度等相关的。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加温、搅拌、压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33.先估测液体的体积大约有多少毫升,选择合适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进量筒内,等液面静止后,观察液面凹处对应的刻度,读出数据。
【详解】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先要看量筒的容积,确定每一个小格代表的数值,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34.因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烧水时水装的太满,水就会受热体积膨胀,水就会溢出来。
【详解】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因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烧水时水装的太满,水就会受热体积膨胀,水就会溢出来。有可能导致电器短路,也很容易伤到人。
35. C B A D 36.B
【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过滤方法也就不同。
35.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正确分离食盐的实验步骤是:用不锈钢小勺从烧杯里舀出一勺浓盐水,放到蜡烛的外焰上加热,待水分完全蒸发后取出勺子,熄灭蜡烛;用放大镜观察勺子上的粉末状的结晶物,与精细食盐作比较。
36.像食盐、白糖等物质溶解于水之后,可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这类变化叫做可逆变化。
37. 在热水中,水面比小皮圈的高度高,在冷水中,水面比小皮圈的高度低。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中气体的热胀冷缩表现得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的最不明显。
【详解】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物体受热时微粒加快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加,物体的体积就膨胀了。由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会看到在热水中,水面比小皮圈的高度高,在冷水中,水面比小皮圈的高度低。
38.A:腹 B:头 C:胸
【详解】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蜻蜓就是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39. 没有 湿空气 上升 下降 空气占据一定空间
【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具有流动性;有质量;可以占据空间。
【详解】(1)当把底部粘纸团的塑料杯(如图一底部无孔)慢慢竖直倒扣在水里后,观察到杯中的纸团没有湿,原因是杯中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
(2)在杯子底部打个孔(如图二),会观察到杯中的水位上升,因为空气跑出来,水流了进来,占据了一部分空间。
(3)在图2的基础上,用打气筒往杯中注入空气,如图三(确保空气不会从杯子底部的孔漏出去),杯子里的水位会慢慢下降,因为空气有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又流了出来。
(4)从这一组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能占据空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